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國門

內蒙古呼倫貝爾·滿洲里第五代國門

位於內蒙古滿洲里市邊境口岸的國門是我國近現代國門建築發展的縮影,更是我國綜合國力興衰的歷史見證。從清末俄國設立寫有俄文“拜喀爾省鐵路交界”字樣的第一代國門,到蘇聯建於1920年的第二代木製拱形國門“中蘇門”,到我國修建於1968年,嵌有醒目的紅色標語:“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第三代鐵木結構國門,再到由我國修建的第四代、第五代國門,滿洲里國門見證了時代的更替和國家的綜合國力發展。

郵票上的國門

圖1

滿洲里第五代國門於200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總長105米,高43.7米,寬46.6米,位於滿洲里中俄邊界我國一側。第五代國門的建設充分考慮到了中俄貿易的發展前景,鐵路由原來的一寬一窄改建為兩寬一準,同時還預留了兩線準軌位置。滿洲里國門景區以第五代國門為核心,國門景區佔地13平方公里,包括41號界碑、國門、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和平之門主體雕塑和滿洲里歷史浮雕、紅色旅遊展廳、火車頭廣場等景點,被列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2017-9《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週年》郵票中,作為內蒙古對外開放口岸代表的滿洲里第五代國門赫然矗立在-3“守望相助”裡(圖1),連接中俄兩國的鐵路線在鮮花的簇擁中煥發生機與活力。

內蒙古呼倫貝爾·滿洲里第四代國門

滿洲里第四代國門開始興建於1988年6月15日。國門上方中間懸掛著國徽,國門頂端鑲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紅色大字。國門下面有寬軌、準軌鐵路各一條通過——由於中蘇(俄)兩國的火車道的寬窄是不一樣的,中國的較窄,為"準軌",蘇聯(俄羅斯)的較寬,為"寬軌",因此,中蘇(俄)兩國的火車要進入對方國家,必須都要在此更換成對方國家的火車,以適應對方的火車軌道。

郵票上的國門

圖2

在206-30《和諧鐵路》-4 “口岸運輸”中(圖2),滿洲里第四代國門和該地的中俄鐵路運輸場景作為我國鐵路建設“口岸運輸”的代表在方寸之間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隨著中俄兩國貿易的高速發展,第四代國門的口岸承載能力顯得捉襟見肘,第五代國門投入使用宣告第四代國門已順利完成歷史使命。

內蒙古錫林郭勒·二連浩特國門

二連浩特國門被譽為祖國的北大門,矗立於中蒙邊境,門楣上嵌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二連浩特國門所在的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鐵路口岸是中蒙最大和唯一的鐵路口岸,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邊境陸路口岸。“國門”建築共4層,高21米,長71.4米,寬13米,建築面積2406平方米。國門下方的中蒙鐵路,是連接北京和烏蘭巴托、莫斯科的鐵路交通大動脈,同時也是第一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郵票上的國門

圖3

作為“一號國門”的二連浩特國門曾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在1998-?《中國人民警察》郵票-6“國門衛士”的背景中,展現的是原357號界碑附近的國門建築——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的第二代國門(圖3)。如今的二連浩特國門為第三代國門,第一代二連國門始建於1955年,當時中蒙兩國政府尚未正式劃定邊界,修建鐵路時,在距國際慣例的邊境線中方一側50米處修建了國門一座,1962年中蒙兩國正式劃界時,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將此國門劃歸蒙方,蒙方修飾後一直沿用至今。郵票中展現的第二代二連浩特國門建成於1986年,長15.5米,高13.5米,寬4.5米,隨著第三代國門的建成投入使用,第二代國門已於2007年完成了歷史使命。

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國門

矗立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界的阿拉山口國門是舉世矚目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西橋頭堡,同時也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鐵路、公路並舉的國家一類口岸。作為中哈阿拉山口口岸的標誌性建築物,阿拉山口國門於2013年1月22日竣工。舉世矚目的“第二亞歐大陸橋”(新亞歐大陸橋)從我國的連雲港市出發,途徑隴海線-蘭新線-北疆線,並在阿拉山口國門下方穿過,接入哈薩克斯坦段,最終可到達荷蘭的鹿特丹港。

郵票上的國門

圖4

阿拉山口國門是我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標誌。在2015年發行的2015-2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紀念郵票中,阿拉山口國門矗立在-1 “繁榮昌盛”的背景裡(圖4),是新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和標誌。

新疆喀什·紅其拉普國門

位於新疆喀什地區的紅其拉普國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同時是中巴邊境的標誌性建築。紅其拉甫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個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稱,平均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50%,風力常年在七八級以上,最低氣溫達-40以下,在波斯語中也被稱為“死亡之谷”。紅其拉甫口岸歷史上就是古絲綢之路通往印度、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國與西南亞以及歐洲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著名的喀喇崑崙公路從紅其拉甫經過,使得紅其拉普國門所在的口岸成為連接中國和巴基斯坦的主要陸上交通樞紐,也是中巴兩國陸上郵路的重要通道。

郵票上的國門

圖5

筆者欣喜地發現,在今年剛發行的《喀什風光》郵票中,-4“紅其拉甫”採用紅其拉普國門為主圖,背倚延綿不絕的喀喇崑崙山脈,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門展現在世人眼前,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紅其拉普國門的雄偉壯麗(圖5)。

作為邊境口岸的象徵性建築物,國門見證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和國際貿易交流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