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往事 流亡上海滩的白俄女人们


白俄指的是在俄国革命和苏俄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后离开俄罗斯的俄裔居民,通常他们对当时俄国的政权持反对态度。。尽管“白俄”的迁徙也颇费周折,但“白俄”最终在中国得到了收留居停。他们集中居住于上海租界,特别是上海法租界中。

沙俄时代,俄国在上海的势力较小,1915年有402人,住在法租界的只有41人。1917年十月革命后,有7000名俄国难民蜂拥抵沪,其中有大批贵族。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又有大批俄侨从哈尔滨转移到上海。30年代上海俄侨总数为1.5万到2万人。

他们多数居住在法租界中部吕班路、环龙路、金神父路一带,在霞飞路中段开设服装店、面包房、咖啡馆。使得霞飞路成为上海最浪漫的一条商业街。

白俄移民中有不少音乐家、舞蹈家和画家。在他们的带动下,歌剧、芭蕾舞在上海盛极一时。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的乐队成员大部分是俄国人。他们还培养了一批出色的中国音乐家。

中国上海,在电影院工作的俄罗斯女孩纳迪亚;拍摄于1946年6月。【摄影:George Silk】

中国上海,正在购物的两名俄罗斯女孩,她们在美军基地工作;拍摄于1946年6月。【摄影:George Silk】

中国上海,俄罗斯女孩埃蒂和一个即将去美国的朋友一起跳舞;拍摄于1946年6月。【摄影:George Silk】

中国上海,美国军官约翰·克利夫特和他的俄罗斯新娘;拍摄于1946年6月。【摄影:George Silk】

中国上海,即将赴美的俄罗斯女人;拍摄于1946年6月。【摄影:George Silk】

中国上海,在高档商店选购礼服的俄罗斯女人;拍摄于1946年6月。【摄影:George Sil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