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國中之國,掌控著經濟命脈,吮吸中國人民的血汗

楓葉吹兮,微風蕭瑟,大家好,我是楓葉吹兮。清朝經過鴉片戰爭後,在新開放的通商口岸中最重要的就是上海。其重要性很快超過廣州,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橋頭堡,帝國主義在此建立一個服務於大老闆們的“共和國”,這個王國不但是在中國領土上獨立的王國,而且長時期的掌握著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經濟命脈,吮吸全中國人民的血汗來養肥自己,而成為國際大老闆們真正的天堂。這個“共和國”就是我們常說的租界,它幾乎完全獨立於清政府,自己有著完備的政治體系,那麼它是怎樣一步一步成形的呢?讓楓葉吹兮為你一一道來。

清朝時期的國中之國,掌控著經濟命脈,吮吸中國人民的血汗

鴉片戰爭後,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首先用欺詐的辦法從清朝封建官員裡取得在上海建立租界的權利。道光二十三年英國領事巴富爾同清朝官員宮慕久交涉,把上海城外一百三十畝的荒地租下來,作為領事館的用地。其後,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土地擴大到一千零八十畝。

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領事同清朝官員簽訂《上海租地章程》,為上海“租界”的產生奠定基石:第一,洋商在租地建屋後,可以停租,也可以轉租給他人,但”業主不可任意停租“,實際上形成了一種永租制。第二,租地租屋洋商應會商修建木石橋樑,保持道路清潔,樹立路燈等一切事由的決定權,清朝官員認為洋人願意自己花錢修路,自我管理並沒有什麼不好。其實英國商人是在為建立獨立王國做鋪墊。第三,章程裡同意讓外來人員,首先向英國領事申請,而清朝官員看英國人願意自己處理糾紛,自己則樂得清閒,便答應下來。事實上承認了英國領事具有最高的權力。

清朝時期的國中之國,掌控著經濟命脈,吮吸中國人民的血汗

隨後的美國人和法國人,紛紛效仿英國人。截止到1863年,英國和美國租界合併,成為了“公共租界”,這個租界最後擴展到八萬多畝以上,比最初的英國領事土地擴展了六百多倍,所謂的法國租界最後也擴展到二萬多畝。在公共租界裡形成了“工部局”的機關,實際上就是一個市政府,設立各個機構辦理“警務”、“稅務”、“財務”、“學務”等方面的事。

清朝時期的國中之國,掌控著經濟命脈,吮吸中國人民的血汗

為了進一步加強管理,外國人在租界裡建立一個所謂的“外人納稅會”。由它產出董事會,而董事長就是工部局的首腦。公共其實意思就是國際,上海的公共租界,乃是一個住在上海的各國大老闆的“民主共和國”。其後臺便是各個侵略國家。當然只有領事和大老闆們是不能形成國家的,以後租界裡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人數遠遠超過了外國居民,到了1920年又另設了一個華人納稅會,成員也就是所謂的“高等華人”,主要由買辦資本家組成,是帝國主義侵略者重要的爪牙。

清朝時期的國中之國,掌控著經濟命脈,吮吸中國人民的血汗

最後,在租界裡完全獨立於中國政府的這些“共和國”居民們,居住在中國領土上,控制著中國的經濟命脈,吮吸著他能吮吸到的每一滴血汗。租界鑄就成為國際大老闆們的天堂,因為在這裡他們就是“上帝”。

楓葉吹兮,微風蕭瑟,覽歷史,品文化。喜歡的話分享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