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的中国,为何被认为创新能力弱?

cyyaizyh


从微创新到山寨

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提出过一个观点:微创新!


什么叫微创新呢?简单地说就是优化。让产品更美观,实用并且廉价。这种创新是国内比较常见的,而且能做到这点的已经算是在创新上表现良好的了。华为在早期基本上也都做的这种类型的事情,直到公司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了一些更具有突破性的研发和创新,也就是我们通常默认的『创新』。


微创新虽然在力度和程度上有所欠缺,毕竟方向是对的。我可能做不出全新的东西,但我可以努力把现有的东西升级。而国内在微创新的基础上,还有更为妥协的做法,那就是所谓的借鉴。参考别人的创意做出一些新花样。


再退一步是什么呢?那就是

山寨了,直接照抄。


山寨自然是不能申请专利,但是技术高超的借鉴和微创新是有可能成功申请专利的,毕竟的确是做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新的东西。


核心创新和突破性的成果欠缺

微创新和借鉴是我国很多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当然国际上可能也差不多这个样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创新能力比较强的美国等国家,有一批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在基础研究和突破性技术上发力,这种创新带来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创新能力强』的表现。

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向来擅长于创意借鉴和产品管理,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观,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影子。而阿里巴巴最具有技术含量的阿里云和支付宝等产品,也都大量借鉴了美国同类产品的创意。至于百度,试图跟随谷歌的脚步推出手机操作系统,竟然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几家企业都是国内顶级大企业,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依然缺乏核心技术创新的能力,非核心技术创新虽然也有价值,但是并不能弥补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而创新能力强不强最关键的评判标准就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即使中国有再多的非核心技术上的创新,有再多的专利申请量,都很难甩掉“创新能力弱”的帽子。


当然也要看到,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基础建设的完善,中国的创新环境有了不错的改善。中国完全有机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转型,提高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借鉴和学习是必要地过程,但是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大国,技术强国就要看我们能否把学习来的东西进行升华了。时间会给出答案的,未来值得期待。


钱事不妄


专利申请量表明申请的多,但不一定表明申请的好啊。据我所知,生活中现在处处是专利,专利的申请那么多,但却并没有多少是真的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所以在外人眼中,我们的创新能力又怎么会强?况且,在中国,可能给外人的印象更多是模仿,而忽略了我们的创新。

第一:申请专利的质量

现在政府对专利申请补贴很高,一个发明上万,一个实用新型几千,大家争先恐后的申请专利,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创新能力强?

现在中国的专利质量以及专利能够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概率非常非常的低,大多都是傀儡,或者说是提高了一个格调罢了。

第二:源泉的束缚

事实上,创新能力,说白了就是来源于想象力,而人们的想象力能够被保护的最好的时期就是我们所谓的“为什么”最多的时候——小学,或许是因为传统和儒家文化的国度,讲究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父母的管教,小学的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标准答案,一个问题就对应着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们可能在小时候就禁锢了一个人的想象能力,或者说是弱化。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人那么多,创新人才却屈指可数的原因吧!

第三:模仿的掩盖

或许,是因为模仿掩盖了创新技术,我们的技术路线可能更符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吧,先引鉴别人,然后自己再在基础上升华,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复兴号”高铁提速,时速达到350公里,从上海到达北京仅4小时24分钟,由此中国成为全球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就是我们技术路线最好的印证。但是这种技术路线在别人看来就不是创新。


镁客网


随着中兴被正式解除制裁,差点导致中兴停摆的危机已经过去,但这件事对国内的影响并未消除,中兴已经是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但在核心技术上依然被卡住脖子,离开美国芯片及软件就无法正常运营。中兴事件爆发之后,国内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宣传风向也变了,工信部也对中国制造业做了总结——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强,核心技术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130多种关键材料中32%是空白,52%依赖进口。

来自中新网的消息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13日在“2018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表示,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评价中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往往扬长避短,片面夸大成绩。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强,核心技术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辛国斌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2%,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产品、模式等不断涌现,一批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

辛国斌表示,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高,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据介绍,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PS:中国在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值国家,多年来制造业也一直是中国GDP以及出口的重点,取得的成绩是可以看得到的,不过工信部对中国制造实力的定性也很客观——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高,整体上依然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

事实上这也不是工信部第一次对中国制造如此定性,早在2016年的两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表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超能网


其实咱们创新弱就是缺少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实力的问题,创新是实力的基础上再突破的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言归正传,专利质量是一方面,生产转化率是另外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

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太弱了。


一个技术创新点,从想法到实验,从实验到实施,从实施到量产,从量产再到市场,从市场再到盈利,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内企业一方面没有那么大量资金支持,也没有那么大量的时间周转。

另外一方面,就算是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把想法转化了为了生产力,迎接它的是什么?往往是一窝蜂低成本的模仿,抄袭,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不是没创新,而是企业没法儿创新,不敢创新。


咱们总说高通就是典型的专利流氓,专门欺负中国,但是要知道,高通的研发投入占到其营业收入总额的33.3%,如果如此高昂的投入不能获得回报,那么研发和创新还有什么意义呢?


企业为了市场利益而创新,无数的企业都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努力进行变革,中国目前很多地方都处于行业底端,做实业几乎没有利润,但是如果要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和科技进步,并且保护大量投入创新的人。


最后,口号可以喊,梦想可以有,但是成功是属于少数的,辉煌的成就被人所羡慕,因为平庸毕竟还是属于大多数。


欧界传媒


创新与专利战完全是两回事,别搞错了,专利只有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才叫创新,专利第一是因为人口基数,何况专利还有相似性,比如小米申请了伸缩摄像头专利,为什么蓝绿厂先用了,小米没去告侵权呢?所以别拿专利说事,如果你打开中国专利局的专利列表,有些专利会让你哭笑不得。


Bhfisking


中国制造的核心技术必须是中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产品只是组装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这样的企业领军人也不是真正的中国企业家,企业的估值也是虚数,中兴就是实例。

有些企业无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浮夸自大,缺乏忧患意识,没有紧迫感。

中国需要做强做优做大中国制造的企业家、实干家,不要投机商,不要短视蠢材。

中国不要表面光彩,需要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提高。


曦睿62441256


哪个缺德带冒烟的骗你,中国创新能力低?世界率先使石墨烯实现工业化生产,容量是美国20倍的超级电容器,世界第一的轨道交通,特高压远程输电,巨型工程机械,超强磁铁。。。。。。这些哪来的?不是中国人做的?是你做的?


Beepbug


因为专利局在专利性质上包罗万象,只是别的无的你便可申请,也可人家放弃专利你才续办同一性质专利个人,那有创新发展呢?

个人见解应有性质性专利分别,高端技术专利应给于高度重视和保密保护,不设专利收费,以利申请者在资金充裕中去发展专利中的特性好与坏的实验。


陈昌海12


大家都没说到点上,大家如果想评职称,就知道专利,论文,专著……是怎么回事了。电话,QQ每天都会有人找你的。申请专利的人是要交费的。夸张点说:只要你交费,你把睡觉打呼噜申请专利都行,只要给钱买版面,留给发论文,只要交钱,专著就是你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