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唐朝自宦官李輔國開始就擁有了巨大的權力,執掌禁衛軍神策軍,到了後期,宦官的勢力極大,皇帝的廢立以至生死,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唐代宗由宦官李輔國擁立,唐穆宗由宦官梁守謙、王守圭等擁立,文宗李昂由宦官梁守謙、王守澄、楊承和等擁立,武宗李炎由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等擁立。宦官不僅可以立皇帝,還敢殺皇帝,唐憲宗是被宦官陳弘志所殺,唐敬宗是被宦官劉克明等所殺。可以說太監在唐朝後期真的是無法無天。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公元846年(武宗會昌六年),唐武宗李炎病死,他沒有兒子,由誰來繼承帝位呢?宦官們又集在一起密商了,他們選擇皇帝的標準很簡單,即聽不聽他們的話,能不能被他們所控制,挑來揀去,他們看中了李忱(唐宣宗)。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此時李忱已經36歲了,按輩分,他是前此三個皇帝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在中國帝位繼承史上,兒子繼承父親是標準樣式,弟弟繼承長兄、侄子繼承叔伯也有,但以叔叔來繼承侄子實在在罕見。宦官們為什麼選中他呢?因為他們以為他既呆且傻,這樣的人是便於控制的。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的確,李忱小的時候,宮裡面的人便覺得這孩子不大聰明;等到他的幾個侄子先後當上皇帝,他就更顯得木木呆呆,平時深居簡出,很少同人來往,有時皇族集會,他一句話也不說。他的這些侄子都不大看得起他,盡拿他開心,甚至當眾羞辱他,他從來都是不急不惱,毫無反應。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然而處在他這種位置,不可避免地要被捲進權力之爭的漩渦。武宗皇帝對他尤為猜忌,曾將他關進宮中的監獄,後來又囚於廁所之中。有個宦官瞧著他可憐,便對武宗說:“他是皇叔,總關在廁所中也不大好,要不乾脆殺掉他!"武宗說:“行,你去辦吧!”這個宦官便將他從廁所中放出,裝在一輛破車上,上面蓋著糞土雜物,悄悄運出宮來,到自己家中秘密收養下來,他才免於一死。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這種既呆又傻的主兒,一上臺還不純粹是個傀儡?宦官們照樣可以為所欲為了。於是宦官馬元贄等擁立他為帝。哪知他一上臺,形象大變,朝見大臣,顯示出皇帝的尊嚴,處理朝政,幹練而又很有分寸。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上臺伊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將前朝權傾人主的宰相李徳裕罷黜、流放,這樣的雷霆手段甚至使李德裕的政敵牛僧孺都感到措手不及。之後,李忱大加起用重視科舉出身的牛黨成員,一舉消滅了為患唐朝長達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為鞏固皇權,宣宗糾正武宗時期矯枉過正的滅佛弊端,爭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廣大民眾的支持,從而建立他的政治基礎。他整肅吏治,任命官員不以個人好感相授,不以親近相授,各州刺史人選必須到京師來接受他的當面考察方能任命。他嚴明法度,尤其對於身邊的人,李忱更是嚴禁他們干預朝政。他曾說:“違反朕的法律,即使是我的子弟,一樣不寬赦。”他善於納諫,十分尊重大臣的奏議,每每得了大臣的奏議,必洗手焚香再閱讀。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對外問題上,李忱不斷擊敗吐蕃、回鶻、党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佔領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

最會裝的皇帝,三十多年被人當成傻子,登基後讓人後悔看走眼

宦官們這才發現,李忱幾十年的呆傻,完全是假裝出來的,他們為此後悔不迭。終李忱一朝,儘管沒有徹底解決宦官問題,但還是大大壓制了宦官的囂張氣焰。他在位期間,宦官們沒有敢於太興風作浪。

在晚唐諸皇帝之中,李忱算是較有作為的一個,史家對他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樣的明君,把他在位期間稱為“大中之治”,讚揚他為“小太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