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成为督导师,就差这1能力!|督导胜任力框架

如果我们不了解督导是如何工作的,很可能就会以为督导只是比较资深的咨询师,然而会做督导和会做咨询其实是两回事。从对咨询师和督导的专业能力要求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专业心理学能力基准(Competency Benchmarks for Professional Psychology)中包含六个不同面向的心理学专业能力,从之前的文章《如何评估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中可以了解到,简单心理参考这个能力基准模型,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了专业性、关系和应用三个能力面向,设计了一套评估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方法。(想要了解咨询师胜任力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阅读文章,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督导除了要具备这三项心理咨询的专业能力之外,督导工作还会涉及到教育这个能力面向。当新手咨询师被问到如何处理一些咨询“难题”的时候,“找督导讨论”这个万金油回答永远都不会错,保证咨询工作的安全和质量的确是督导的其中一个作用,但是帮助被督调整心态和提升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Milne & Watkins, 2014)。

就好像你可能有一个优秀的同桌,ta可以借你抄作业,可以告诉你解题过程,尽量确保你不会答错,但是不会像老师一样让你学会独立解题。“教育”相关的能力对于督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好咨询师≠好督导”的原因。

心理咨询师成为督导师,就差这1能力!|督导胜任力框架

英国卫生部于2007年开始推行IAPT项目,为了满足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此项目计划培养一大批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因此对督导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基于这个背景,一个适用于不同流派和情境的督导能力框架(Supervision Competences Framework)被研发了出来(Milne & Watkins, 2014)。本篇文章将通过介绍这个督导能力框架,与大家分享督导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督导能力框架中包含四个能力面向,分别为基础督导能力特别督导能力针对特定情况、流派、来访者人群的督导应用、以及元胜任力(Roth & Pilling, 2008)。

一、基础督导能力

基础督导能力是督导发挥其作用的核心能力,它是督导的咨询能力和教育能力的结合。被督在督导里诚实地、开放地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况,督导不仅需要确保被督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还需要通过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被督提升自己的咨询师胜任力。

督导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如果专业、关系和实践能力决定了“书本内容”,那么教育能力就决定了被督能“读”进去多少知识,因此督导需要在督导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咨询师的专业、关系、实践能力和教育能力“糅合”起来,而这就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基础督导能力。基础督导能力面向包括:

1、能够灵活运用促进被督成长的教育原理

成人学习理论能够帮助督导更好地理解成人学习的特性,使用适合被督的教育方式促进被督的成长。督导不仅要懂咨询和会咨询,为被督提供专业上的支持,还需要帮助被督提升整体咨询能力。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Malcom Knowles(1970)提出成人学习具有自我导向性,督导需要调动被督的自主性,帮助被督将所学流派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被督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目标弥补不足之处。提升被督反思性实践的能力,形成不断反思、理解、调整、实践的学习习惯 (Bager-Charleson, 2010)。

2、有能力确保被督工作符合专业伦理

督导需要确认被督了解各种伦理准则和专业规范,并且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督导工作中的保密性和双重关系也是需要被考虑和讨论的。

3、能够帮助被督提升与“不同”的来访者工作的能力

咨询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访者,与“不同”工作的能力对于咨询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样的“不同”包含文化、信仰、种族、社会阶层、性别、性向、残疾、年龄等。

督导需要帮助被督理解这些“不同”可能给来访者带来的各种影响,同时认识自己可能对这些群体存在的固有观念。

4、能够为在机构执业的被督提供督导

如果被督在机构(私人、政府、慈善等等)执业,除了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伦理准则和专业规范之外,还需要遵守机构的制度。督导也需要根据这些制度的不同,调整与被督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5、能够建立和维持督导同盟

督导与被督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决定了督导工作的效果,就像心理咨询一样,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参照“咨询关系建立的要素”来思考如何建立和维持督导同盟:

  1. 督导的态度需要是以被督为中心而灵活变通的、尊重的、温暖而坚定的、开放的、敏锐而主动的、可靠的,并且能够通过自我反思展现真诚;而不应该是古板的、苛刻的、疏离的、冷漠的、慌乱的,应该避免不恰当的自我暴露。
  2. 督导工作的设置和边界也是维持督导同盟的重要因素。比如督导和被督需要一起讨论决定督导的目标;被督需要知道督导是怎么工作的;督导需要和被督一起拟定督导协议等。
  3. 督导需要能够识别和修复可能对督导同盟造成影响的威胁。当督导同盟完全破裂时,督导需要能够识别和处理这样的情况。
  4. 督导需要帮助被督以更好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工作情况。比如督导可以引导被督去思考,哪些内容和讨论的问题是相关的,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呈现这些信息等。
  5. 督导需要给被督准确而有建设性的反馈,这其实是督导工作中非常有难度的一件事情,因为督导需要考虑被督对反馈的接受度、传达反馈的方式以及反馈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如果反馈不能被积极地接收到,反馈最终可能就会变成“耳边风”,不了了之,而被督也难以获得成长。

6、能够评估被督的专业能力

阶段性地评估被督的能力可以帮助督导和被督更清楚地了解督导工作进程,它就像督导工作中的指南针,督导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计划,确保督导工作朝着目标进行,有效地提升督导工作的效率。为了减少评估结果的误差,督导可以采用多方法、多特质以及多步骤的途径来进行对被督的评估。(点击阅读《如何评估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

心理咨询师成为督导师,就差这1能力!|督导胜任力框架

7、能够帮助被督评估咨询进程

督导需要熟悉各种量表及其解读方法,帮助被督选择合适的量表评估来访者的情况,并与被督一起讨论和解读评估结果。

8、能够反思自己在知识与经验上的局限性

没有完美的咨询师,同样也没有完美的督导,督导也需要反思和觉察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督导质量。反思性实践是一个贯穿整个咨询师成长路径的能力,参加过的培训数量或者时数并不能够完全说明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一个咨询师或者督导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取决于ta能不能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不断深入的理解自己经验的意义,重新整理固有观念,并依照新的理解进行实践。

二、特别督导能力

基础督导能力决定了督导能不能做这份工作,特别督导能力则决定了督导能不能满足不同被督的特殊学习需求。

1、能够帮助被督练习特定的咨询技术和方法

如果一个被督想要练习“空椅子技术”,那么格式塔流派的督导或者熟悉这项技术的督导就可以为被督提供相应的指导 (Paivio & Greenberg, 1995)。“空椅子技术”并非咨询师的必需技能,但对于想要掌握这项技术的咨询师,督导的参与可以促进被督的学习。比如在督导中,督导可以协助被督体验“空椅子技术”;在实践中,提供指导帮助被督把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2、能够更直接地观察被督在咨询中的表现

被督可以在获得来访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咨询进行录音/录影,这些影音记录可以帮助督导更准确地评估被督的咨询工作。一般情况下,督导会根据录音/录影内容暂停和播放,并询问被督说哪一句话或者做哪一个动作的原因,这可以帮助被督更好地对实践进行反思。

除此之外,督导还可以以不同方式亲自参与到被督的咨询工作当中,而这样做督导与被督需要预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计划,督导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干预等,具体如何操作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3、能够提供团体督导

团体督导可以帮助被督扩展督导资源,帮助被督互相学习。团体督导和个体督导的设置和操作并不相同,所以 “团督≠N×个督”,“会个督≠会团督”。比如团体督导需要考虑如何管理和组织团体;帮助被督思考如何在团体里呈现个案案例;如何应对团体动力(尤其是那些阻碍学习的动力)等。

4、能够把控标准

被督在应聘、申请专业资格证或者入驻机构的时候,督导的评价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当督导被问到“ta是不是够格”的时候,督导作为一个支持被督的角色,即使被督真的能力不足,有时候还是会很难讲出“ta其实还不太行”这样的话。

督导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心理咨询业“质检员”的角色,督导需要根据自己对被督能力的全面的了解,对被督是否符合机构或者行业的标准作出理性而真实的判断。

三、针对特定情况/流派/来访者人群的督导应用

这个面向的能力也是因被督需求而异的非必需能力,在具备了基础督导能力的前提下,学习这些特别能力可以让自己满足更多被督的需求:

1、能够支持被督提升管理个案量的能力

在所有督导能力中,这个能力更像是一种管理能力。督导需要帮助被督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自己手头上或者过去个案的整体情形,评估被督安排自己工作的能力。

2、能够为低强度心理干预提供督导

低强度心理干预包括自助小组、心理教育小组等,为参与其中的专业人士提供督导也是一项特别的督导应用能力。

3、能够提供不同流派的督导

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基于自己的核心理论,对督导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咨询师会选择与自己所学流派相同的督导。督导流派包括认知行为、精神分析/精神动力、人本主义、家庭系统和人际取向等。

4、能够为面向特殊来访者群体的心理咨询/治疗提供督导

心理治疗师在与患有精神病或者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工作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需要了解的知识与一般情况是非常不同的,督导需要非常了解相关精神疾病和治疗方法,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四、元胜任力

元胜任力更像是督导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培养出来的“手感”,就像老钓手闭着眼睛也知道有鱼来了一样。当被督面对错综复杂的实践情况时,督导可以结合被督的成长情况,依靠元胜任力提供最好的解决办法,拿捏最优的干预程度。元胜任力可以体现在所有框架里的督导能力之中,具有反思性的实践让累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的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了督导的一部分。

心理咨询师成为督导师,就差这1能力!|督导胜任力框架

相信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一定对督导有了更多的了解。督导能力框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技能树,每一个能力里面又包含着大量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如果你决定或者计划想要成为督导,根据这个能力框架,你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制定属于你的督导成长路径。如果你是一个咨询师,你也可以根据这个框架,寻找能够满足你成长需求的督导。

好的督导就像一个老船长,伴你渡过急浪和风雨,驶向成长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