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985大學雙選會現場,出現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

四筒爸爸


這個問題以如下的方式進行一一解答,希望能夠對友友有所幫助。

1、企業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

(1)不算歧視,真的不算歧視

(2)企業的這種只算是擇優錄取,算不得歧視

(3)雙向選擇

2、普通大學也有人才,企業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

(1)招聘者扔掉普通院校學生的簡歷恰恰是最大的負責——從企業角度來說

(2)人才比例

3、為什麼985等高校比普通高校的學生更有說服力?

(1)高考第一關的篩選

(2)學校平臺第二次拔高

4、總結

以上為綱要,下面為詳細解析。

1、企業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

(1)不算歧視,真的不算歧視

每個企業尋找合適的人才,都會選擇最優秀且最合適的人才。

在同等條件下,如果兩個面試者,有相同的學歷的話,985院校的同學自然會更有優勢。因為你雖然說明你現在和這個985院校的同學相當,但是在這個背後的人脈、水平平臺都遠遠不如,如果我是招聘者,我當然會選擇985院校的人。

(2)企業的這種只算是擇優錄取,算不得歧視

如果你是企業的招聘者,你也想要用最短的時間,招聘最合適的優秀人才。而好的學校(985等名校)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普遍素質。如果是沙中淘金,不如直接在金子堆裡抓。或許金子堆有點不太恰當。但是僅僅以優秀人才的概率來算,好的學校自然優質的學生會更多。

所以就一目瞭然了。就算閉著眼睛挑,在好學校裡選到的人才也比普通院校選中人才的幾率要高。

(3)雙向選擇

允許學生選擇企業,自然也允許企業選擇學生,沒有哪個公司規定一定要選普通院校的學生入職的。

企業招聘更是明顯的優勝劣汰。

這個劣也許很不能讓人滿意,因此就算自己當初大學沒考好,但是自己現在努力了也能與那些優秀的人站在一起競爭。

請注意一點:你如果真的想被公司招聘,雙選會現場並不一定是你唯一的機會。只要你想進某個公司,你總能找到機會,讓公司給你一個發揮的機會以證明你的實力。而一紙簡歷空口白話,並不能讓你顯得有多優秀。

企業招聘者也是從學生過來的,所謂的簡歷就是那麼回事兒,如果沒有面試,我自然會從學校來看人!進行最初的選擇。


2、普通大學也有人才,企業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

(1)招聘者扔掉普通院校學生的簡歷恰恰是最大的負責——從企業角度來說

因為企業的第一目的就是盈利。而節省開支也是一部分,如何降低人力成本?那就是減少面試者的數量,怎麼減少?直接剔除掉那些非名校的人。

(2)人才比例

好學校人才比例高還是普通學校人才比例高呢?

這個不需要再解釋了吧?

3、為什麼985等高校比普通高校的學生更有說服力?

(1)高考第一關的篩選

目前為止,最為公平的一次考試就是高考了,你越長大,你越會發現,高考也許是你的人生中能夠經歷的最為公平的事情了,也許還有很多不足。但是它已經是最好的了。雖然以後也許有更大的提高。

而在這場考試中,讀了985高校的人,自然比普通院校的學子更優秀。

因為這場比賽中沒有什麼所謂的績效、平時表現、也不涉及人際關係、社會背景。你能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你說這個世界上有比這場考試更公平的事情嗎?

所以它的結果就有超級強烈的說服力。

(2)學校平臺第二次拔高

好的學校有優秀的師資力量,最為簡單明顯的就是外教。

試問,有幾所普通高校會有外教教你英語?你能記得你什麼時候上過你的第一節外教課嗎?這算是簡單的一點兒。

再說第二點,來學校講座的老師。985院校找來演講的老師是什麼人呢?業界領袖、專家學者、知名院士和教授,都是頂尖的。你再看普通學校的又能有多少次這樣的機會。

你的同學們,你在普通高校你的同學們如何?你在985院校你的同學又如何。如果不能突破自己的層級就只能在下面打混。

有兩個農夫說話挑著扁擔。甲說,咱們吃包子油條。皇帝吃什麼?乙說:皇帝當然是這邊一箱油條,這邊一箱包子,想吃什麼吃什麼!甲說,皇帝現在在幹什麼呢?乙說,當然是挑著金扁擔砍柴了。

如果你不能跳起來看一看,你永遠想象不到別人在做什麼!

4、總結

所以個人認為這不是歧視,只是社會對高考的認可,以及對學生實力的一個評估。

而企業為了降低自己的人力成本,自然會採取最簡單粗暴的措施排除普通院校面試者。

無論如何,我們只有努力前行。

路雖遠,不行不至!

只有努力修行,才能打破天花板對我們自身的限制。

《三體》中有句話說得好:毀滅人類的,不是無知和弱小,而是傲慢!

我們一定要保持謙遜和不驕不躁的作風,努力提高自己才是王道。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閱讀修身



看到這個題目,雖然已經畢業工作19年,但當年大學畢業之際的求職經歷任然歷歷在目的感覺,最近10來年,作為企業用人部門的負責人,每年都會去參加應屆畢業生的秋季招生,換了一個位置和視角,這麼多年的感受,剛好談談我的看法吧。


我想從兩種不同的視角來談談這個問題,不定義對錯,只想換位思考。


站在被否定的學子和學校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可能會有這麼一些想法:

1、我們學校雖然不是985、211,但也是二本里面很不錯的學校了,比上雖然不足,但比起很多二本、專科學校,我們的名氣、生源質量和教學質量已經不錯啦;

2、我在學校裡面也是很優秀的,你看我的績點排名也都是年級前五,年年拿國家獎學金,學生會副主席,社團負責人,在同齡人(我的同校同學)裡面,我已經很努力很不錯了;

3、我參加的社會實踐也很多啊,各種社團、義工、校外實踐,我都會積極的參加,而且你看我的表達溝通也不錯,我挺有自信的;

4、985學校也就那麼多學生,也不夠你們企業來分的,而且985也很多學渣啊,很多也沒有我努力和優秀啊;

5、雖然以前沒有考上985、211的名校,不代表我現在不是、未來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啊,不給我面試的機會,是你們的一個失誤啊;

以上不是我隨便YY出來的,而是我在作為招聘負責人在和一些應聘學子、學校招生辦老師溝通的過程中獲得的一些反饋信息,我自己是99年畢業於國內第一批211的學校(也是第一批985),所以並沒有這種心態,但一樣經歷過被人當面扔簡歷的事情。😂


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看看企業和招聘負責人是怎麼想的。

1、你一個二本、專科的學生,當年在中學年代最應該努力奮鬥去考一個更好的大學的時候,你不夠努力,拼不過你的那些考上985、211的同學們,你現在憑什麼讓我覺得已經更加努力、更加出色?

2、985、211裡面聚集了最優秀、最努力、最積極向上的一幫學生和最有學術能力和資源的優秀教師,這樣的群體裡面,整體的學生素質、專業知識掌握的水平、視野、對自身的要求,一定是更高的,作為用人單位,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為什麼不去努力追求更好、更優秀的學生,而要招聘二流、三流學校的學生呢?為什麼要冒這個險?我的企業憑什麼不應該擁有更好的新生力量來幫助企業發展壯大?

3、這麼多年的面試經驗告訴我們(招聘面試官和負責人),985、211的學生素養、知識全面性和紮實性、視野和思路,確實要比其他二、三流學校的學生整體上強出太多了,既然有機會爭取更優秀的學生,我為啥要浪費時間在沒那麼優秀甚至可能很差的學生身上呢?

4、用人單位的校招人員對學校的學風是有了解和對比的,優秀的學校往往有更好的學習風氣,學生整體會更積極向上,而二、三流的學校裡面,魚龍混雜,學生反而更注重社交、社團的各種活動,忽略的學業和專業技能本身,上課的時候,985、211的學生會去抓緊時間佔座位和複習,二、三流學校的學生更多是上課睡覺、聊天、上網、打遊戲,下課以後各種娛樂活動,學生對待自己和學業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待未來職業、工作的態度;

5、對於985、211院校和其他院校的生源,打個比方,去兩個池塘下網撈魚,一個池塘裡面大部分都是大魚,也有少量的小魚,另一個池塘裡面大部分都是小魚,只有少量的大魚,但是一網撒下去和撈上來要花的功夫是一樣的,撈到大魚的份量和總的收穫卻截然不同,那我為啥不去大魚多的池塘撈魚呢?

6、每年的校招季就那麼1、2個月的時間,那麼多的企業都在抓緊時間搶人,往往一個學校或者一個高校較為集中的城市之有7-10天的時間,需要開展招聘宣講會,參加招聘會,組織海選、筆試、面試,對於招聘人員來說非常的辛苦,那怎麼在這麼有限的時間內拼過其他競爭企業,儘早招到心儀的優秀學生呢?那肯定先要海量篩選簡歷,沒有太多其他的方法,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看學生的學校;

7、面試官和招聘人員在收簡歷的時候通常會和學生有一些初步的1、2分鐘的接觸溝通,在這個溝通的過程中,其實會已經對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知,行還是不行,會有個初步的判斷,畢竟,面試官真的是閱人無數了,有沒有料、有沒有潛質、是不是想要的菜,如果判斷覺得沒必要繼續看簡歷和麵試了,多半就把簡歷給扔了,不然還得費時費力的搬回酒店處理,真正的累的半死啊;

8、面試官真的很辛苦,身體累,心更累,而且作為一個職場人,面試官也只是在儘自己的本分,儘量在有限的時間裡面招到想要的學生,但是,真的沒有義務去為太多的學生提供面試的機會,畢竟,招聘不是做公益;



說到最後的一些話:

1、年少不努力,不足夠的努力,長大之後真的要付出太多的代價,要重新獲得認可,需要比曾經比你優秀的人努力10倍100倍;

2、雖然過去的成功不代表以後的成功,過去不優秀不代表未來不優秀,是很多求職學生尤其是非985、211學校的二本、專科學生經常掛在最長自勉和解釋的話,但說真的,努力、優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從小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太多的解釋真的沒有用的;

3、你是985、211的學生,你也不要得意,我見過太多985學生整天打網遊不務正業,學業成績拿個60分就萬歲,也不參加社團實踐,也不願意在課餘自學擴展知識面的,這種人雖然能夠靠學校的名氣大概率的爭取到一些面試機會,但基本上活不過面試第一輪;

4、我曾經在面向大二、大三的暑期實習生招聘中碰到一個非常出色的中山大學計算機的大二學生(下學年升大三),這個學生在面試的過程中溝通非常的簡練清晰,目標明確,只關注實習的企業能夠提供哪些機會和空間,對於實習期的工資根本不問,溝通之後瞭解到更多,這個學生大一就開始組隊進行軟硬件課題研究,以他為組長的三人團隊(團隊的另外兩人是他寢室的同學,也果斷簽約了)拿了全國比賽的決賽入圍名額,後來去騰訊參加決賽獲獎了,這個學生的知識涉獵很廣,都是自學自己研究,目標導向性很強,後來我招進來安排在一個產品研發團隊,暑假不到2個月的實習工作時間,這小子一個人完成了一個創新子產品的技術選型和開發定型工作,比很多工作了5-8年的老員工還牛,人家才大二不到20歲啊,後來這孩子考了美國的研究生出國了,知道什麼是差距嗎?這就是我看到的優秀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差距。

5、很多二本、專科的學生覺得,我學校一般,但是我可以多參加社團活動,鍛鍊口才、社交能力,我在很多社團都擔任了職務,未來一樣有競爭力,這種想法錯嗎?也沒錯,但是我認為本末倒置了,如果你的專業知識都沒學好,基本的技術面試都過不了關,基本的技術崗位工作都不能合格的擔任,你想靠口才和社交打天下?以前面試的時候會有群面的環節,往往會發現一些學生在群面的時候刻意的表現自己,但真到下一輪面試的時候,弱點、缺點全都暴露出來了;

6、非985、211的學校也一樣有金子,我也同樣從二本、三本的學校裡面招到過非常優秀的學生,曾經在西安找到過兩個孩子,非常的努力,自學專業知識,自己找項目做實踐,為人謙遜、有目標、有執行力,在我的團隊裡面成長的很快,當然,也飛的更高,現在一個去了騰訊做產品研發,一個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我這麼說,是要讓學子們知道,是金子肯定會發光,但是你得自己努力擦亮自己;

7、多多體諒企業的招聘人員吧,我之前每年最辛苦的時候不是做項目、出差、熬夜的時候,而是校招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每天一睜開眼就是組織招聘宣講會、組織海選筆試、群體面試、單個面試、複試,還要篩選一份份的簡歷,筆試閱卷,拖著沉重的筆試試卷和收回來的簡歷在不同的學校之間和酒店來回的穿梭,我曾經有過從早上8點不間斷面試到晚上10點的經歷,中間沒有吃任何東西,就為了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也給自己更多的機會來爭取找到想要的學生,對於簡歷被扔掉的問題,真的非常理解,現在的孩子很多沒學到多少實際的東西、實踐也少,但是簡歷做的很厚實,又是銅版紙,又是塑料保護套,看起來很精美,但實際上既浪費錢、又很重,很多面試官確實很直接,當場就會篩選,留下的簡歷放到左邊的抽屜,放棄的簡歷堆到右邊的地上,我們還算好的,這麼多年來一直本著理解孩子們的情緒和保護隱私的原則,都是把簡歷扛回酒店,篩選以後人工的方式撕掉,我有好幾年都是一個人撕掉了1米多高的簡歷,那種經歷真是痛不欲生啊。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能夠對這種事情有一個客觀的瞭解,也能有更多的諒解,畢竟,這是個充分競爭的時代,你不優秀,有怎麼能抱怨別人看不上你的簡歷呢?


元寶爸的奶爸生活


“公平”這個詞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只能是相對的,就像985大學雙選會現場那些遍地被遺棄的非名牌大學生簡歷,讓人看著不免有些憤憤不平。但985大學雙選會的做法真的算是歧視、真的代表著不公平嗎?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雙方各執一詞罷了。985大學雙選會只招985畢業生算不算歧視,似乎已成楚河漢界之勢。

只招985大學生算歧視。部分人認為,985大學雙選會對於非名牌大學生簡歷置之不理甚至遍地遺棄,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視。這分明就是看不起來自非名牌大學的學生,儘管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同樣比不上985大學的學生。就因為他們是非名校畢業生,只這一條,就將他們一巴掌拍死,沒有絲毫情面可言。好像,“非名校畢業生”這個標籤已經將他們和985大學生區分開來,在他們之間形成了界限,也形成了障礙。

只招985大學生不算歧視。部分人卻認為,這不算歧視。好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才華的人的。985大學生其實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只是比非名牌大學生學習好,同樣地,他們的閱歷也非部分非名牌大學生所能及。而且,可以這麼說,非名牌大學生可能在做事上更懂得堅持、勤奮、努力,但你不能說985大學生就比不了,他們如果在做事上和非名牌大學生一樣地堅持、勤奮、努力呢,再加上“成績優異”,豈不是輕鬆秒殺非名牌大學生?所以,相比之下,對於二者,它們更加傾向於985大學生。

智聯校園 邱嘉欣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我想,這相似的“花”就是985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總是讓用人單位青睞不已;這不同的“人”就是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了,換了一茬又一茬,好像還是不被大牌企業待見。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歧視,但是現實就是如此。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企業招聘大學生,是要講求效率和效果的。不可否認,我們的普通院校裡是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用人單位招人是以效率為先的,企業不可能為了獲得普通院校的優秀人才,從成百上千的簡歷中一份一份去仔細查看、一份一份去核實你優秀不優秀,這樣浪費過多的時間成本,不經濟。


所以,選擇985等名牌院校的畢業生無疑是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途徑,畢竟,能考入985院校的學生,再怎麼差,也差不到哪裡去,至少智商不會低吧、至少學習理解的能力不會差吧!況且,大學畢業生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只要基本的素質在,基本的能力在,通過企業的培養和鍛鍊,就一定可以成長為公司需要的人才。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面對大牌企業招聘時,普通院校的畢業生確實是吃虧的,也確實是被歧視的。畢業證書就是你求職的臉面,這張臉面越好看,青睞你的人就越多,以貌取人,雖然不對,但也是人之常情。


面對這樣的歧視,我們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可以感慨、可以嘆息,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自信和自強。世界之大,並不是幾個所謂的牛逼企業就可以代表的,不進你這個企業的門,就不代表自己沒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正如前面所言,大學畢業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一旦進入職場,比拼的還是自己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如何在職場上掌握先機,如何在職場上搶的頭籌,這些大學的課本里都沒有教授的。


馬雲該牛吧,他不過是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的,馬化騰該牛吧,他也不過是深圳大學畢業的,這兩所大學至今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所以,我們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一定不要因為沒有進入世界500強就把自己看輕,只要我們努力,成功離我們也正就是一步之遙。


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互聯網和網絡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只要我們年輕的畢業生找準發展的方向,努力拼搏,這個蓬勃發展的新時代一定會給予你辛苦努力的回報!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雪天驚雷,一個“知職場、愛寫作、有觀點”的職場老鳥。歡迎您與我交流職場故事和感悟,謝謝您的關注與互動!


雪天驚雷


很簡單,本科是通過高考錄取進來的,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試。通過高考,有的人進入985211,有的人普通本科,有的人專科。國家既然強制性劃分了985211本科專科,就已經強制性把學生劃分成三六九等,不同檔次的學校對應不同檔次的學生。

985211和普通本科區別是什麼?第一,普通本科學的東西比985211要淺顯,要求也低,甚至期末考試突擊都可以輕鬆過80甚至90,所以單看成績沒有任何意義。第二,大學最重要不是知識學習,而且靈魂塑造性格養成習慣培養。聽著好像是鏡花水月的東西,其實大學的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四年之後,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學生絕對不一樣。大學只是把高中的那些差別給無限放大了而已。

有人說專科也有努力的,985211也有學渣。但是,大部分人終究是大部分人,專科的學霸滄海一粟,而985211的學渣也是寥寥無幾。同樣面對985211和普通本科的簡歷,企業不是傻子,金裡淘金和沙裡淘金哪個容易,誰都知道,企業沒有時間在眾多普通本科簡歷中選出一個學霸。還是那句話,大多數人終究是大多數人,985211絕大多數比普通本科混的好。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捍衛高考的尊嚴。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大學裡很多評獎評優什麼的,大學考試,很多存在貓膩。而簡歷可以寫的很高大上,言談舉止也是可以偽裝,能力不可能在幾個小時面試體現。而高考帶來的大學確實真真切切的。

所以,企業優先選擇985211恰恰是一種公平。

我是16年山東高考,剛過600分。剛開始也抱怨高考不公平,但是隨著大學經歷和社會閱歷的豐富,逐漸從另外的角度看高考。

高考的公平之處在於不看臉不拼爹不論出身的競爭,遊戲規則很簡單,誰分高誰上。比起大學的評獎評優和社會一些所謂的人際關係,沒有潛規則,只是看分數一個指標。分數不夠,花多少錢找關係都沒有用。

很多人說的地域問題,中國是一個大國,各省市的情況差別非常大,經濟水平,教育水平差別太大了,如果想統一試卷統一分數,那麼先把這些差距消除,可能嗎?西部的很多省份比較貧窮,國家為了鼓勵讀書,必須給他們多點名額,否則他們更沒希望了。至於京津滬和高考大省 ,高考就相當於一個蛋糕,70萬人分一個大蛋糕和5萬人分小蛋糕,還是5萬人平均每個人分的多。人多情況就複雜,什麼樣的牛鬼蛇神都有,想要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說到底,高考至少在一個省是公平的,希望高中的學生可以做輸贏的強者,而非祈求公平的弱者,行在當下。


布雷爾塞爾特


大家好,我是指南針,從事就業服務,是一名職業指導師。我的工作是聯繫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作為雙方的紐帶,所以能夠了解兩個群體不用的立場和想法。


首先說說題主提到的現象,確實存在,我們每個月的11號和25號都舉辦現場招聘會,在3月和9月還要舉報大型的綜合性招聘會。每次招聘會結束,保潔都會搖頭抱怨,為什麼垃圾桶裡這麼多簡歷。這兩年跑現場招聘會的比以前少了,更多的求職者在網上投遞簡歷。據我瞭解,簡歷被遺棄還是存在,只不過由有型的垃圾桶變成電腦桌面的回收站。

對於求職者來說,HR的這種行為是不合適的,至少沒有尊重求職者;對於HR而言,也是有難言之隱的,因為在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之下,招到合適的員工是有難度的,而企業又在不斷給人力資源施壓,所以HR只能採取更有效率的方式,通過學歷學校來做一個初步篩選。

如果是現場招聘會,那麼求職者還有自我展示的機會,如果是網絡求職,那麼HR只能通過你的學校和工作經歷來判斷是否給你面試機會。所以我建議,非985,211畢業生要重視現場招聘會。

那麼,如果是非985,211大學畢業生,該如何逆襲,獲得一個面試機會呢!我想要從簡歷簡歷入手,如果教育經歷不佔優勢,那麼就從工作經歷或者實習經歷入手,將工作能力展示出來。



在這裡我給畢業生們介紹一個寫工作經歷的方法。

第一、使用PAR結構寫工作經歷。P是指工作內容,A是指採取的行動,R是指工作成果。

第二、多用動詞副詞,少用名詞。

第三、用數字來說明工作成果。

圖片源自網絡


指南針zyzd


我原來在華為的時候,也幫部門去搞過招聘,一上午能拿到上千份簡歷,但是真正帶回去給HR的,可能只有幾百份,就如你問題裡描述的,第一次的篩選看什麼呢?畢業院校,不是211 985的直接扔掉,這不是我個人的喜好,而是公司招聘的門檻,硬性指標。


985的畢業生要厲害一些嗎?

是的,我覺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是說985的每一個畢業生都比普通院校的要強,這裡說的是平均水平。大學其實只是一個繼續學習的場所,人們在這裡的主要活動還是學習,能考入985的人至少說明在學習的主動性,效率和技巧上要強於一般院校的人,當然,這也是說平均水平。那麼在大學階段我們也有理由認為,985的學生至少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會繼續保有優勢,否則你如何說服別人,高考之前你學習一般,上了大學就突然成為了學霸?

很多人在強調學習不等同於能力,那麼大學生又具備哪些能力呢?或者說普通院校的學生又在哪些方面相對985的學生有明顯的優勢呢?實踐,人際,社團,興趣等等,你有的,985的學生都有,而且人家學校提供的條件更好,怎麼就能證明他們只會學習,只會考試?

有這樣一個現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在中小學階段,往往是成績好的孩子,其他方面也很突出,比如興趣愛好,因為成績好,有能力,有時間去涉足別的領域,而父母也相對支持,所以他們會發展得更為全面。

再有一點,這些孩子的自信心相對更強,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說也是缺點,可能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有較弱的抗擊力。

從我十幾年的職業生涯的經歷去看,在同等職位上,就平均水平而言,985的畢業生成長得更快一些,達到的高度也更高一些。


應屆生哪裡吸引企業?

無論你們的簡歷寫得多麼精緻,在HR眼裡都沒什麼價值,唯一能入眼的大概只有社會實踐,除此之外就剩下院校和專業了。社會實踐這個東西,誰都有,除非你特別出色,否則並不是什麼加分項,專業呢,對口就可以,所以最後的關鍵就是院校了。現在的求職絕對是一個買方市場,尤其是一線城市,985滿大街都是,而且都是白菜價,早就不是什麼天之驕子了,花差不多的錢,為啥不招一個985?


在你有真正的工作履歷之前,誰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那麼只能看院校和學歷了,前者說明你前一階段的努力程度,後者說明你現在具有的知識高度。新人入職就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依舊考究的是學習能力,而985本身就可以證明這種能力,所以保險起見,企業會傾向選擇985而非普通院校。能力未知,所以只能看學習能力,成績好的學習能力應該好,成績好的考入的學校好,所以選好學校的...你看,雖然有失公允,但的確是招聘最保險的思路。


算不算歧視?

算!既然設立了普通院校,專科,就應該提供公平的就業環境,雖然高考落後了,但不見得綜合能力和潛力就不如人,給機會,給時間,很多人是可以證明自己的。就用畢業院校來設置門檻,這和年齡,性別,地域一樣,都是歧視!

但是,這種歧視至少目前沒有被約束,我注意到新出臺的政策裡面對招聘做出了很多要求,比如不得有性別歧視,必須寫明待遇,但並沒有提及學歷和院校歧視,所以至少目前,我們無法要求企業剔除這種歧視。

換一個角度,如果不看院校和學歷,那麼對於985和高學歷的人而言,也是一種歧視和不公平。在人生的前一段,他們付出更多,或者得益於勤奮,或者得益於天賦,他們收穫了更好的結果,那麼這種更多更好的付出,在第一次進入職場的時候,是應該得到回報的。說得直白一些,我們學習是為了進入好的院校,是為了將來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在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這就取決於個人的天賦和努力,而好的工作就是對這種天賦和努力的獎勵。

別人努力學習的時候你在愜意,然後別人去了985,你去了普通或者專科,那麼如何要求就業的時候忽視之前的一切呢?這是不是不公平?!


其實,從一生的角度去衡量人生,總是公平的,你在一個階段付出得多,那麼在收穫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我們不要去感嘆所謂的不公,應該多看看自身的原因,同時也不要為一個階段的不公而沮喪,這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的時候慢了一些沒關係,後邊請加速,請堅持,總會跑到前面。


那一地的簡歷是對你前一段人生的否定,是對你之前的努力程度的否定,是對你之前的態度的否定,但不是對你一輩子的否定,之前吃苦少,後面就要加倍自律,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用這種價值去填平院校的落差,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因為院校的落差,招聘的歧視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法改變。


愛陪娃的熊叔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相對的。題主所描述的現象,我也曾遇到:特別出色的名企,無論是私企還是央企,絕大多數在招聘時要求本科出身985院校,不是985院校畢業即使是碩士研究生更有甚者博士生免談,簡歷根本不接受。有的抱怨就業歧視,有的表示支持下面我談談我親身經歷的兩所院校學習氛圍:

A校是省重點大學,雙非院校,平時自習室學生寥寥無幾,大多數學生業餘時間泡在寢室玩遊戲、逛街、聚餐……;

上課時踩著鈴聲進入教室,部分學生想法設法逃課,快到期末考試時才知道著急,自習室爆滿,臨時抱佛腳,挑燈夜戰幾晚,“60分合格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思想非常盛行!

B校是名牌中等985院校,感受最深刻的是周圍同學濃厚的學習氛圍,走路時,吃飯時,甚至在澡堂,聽到大家談論的大多是“xxx國際數模大賽啥時候開始,準備的怎麼樣了”、“今天xxx教授的觀點很新穎!”等學術科研方面的談話,自習室每天都滿滿的,需要佔座。另外一點,他們每天精力充沛,即使晚上做實驗到半夜也感覺不到絲毫的疲憊。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科學研究的探取精神是其他普通院校學生無法比較的。

因此,兩所院校氛圍不同,經過四年培養畢業的學生必然有所不同,不是說普通院校的學生都不優秀,名牌大學的學生都優秀,從概率上講985畢業生要比普通院校畢業生優秀,那麼,企業為何青睞985大學生就可想而知了!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首先雙選會找工作本就比較難,我們學校九月份開始秋招,十一月份開始雙選會,班裡基本都就業完了,現在還在找工作的肯定是要換offer和學習太差不好找工作的人。


首先,如果是應屆本科畢業生雙選會,很多大企業都是待遇較差所以沒招到足夠的人,這個時候他們才是大爺,因為沒招夠人還可以春招再說,學生可不敢等到春招。

本來秋招校園招聘時要求一本+四級的應聘要求,到雙選會可能就是211+六級了。所以雙選會代表不了企業正常的招聘準則,要知道重點大學在雙選會找工作的人很少。


第二點,你說普通大學也有人才,人家也不是不給你機會呀!你先想想怎麼證明自己是個人才呀!你的績點、英語水平、實習經驗能不能證明你是人才?就以我交通運輸就業經歷為例企業定義是211+六級+績點30%+車企的實習經歷+強相關專業。


如果你不是211呢?那就應該大二大三多找實習,多瞭解行業發展,把該學的軟件都學了(當然不是指office,工科就是catia、有限元、matlab),學習搞上去業餘時間參加大型比賽,你在學歷上吃的虧要補回來只能在其他地方加倍努力。


重點大學的學生也是努力四年找的工作,你只有做到比大多數人優秀才能和重點大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宇通老闆是我校校友,人家就說過會用有限元的學生我們有一個要一個,如果你是二本學生,會有限元就有可能進宇通的設計部門呢,不會就可能主機廠鍛鍊很多年,甚至拒收你的簡歷。


只吃紅燒牛肉麵


這個問題,主要是個市場問題,次要是個模式問題。

主要是個市場問題。如果大企業供大於求,自然挑剔,就好比幾個女的追一個男的,男的又只能選一個女朋友,自然要出些不近人情的標準,比如顏值、家世,甚至口味。但市場上小企業供不應求,大學生,包括非985學生,都不願意去,老闆們都是求爹爹告奶奶,甚至出讓股權,才能吸引到一些非985學生,流失率還挺高,你說對小老闆公平嗎?當然公平,大家的境遇都是一樣的。

次要是個模式問題。我們現在的大學培養的都是大路貨,沒有自身特色,學生入學基本看分數,就業自然就看學校牌子了!都是45碼的不合腳的鞋子或衣服,都是一樣的材料和做工,一個是名牌,一個是小牌子,根據勞動法還得付一樣的錢,誰會傻到去買小牌子呢?

歡迎大家加郭老師關注,共同探討感興趣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