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连败三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除了齐楚燕魏赵韩秦这七国外,还存在其他的诸侯国。其中,就宋国来说,就是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那么,问题来了,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宋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连败三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春秋时期,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然,就春秋五霸来说,存在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中则没有宋国。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发生了泓水之战。此战之后,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力,而宋国因为这场战争而元气大伤。这导致到了战国初期,宋国和战国七雄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实力差距。

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连败三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不过,到了战国中期,伴随着宋康王这位君主的在位,宋国开始走向强盛。宋康王(?―公元前286年),亦称宋王偃、宋献王,子姓戴氏,名偃。公元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同年,宋康王派兵向东打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打败楚国,夺地三百里;向西打败魏军,也即接连打败三个强国。在此基础上,宋国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强国,”号称“五千乘之劲宋”。

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连败三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不过,对于宋国来说,最终的结局却是被齐国、楚国、魏国这三国联合消灭,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宋国在强盛的过程中,虽然战胜了齐国、楚国、魏国这三国的军队,并且攻占了不少城池。但是,在讲究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宋国一下子与齐楚燕这三国结下了仇怨,这显然犯了大忌。更为关键的是,在与齐国、楚国、魏国这三国交战的过程中,宋国并没有积极地和秦国、赵国、燕国、韩国等搞好关系,导致自己在战国时期缺乏有力的盟友。

战国七雄外的又一强国,连败三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最后,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三国瓜分宋国领土。对于宋国来说,之所以被三国联合消灭,还在于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宋康王这位君主在位后期,变得和夏朝、商朝的末代君主一样昏庸残暴,导致宋国自己出现了内乱,为齐楚燕三国的进军提供了可乘之机。对于处在今河南、山东一带的宋国,处在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的地带,因为周边都是平原地区,也即不像秦国拥有山川之险可守,所以直接被齐、楚、魏三国联手消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