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需要護照嗎?他那個時代真的有通關文牒嗎

讀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一路上孫悟空除了忙著打怪,還不得不做一項很繁瑣的文書工作——倒換通關文牒。

例如第三十九回,師徒四人來到烏雞國,上殿拜見妖怪假扮的烏雞國王。國王問道:“那和尚是哪方來的?”孫悟空昂然答道:“我是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奉欽差前往西域天竺國大雷音寺拜活佛求真經者,今到此方,不敢空度,特來倒換通關文牒。”

再比如第五十四回,他們到了西梁女國,西梁女國的女官問道:“使客何來?”悟空說:“我等乃東土大唐王駕下欽差上西天拜佛求經者,我師父便是唐王御弟,號曰唐三藏,我乃他大徒弟孫悟空,這兩個是我師弟豬悟能、沙悟淨,一行連馬五口。隨身有通關文牒,乞為照驗放行。”

唐僧取經需要護照嗎?他那個時代真的有通關文牒嗎

通關文牒在《西遊記》裡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不管經過哪個國家,唐僧師徒都要把通關文牒亮出來,請人家查驗、蓋章,有時候還要把舊牒交上去,更換一份新的文牒。從這個角度看,通關文牒挺像我們現在出國用的護照,所謂“倒換通關文牒”,則像我們發現護照簽證頁密密麻麻填滿了簽證,不得不再去申請一份新的護照。

唐僧是唐朝人,他那個時代真的有通關文牒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準確名稱不是通關文牒,而是“過所”。

一千多年前,無論是唐朝人,還是受唐朝影響極大的日本人、朝鮮人,以及最初鄰近唐朝後來又臣服於唐朝的西域諸國居民,出國時都要持有過所。那時候的過所究竟長什麼樣子呢?坦白說,比現在的護照簡陋多了。現在的護照有內頁也有封皮,印刷精美,還有高科技的防偽設計。過所呢?只是一張紙罷了,沒有封皮,白紙黑字,字是手寫的,蓋著帝王、京官、地方官或者城門監守人員的印章。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有一張過所,是公元853年日本政府頒發給本國一位入唐取經高僧的護照,通過這張護照,我們可以想見唐僧取經時一路倒換的通關文牒大概是什麼模樣。

唐僧取經需要護照嗎?他那個時代真的有通關文牒嗎

最近這些年,國內凡是主打《西遊記》招牌的景區,差不多都設計了通關文牒,作為文創產品賣給遊客。這些所謂的通關文牒製作高檔,印刷講究,金燦燦,亮閃閃,如同聖旨,但是與歷史上的護照相差甚遠。

嚴格講,過所並不等同於護照,因為護照一般只在出境時使用,而過所則是在國內和國外旅行時都要使用的。為什麼在國內旅行都需要過所呢?第一是因為唐朝沒有身份證制度,政府臨時頒發給旅客的過所就相當於身份證;第二,從春秋戰國到民國末年,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統治者為了國土的安全和徵稅的方便,一直要求離開居住地的旅客出具通行證,如果沒有相關證明,就不能通過宮門、城門、水門、國門等種種關卡。現在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還藏有一份民國三年的所謂“護照”,其實是蘇州吳縣警察部門頒發的通行證,船隻持有此證可以通行,否則會有水上警察強行阻攔。

唐僧取經需要護照嗎?他那個時代真的有通關文牒嗎

遙想當年,唐玄奘(真實的玄奘,不是《西遊記》裡的唐僧)從長安出發,去印度求法,穿過一道道城門、一個個小國,由於沒有護照,途中受盡阻撓。

咦,他不是唐太宗派往西天取經的大唐御弟嗎?怎麼會沒有護照呢?咱們下回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