此人不會帶兵,功勞卻不輸大將,毛主席都爲他破例

此人不會帶兵,功勞卻不輸大將,毛主席都為他破例

此人不會帶兵,功勞卻不輸大將,毛主席都為他破例

因為缺經費,李治到北京找毛主席,當時因為身上帶著槍被工作人員攔下。主席知道後說:“別說帶著槍,就是帶著刀子也讓李治同志進來。”當知道李治想要批3000萬舊元購買醫療設備時,毛主席直接批給他3億元,表示只要有時間,有什麼事情,歡迎你隨時來。

此人不會帶兵,功勞卻不輸大將,毛主席都為他破例

李治 資料圖

此少將不會帶兵,功勞卻不輸大將,毛主席都為他破例

說起老一輩開國將領,相信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戰場上叱吒風雲、領兵作戰的猛將悍將。雖然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可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作戰之外,未必就沒有施展拳腳的天地。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少將就是其中一個代表。此人是誰呢?那就是李治少將。

歷史上,李治少將是江西省永新縣人,和賀子珍是老鄉。參加紅軍之後,不僅和賀子珍熟識,還和毛主席、周恩來林彪等人都比較熟悉。開頭我們說李治將軍不會帶兵,那又何以會出現如此情況呢?說起來,這和他的專長有關,那就是醫術。

在我軍歷史上,武器裝備曾長期不佔優勢,醫療衛生情況也一度堪憂,可還是出現了不少著名的將軍醫生,比如大家熟知的傅連暲將軍。歷史上,李治就是和傅連暲等人齊名的我軍為數不多的回春妙手之一。

有些朋友可能會知道,傅連暲是在收留幫助紅軍之後加入了革命的隊伍,相比起來,李治將軍的道路就坎坷一些了。

出生於小商人家庭,原本並沒有學醫的打算,可是中學時期家鄉興起的霍亂,讓李治棄文從醫。在南昌開班了私人診所沒多久,就又被迫從軍,在張輝瓚處做了上尉軍醫,也就是因此經歷,這才有了後來加入紅軍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次反圍剿張輝瓚大敗無歸了唄。

也就是在第一次反圍剿救治紅軍傷員的過程中,李治展示了自己的過人醫術,所負責救治的1000多名傷員僅兩人傷勢過重未能救活。也就是憑藉自己的醫術,在長征路上,李治保住了被敵機重傷的賀子珍的性命,又把周恩來從高燒不退中搶救了過來。

同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的軍中猛將比起來,這或許少了一些熱血沸騰、激動人心,可是這過人的醫術卻讓幾位偉人轉危為安,這對於後來戰爭局勢的發展,又何嘗不是一種巨大貢獻呢?頗為有意思的是,在面對這位軍醫的時候,即使林彪、彭德懷這樣的軍中翹楚,都不敢過於莽撞。

一次林彪患痢疾,要李治一天治好。李治問林彪:“主席給你1萬人去打敵人10萬人行不行?”林彪說:“不行!兵力相差太大”。

李治說:“治病和打仗一樣,也要看幾個方面的條件。一是病的性質、輕重,二是病人身體素質強弱,不能光看醫生方面。同樣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好的快慢會不同”。林彪心服口服。

在做第一野戰軍衛生部副部長的時候,李治曾勸彭德懷改掉自己的火爆脾氣,在西北前線病倒候,彭德懷特意把他送到北京治療,周恩來、朱德分別請他到家裡做客。由此可見,對於這位軍中妙手,開國將帥還是何等器重,而其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就要數毛主席了。

長征結束後李治重病,昏迷不醒。毛澤東特意來看他,隨後派人送給他一籃雞蛋,並寫了個條子:“李治同志不能死。”在當時物資奇缺的艱難環境下,說破例都不為過。建國後做軍事學院衛生部部長的時候,因為缺經費,李治到北京找毛主席,當時因為身上帶著槍被工作人員攔下。

主席知道後說:“別說帶著槍,就是帶著刀子也讓李治同志進來。”當知道李治想要批3000萬舊元購買醫療設備時,毛主席直接批給他3億元,表示只要有時間,有什麼事情,歡迎你隨時來。由此可見毛主席對李治將軍的器重。

此人不會帶兵,功勞卻不輸大將,毛主席都為他破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