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宮廷御醫的風險,真是令人心驚膽戰!

  在我國古代,專門給皇帝及宮廷人員看病問診的醫生稱為侍醫或者御醫。這些御醫的地位非常特殊,有時就連皇帝也要對他們敬重有加。比如唐代時期有一個大臣患病,御醫開出一個方子,需要“龍鬚”做藥引子,這下可難壞了眾人。唐太宗聽到消息後,主動把自己的鬍鬚拔下送過去。這樣的事情除了御醫,有誰敢讓皇帝拔鬍鬚的。然而,這樣的事情只是例外中的例外,可以說,御醫們在遣方用藥之際,也是招災惹禍之時。

盤點古代宮廷御醫的風險,真是令人心驚膽戰!

  在唐高宗的時候,有一天李治突然患病,感到頭痛欲裂,眼睛難睜。有一個叫秦鳴鶴的御醫奉命過來為皇帝診治,診斷之後他主張要在頭上的兩個穴位放點血。誰知話音未落,坐在一旁的武則天聲色俱厲地說道:“大膽奴才,你竟敢在天子頭上放血?想死馬上成全你!”幸虧唐高宗說了一句“醫生治病,不要有什麼限制,這樣做未必不好”,果然,李治經過在頭上放一點血,痛苦症狀立刻減輕,秦鳴鶴才免了一死。

  明朝開國的時候,有個妃子得了眼病,一個御醫用針刺方法進行治療,不僅未好,反而失明瞭。皇帝頓時勃然大怒,下令立刻將御醫處死。幸虧有幾個大臣講情後,皇帝也認識到如果殺了御醫,以後宮裡人有病就沒人敢治了,於是才做了赦免的決定。

盤點古代宮廷御醫的風險,真是令人心驚膽戰!

  到明朝第三個皇帝成祖在位的時候,東宮太子的楊妃經水不通數月有餘,宮裡宮外都認為她是懷有身孕。有一天,楊妃身體感覺不適,就把她非常信任的御醫盛啟東照來診治並開出了藥方。東宮太子發現是破血藥,非常生氣,又不好當時發作,堅持不讓楊妃服用。過些日子,楊妃的病情有些加重了,於是又把盛啟東招來診治。盛啟東診斷後仍然開了上次的藥方。這次太子拗不過楊妃,一面派人持方取藥,一面把盛啟東看押起來,如果一有意外便立即治罪。楊妃服過藥後,慢慢的血脈通了,症狀也減輕了,原來根本不是受孕,盛啟東這才被放出來。皇帝知道後也感覺過意不去,特意賞給盛啟東很多東西為他壓驚。”

盤點古代宮廷御醫的風險,真是令人心驚膽戰!

  傳送明朝的第十一個皇帝嘉靖,非常荒淫和無道,同時還特別兇殘暴虐。後宮的宮女楊金英等人串連起來,趁著嘉靖睡覺又無人在場的時候,突然用繩子勒住嘉靖的脖子並用布堵住他的嘴,同時,兩個人騎在他肚子上,準備一下就把皇帝弄死。只可惜這幾個宮女不會打繩結,所以勒得也不緊,忽然外面又傳來動靜,於是她們驚慌逃散。嘉靖被這一勒,雖然沒死,卻昏過去了。御醫許紳面對直挺挺嘉靖皇帝,心裡明白,要是這副藥下去嘉靖沒有活過來,自己肯定就是陪葬品了,弄不好還會株連九族,於是嚇得渾身亂抖,好不容易開出個方來。雖然嘉靖皇帝的命保住了。可許紳卻因驚恐過度,犯了心悸病不久便死去了。

  沒有人統計過歷朝歷代的御醫到底有多少,也沒有一個人留下過自己遭遇和心理活動的記載。但從客觀分析,與許紳同處於一個時代的李時珍,之所以只做了一年的御醫就藉故辭職,也正是看到了御醫的風險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