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AI:生物特徵識別可降低醫保基金風險

生物特徵識別,指利用人體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平安科技早在十年前就提出生物識別技術服務於應用場景的設想,直到近幾年AI風潮來臨,大數據配合雲計算、AI融入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面對風雲驟變的AI應用市場,平安科技逐步將當年的設想實操落地。據瞭解,目前平安科技的AI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超過200個,然而它跟醫療結合又能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刷臉認證身份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看病就醫如何實現有條不紊的身份審核就成了困擾醫院多年的問題,傳統模式下醫院對治療過程及醫保基金使用的審核流程常常面對很多問題,比如就醫人員複雜,冒名頂替的就醫者、使用虛假信息的住院者以及使用虛假病歷來就診的人員時有發生,將傳統的人工認證方式升級為智能化AI識別審核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AI識別可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人命關天,在醫者眼中只有病人與非病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急診病人,傳統的認證身份流程會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時間,而瞭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又有利於病情的準確判斷和醫治 ”,一位寧夏石嘴山市的醫生說道。平安科技為醫院量身定製的AI識別認證移動終端完成認證操作,同時,在搶救的第一時間瞭解患者病史,治療效果顯著提高。

據悉,出借醫保卡、騙保販藥等案件屢見不鮮,而視頻監控是偵查此類案件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近日,寧夏石嘴山市十多家醫院啟動平安AI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在醫保智能監控審核中,此係統將成為打擊、防範騙保的一把“利器”。

醫保基金在普惠了廣大患者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使用不合理的狀況,原因之一就是就醫人員身份的不確定性。為了套用醫保基金,有些人甚至偽造就醫病歷,使用虛假身份來試圖矇混過關,醫院審核人員在每日面對就醫人員數量巨大的情況下,難免會百密一疏,這就給那類人可乘之機,積小成多,最終會使醫保基金承擔不小的損失。醫療雖為民生基礎建設,升級和提升服務質量對於老百姓來說意義重大。平安科技堅持用AI技術來助推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用最前沿的技術來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