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自己的祖國而去投奔別的人,而且還是俯首稱兒子

石敬瑭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他是我國唐朝的皇帝。出生在太原,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叫沙陀族。他的父親至今我們也不知道他具體的生平,也是啊,人家當皇帝,查他父親幹嘛?哈哈!石敬瑭跟隨他的祖父去了唐朝,石敬瑭這個人從小就紮實穩重,不苟言笑。一看就是個老實的孩子,他還喜歡看兵書,研究兵法,所以,明宗皇帝非常喜歡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他。可以看出,石敬瑭在當時皇帝的眼中是有多麼的重要。不但有了駙馬之位,而且還被封為了左射軍,這可是又得美人又得官位的好事情。後來在公元915年,梁朝的將軍劉郡急於攻打清平,莊宗連忙趕去救他,為劉郡打掩護。當時石敬瑭率領十多個騎軍,衝入敵方的陣營,並且凱旋而歸,率軍攻進了大梁。這件事情讓明宗更加的喜歡他了,封他為節度使兼六軍的諸衛副使,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大的官位了,既有政治上的,也有軍事上的。當時的諸侯國大多都不奉法律,而只有石敬瑭以廉政而聞名,所以又受到明宗的褒獎。這一次又一次讓皇帝開心的石敬瑭表現的越來越出色,可能也為他以後稱帝,打下了基礎。畢竟他現在所取悅的並不只是皇帝一人,而是整個江山。第二年5月份石敬瑭又被封為別的地方的節度使。到了公元928年的4月份,他又趕往鎮天雄,去當中書門下的平章事。5月拜為駙馬都尉,到了第三年的11月,又被封為了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他這一路過的可真是順暢。

背叛自己的祖國而去投奔別的人,而且還是俯首稱兒子

可是石敬瑭心中所想,又怎會那麼簡單呢?公元933年,明宗去世了,換了閔帝繼承皇位。第二年的3月份,遇到有王侯反叛,閔帝自己出逃了,石敬瑭把所有跟隨閔帝的人全部殺死,讓他一個人逃跑。其實當時就已經有了反叛的意思。

背叛自己的祖國而去投奔別的人,而且還是俯首稱兒子

到了公元936年的4月,石敬瑭因為身體非常孱弱,所以請求皇帝把他的兵權交上去,並且移到別的鎮去修養身體。同時也試一試現任的皇帝,現任皇帝順從了石敬瑭的請求,把他,封為了天平節度使。可是當時石敬瑭已經決心反叛,於是上書出言不遜。皇帝十分生氣,撕掉了她的書信,並且虛掉了官職,缺了官職之後的石敬瑭肯定是要去謀反的。但是他率先去求救於契丹,他主動向契丹俯首稱臣,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契丹的皇帝。這樣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的罪行,開創了我國曆史上的先例。對於這樣的行為,連他的親信都表示反對,石敬瑭不顧他人的反對,執意去契丹陣營。契丹後來打敗了唐軍,11月份封,石敬瑭為大晉的皇帝,史上都稱他為兒皇帝,因為他曾經向契丹族,俯首稱臣當兒子。當上這樣一個皇帝又有什麼意思呢?不被人民愛戴就算了,還被冠以這樣的笑稱。不過石敬瑭好像絲毫不在意,畢竟他確實是當上了皇帝,這個位置怎麼來的就無所謂了。

背叛自己的祖國而去投奔別的人,而且還是俯首稱兒子

當上皇帝后的石敬瑭並不安穩,在閏年的11月,盧龍的節度使趙德鈞以非常豐厚的金錢去賄賂契丹的王,想要一張契丹的地位,而取代石敬瑭的位置。石敬瑭聽說了之後,十分慌張,立刻命令下人去見契丹的國主。當初他的手下到了契丹的帳前,就立刻跪下,表現得十分唯唯諾諾。他坦誠的告訴了契丹王這次他來的目的,央求契丹王放棄北平王的請求。結果契丹王真的還聽從了他的話,並且對石敬瑭說,這個手下十分忠心,一定要立他為相。童年時進堂,又攻進了洛陽,當時很多藩鎮都不服從他的管理,當時戰火十分猛烈,石敬瑭的府庫已經空竭了,又加上契丹族的貪得無厭,所以他的相國勸他趕緊放棄攻打去安撫那些不服的藩鎮。石敬瑭也,十分識大體,聽從了他的意見,他越來越謹慎的對待契丹族,雖然依舊是稱臣,但是也並沒有像之前那樣搖尾乞憐了。石敬瑭雖然十分誠心的安撫那些藩鎮,可是不少藩鎮仍然覺得不服,自己羞愧於拜在契丹的手下。當時的史敬棠是一個集高貴和卑賤於一體的人物,被人們所不齒,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沒有人聽從他,那些小街小巷的孩子都敢在他面前胡言亂語。這個皇帝當得十分窩囊,如果他當初繼續留在唐朝,那一定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官員了。只可惜賊心不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他在位只有七年,死的時候51歲,這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前半段時光是光榮的,後半段時光卻如此不堪。

背叛自己的祖國而去投奔別的人,而且還是俯首稱兒子

歷代皇帝中很少有像他這樣的,作為我們現代人,也覺得這樣做也實在太過分了。背叛自己的祖國而去投奔別的人,而且還是俯首稱兒子,他對皇帝的位子是有多麼的喜歡和執著呀。現在社會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不過都被稱為漢奸,或者是叛徒。他這個算什麼呢?他在給契丹族稱臣的時候,又當上了本族的皇帝。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他當的是哪門子的皇帝,有沒有人認他。我只覺得在他身邊跟隨他的人也太可憐了,跟隨了這麼一個人,有才幹也無法表現出來。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一生好好的規劃,確認清楚你跟隨的那個人是否值得你為他付出。這樣一說,有點像男女情愛了。其實古代臣子跟隨皇帝,就像男女情愛一樣,為他付出那麼多,如果他成功了,那自己也就成功了,他失敗了,自己也會落得個不好的下場。古代的君王大多會對自己喜歡的臣子封大官,這就像是一種投資,你選擇了某一個人去跟隨,以後道路走的怎麼樣,還是要看那個人的水平。不過誰知道石敬瑭最後會是這樣的下場呢,當初意氣風發的駙馬爺當初,十分厲害的節度使。居然會甘心屈尊,去當契丹人的臣子,實在是令人汗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