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煙臺歷史悠久,文化源淵流長,生存在這一方熱土上的先民們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其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為內涵,創造產生了許多主題明確、內容簡練、通俗易學、便於普及流行的民俗風情。文化方面有跑旱船、跑驢、踩高蹺、舞龍、膠東大秧歌等;日常生活習俗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

毓璜頂廟會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農曆正月十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每逢這天,來毓璜頂公園祈求玉皇大帝保佑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京劇表演、大秧歌民間手工藝品和地方風味小吃等令人樂而忘返。  

三月三塔山會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農曆三月初三,塔山梨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雪白,加之山巔有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太平庵,至此祈福者甚多,久之形成山會。屆時舞龍燈、耍獅子、地方戲劇表演、鬥雞羊表演等紛紛登臺。山會可持續一週左右。

萊陽梨花節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萊陽盛產梨,舉世聞名,素有“梨鄉”之稱。四月的梨鄉,連阡接陌的梨花,如皚皚白雪,似渺渺輕煙,漫步於梨花叢中,徘徊於梨樹下,使人飄飄若仙。每年4月20日舉行的梨花節,請您觀賞這“千樹梨花千樹雪,一溪楊柳一溪煙”的梨鄉景色。

萊州月季花節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萊州是月季之鄉,每年5月25日為“萊州月季花節”。此時,正是月季盛開的季節,全市遍地萬紫千紅,絢麗多彩,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歡迎您光臨這美的世界,花的海洋。

apec盛會

apec是亞太經合組織的英文全稱的縮寫,是中國政府參加的最重要的國際多邊經濟合作組織之一。1997年6月煙臺成功地舉辦了第二屆亞太經合組織國際貿易博覽會,迎來了亞太經合組織十八個成員及有關國際和地區的商流、物流、客流。1998年10月煙臺再次代表國家,承辦了第二屆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該屆技術交流暨展覽會,是我國首次以中小企業為題舉行的大型國際會議。煙臺正以“新興的亞太商貿城”的嶄新姿態展現在世界面前。

海陽秧歌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海陽秧歌”是流行於膠東地區的另一種秧歌。海陽秧歌結構嚴謹,秧歌隊分指揮、演員、樂隊三部分組成。非常講究內在力量的擴張,而擴張要靠呼吸來帶動,呼吸聚散著內在力量,作用到胸部、胯部,擴展到全身,控制著動作的力度和幅度,可謂“以氣帶動,以內製外”,形成海陽秧歌男“提沉”,女“抻拉”的特有韻律和豐富內涵。海陽秧歌還注重塑造各種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善於從生活中提煉豐富的舞蹈語彙,從不同角度、用逼真動人、惟妙惟肖的舞蹈語彙抨擊邪惡、讚頌真善美。


京劇

京劇本來是中國的國粹,是全國性的主要劇種之一。清中葉以來,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的徽調、漢調相繼進入北京,合流演變為京劇。煙臺是京劇之鄉,歷史上煙臺的京劇票友在國內是很有影響的。京劇票友的同樂處、同樂園非常活躍。不少京劇大師到煙臺唱戲,同煙臺的京劇票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煙臺市民從呀呀學語的童稚,到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分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喜歡京劇。京劇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成了煙臺人生活的一部分。

蓬萊長杆號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長杆號,又名拋軍、先鋒、號角,是蓬萊市民間吹打樂中一種獨特的吹奏樂器。號為銅質,長近3米,由嘴、杆、喇叭三部分組成。嘴上插有口哨,吹奏時以氣流控制音調高低,音階雖不太準確,但變調較為和諧、流暢,音域寬闊,音質渾厚,適合大型場面吹奏。長杆號可以一杆單奏或多杆合奏,並可與大鼓大鑼等其它打擊樂器合奏。一杆單奏多用於民間小型祭祀活動,常有幾件輕性吹打樂為之伴奏;多杆合奏則用於氣氛熱烈的較大場面,如民間婚喜事、族事、歡慶和迎接活動等,一般不用其它樂器伴奏。

漁民號子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又稱“登州號子”,是當地漁民在長期的漁業生產勞動中為協調動作、抒發情感而產生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號子。它的曲調隨著勞動內容、強度和動作節奏的變化而變化,以粗獷奔放、節奏緊湊有力的“宮”、“徵”調式為主,以優美委婉、節奏和緩平穩的“商”、“羽”調式為輔。整套號子由溜網號、上網號、拉錨號、搖櫓號、撐篷號、緊櫓號、上網小號、撈魚號、拉網號、(tingba)號、爬爬號等11個部分組成,系列地反映了漁業勞動過程。作為民間音樂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的漁家號子,除了實用功能這一主要功能外,還同時具有娛樂功能,其表現在於通過各種不同種類號子的歌唱來振作精神,統一節奏,大大減輕勞動者的體力消耗和煥發勞動熱情。

煙臺漁燈節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每逢正月十三至十四,在碼頭上、海灘上你會看到一個個壯觀而熱烈的場面,這就是當地漁民們為祭祀“海神娘娘”(南方稱媽祖),並慶祝漁民豐收祈盼平安吉祥的漁民大典。有的地方叫“漁民節”,有的地方叫“祭海”。“漁民節”祭海的傳統習慣已有四百年曆史。陰曆正月十三至十四的那一天,煙臺地區的“蓬萊”附近,漁民們早上就開始喝酒,中午一點左右開始出家門。而本地區的“海陽市”附近則是清晨五點左右就開始陸續趕到海灘上,搭建一個“海神廟”,之後到天亮開始行動。

煙臺燈會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每年正月元宵節期間,煙臺城鄉各地各種花燈彙集在燈棚、路旁、門前、廣場等處,夜幕降臨時華燈齊明,色彩斑斕,以供人們觀賞。這就是俗稱的正月十五花燈會。花燈的製作題材很多,常見的有“一元復始”、“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六駿青雲”、“七巧相逢”、“八仙過海”、“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等等。花燈式樣隨類賦形,變化多端,花鳥草蟲、飛禽走獸、十二生肖、豐收果實等無所不有。

民間吹打

煙臺鄉間各地從前都有民間樂班,俗稱“鼓樂班”或“鼓樂房”,主要活動在農村。他們大都以近親、家族搭班組成,遇到婚喪、喜慶等場合,應邀演奏。民間吹打演奏的樂器有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兩類,以吹管樂器為主,其中主要有:大杆號,嗩吶(亦稱喇叭),管子(包括單管、雙管),笛子(梆笛),笙,悶笛(俗稱“悶子”),口哨(俗稱“口芯子”),把攥子(包括大把攥、小把攥兩種)等;打擊樂器有二樂鼓、扁鼓、板鼓、小鑔、手鑼、雲鑼、大鑼、汪鑼、梆子、點子、吱子、鈸等。

民間樂曲十分豐富,有傳統的古代曲目,有民歌小調樂曲,有清末民初的時興歌曲,有傳統的祭祀禮儀曲目,也有現代與當代的流行歌曲。

跳花燈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跳花燈,流行於棲霞.相傳始於明代。舞者各手持一木製 貼彩的四方形花盆,花盆朝外的一面大書“喜”字、“福”字,盆中偏後,扎栽四 季花(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等),中心點燃紅燭。舞者持盆,邊舞邊唱《對十二月花》。舞蹈隊形有剪子股、四門斗、八字圖等名目。此舞多於元宵節之夜作廣場 或沿街表演,盆花燭光相映,光彩閃爍,歌聲絲竹相發,歌舞並佳,節日氣氛很濃。


萊州玉雕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萊州市盛產滑石、綠凍石等可供雕琢的石料。其中綠凍石透明如玉,故名萊州玉,其刻品通稱萊州玉雕。萊州民間雕刻藝術歷史悠久,世代傳習,其刻工精練,技法嫻熟。境內宋代墓葬中出土的滑石雕刻造型優美,刻工精熟,壁薄均勻。明代的“人物”雕刻造型圓渾拙樸,不失為傳世珍品。清末民初,縣城周圍村莊興起以滑石雕刻為業的作坊,專刻瓶、盒或人物、動物、花鳥等類作品。其中西五里村藝人雕刻的爐、盒等作品,工藝達“四扣”、“八扣”(即一盒四邊換位,兩盒八邊換位)均無差錯的水平。掖城西門裡先後建立了增興、吉來、順泰、公易、魯東等商號,專營雕刻品的收購、經銷業務。至此萊州玉雕進入北京、天津、青島等城市,並走向國際市場。

棲霞剪紙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棲霞剪紙作為膠東剪紙的一個重要流派,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棲霞,心靈手巧的女子被稱為“伎倆人”,“伎倆人”不管出在哪個村,都是人們引以為榮的事。她們的花樣子常常用煙火燻在土紙上到處流傳,成為遠近鄉村剪花的樣子。棲霞剪紙從古發展到今,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它獨有的審美功能,那若斷若連的線條和細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種凡人難以達到的絕妙。正是憑藉這種獨特的藝術魅力,棲霞剪紙逐漸地走出山東,走向世界,許多民間剪紙藝人被邀請到國外進行表演。

煙臺抽紗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煙臺抽紗歷史悠久。自19世紀下半葉歐式繡花、花邊傳入煙臺,與民間刺繡工藝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煙臺抽紗工藝。煙臺抽紗做工精湛,花樣典雅,風格獨特,品種繁多,用途廣泛,在世界上久負盛譽。煙臺抽紗中的手繡、手編是刺繡和花邊工藝中的精華。有牟平、萊陽的刁平繡和彩繡,有號稱煙臺“八大邊子”的蓬萊梭子花邊,棲霞棒槌花邊,招遠網扣花邊,龍口、海陽的鉤針花邊,還有針結花邊,百帶麗花邊和編羅紗花邊。用這些手工繡花和花邊裝飾的賓館、居室、客廳、餐廳,既有濃郁芬芳的民間氣息,又顯示了雍容華貴、典雅大方的現代化格調。


膠東紙鬥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紙鬥又稱紙笸籮,是盛物的容器,在過去,膠東幾乎家家都會做。膠東人家愛整潔美觀,糧食、衣服、針錢和其他雜物都放在紙鬥裡。新娘出嫁時,用紙鬥盛陪嫁的衣物等,外面再用紅布包起來。婚後新娘第一次回孃家,孃家要烙一種小餅達到幾十斤,並裝在美觀的紙鬥裡。現在,年輕人結婚用不著紙鬥了,但有的老人留戀過去的習俗,做幾件當裝飾品,送給兒女。所以,有的新婚家庭也能看到新傢俱上擺著眾多的紙鬥。這些紙斗大多用白色、檸檬黃、硃紅、粉紅紙襯底,上面貼滿各式各樣的剪紙圖案,使整個房間喜氣洋洋,鄉土情趣十分濃厚。

萊州的草藝品

煙臺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萊州的草藝品歷史悠久,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早在明代就已行銷全國各地,20世紀便已開始出口國外,隨著近年來民間藝術家的發掘,於20世紀70年代發明了麥杆貼畫和麥杆貼盒,以及創制了用玉米皮編織的工藝品,現都已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萊州草藝品曾奪得全國優秀包裝產品獎盃和希望杯,在歷屆中國工藝品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曾獲優質產品獎。皮革、合成革、草編合制的提籃,獲優秀創作一等獎。麥稈貼盒與平編高檔座墊獲優秀創作二等獎。萊州草藝品出口額佔全國第—位,獲外貿部榮譽證書。

棲霞花邊工藝品

花邊工藝品是指用各色彩線或者素白線,經過各種手法,而編織出帶有各色圖案的工藝品,也可用作日用物品;現有色針花邊、梭了花邊、“網扣”花邊和棒槌花邊之分,關於花邊,在《紅樓夢》中就有記載,即第三十五回寫到的鶯兒打“絛子”、打“絡子”,就是指花邊工藝品。據統計,棲霞市現有花邊專業村230多個,從事花邊專業人員6000多人。因為它是純手工加工,因此很受外國客商青睞,自1978年開始出口日本以來,現已遠銷意大利、德國、美國和港澳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煙臺土話方言

煙臺人把服了叫熊了

 煙臺人把不行了,受不了了叫草雞了

  煙臺人把就你不服嗎叫就你覺刺嗎 你個雞了樣你

  煙臺人把完了叫 闊鄉了

煙臺因(人)把吃飯叫逮飯,真好吃叫金好逮。喝水叫哈綏,

  海螺叫撥漏兒,蛤蜊叫嘎兒

  討厭叫主見,個樣。煩人叫真夠你了,夠死了。

  煙臺人把你叫內,罵人時好問對方的母親在哪裡“內媽來?”

  煙臺人把海邊叫海沿兒,東海沿兒現在可是煙臺市的景觀大道

  煙臺人把鄉下人叫巴了頭兒,西阜賴了

  煙臺人把撒謊叫熊虎或點胡

  煙臺人把幹什麼叫幹恩嗎?年輕人調侃喜歡說“腦了疼”

  煙臺人把混社會的叫地包,混得不怎麼地的地包叫流求

  煙臺人把張狂叫漲包,牛逼轟轟的

  煙臺人把傻叫彪,彪呼呼的犯傻叫耍彪,耍大彪,也有說2b青年

  煙臺人把頭腦不清楚叫二胡,二虎八道的

  煙臺人把打架叫打仗,能打叫挺猛的,打你叫搓你,捱打叫葉揍

  煙臺人把女孩叫小閨寧,兒子叫兒郎,情人叫嘎胡

  煙臺人把4,50歲的素質不怎麼高的婦女叫老婆(跟愛人一個詞兒)

  女人跟別人提起自己的老公叫老頭兒,哪怕他老公才三十而立

  煙臺人把休班叫歇班,找工作叫早活

老孃們之間罵架開場白好說“操楠血媽,你個血雜碎,媽個B”

  在煙臺吃燒烤你得說“來個板(魷魚身)來倆頭(魷魚頭)再考幾個馬波了(一種小魚),沒有馬波了,來幾個舌頭(一種魚)也行,再轉盤海蠣了(牡蠣),給我烤幾個片片(小玉米麵餅子)來碗疙瘩湯(一種麵食)

煙臺人把討好別人叫舔麼

煙臺人把腦門叫葉了蓋,膝蓋叫波了蓋

煙臺人管來不及了叫不趕趟兒了

煙臺人形容傻乎乎的瞪著倆大眼睛叫大彪眼波愣著

煙臺人把廁所叫茅房,把露天廁所叫冒屎坑

煙臺人還喜歡把一種鍋叫鋼種鍋(因為那種材料是鋼的一種)

煙臺人形容道路泥濘叫道焦猜焦猜的

煙臺人把很白很白叫挑撥挑撥的,很黑叫去和去和的 一百元說一波塊

煙臺人把手指甲叫羞子蓋了 腳指甲叫絕子蓋  擦窗叫抹玻璃  

煙臺人把泡妞叫嘎啦小蔓子

煙臺人把排隊叫挨幫。油條叫麻燙蒸飯叫騰飯或夜飯。

煙臺人把螞蟻叫螞幾樣了,知了叫蚧流,蝌蚪叫各個當了,蟾蜍叫街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