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拯救眼下的爆雷潮嗎?

區塊鏈能拯救眼下的爆雷潮嗎?

進入6月,互金平臺進入集中暴雷期。據網貸之家提供的數據顯示,僅6月份新增63家問題平臺,其中58家體現困難,5家跑路。截止7家問題平臺已經達到140家。

作為一名區塊鏈媒體從業者,鏈小編被互金行業人士頻頻問起:區塊鏈能幫助互金平臺度過眼下難關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了解下:何為區塊鏈?

區塊鏈本質是一種分佈式記錄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佈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區塊鏈的分佈式節點,不可篡改,去信用化天然適合互金行業特性,互聯網金融被行業認為最適合落地的場景。

區塊鏈能拯救眼下的爆雷潮嗎?

早在2016年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霍學文就曾表示,區塊鏈將成為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將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問題,信用是金融活動的根基。所有金融活動的監管,包括產品登記、信息披露、資金託管,都是為了解決信任問題。區塊鏈技術創造了一個用技術來解決公信力問題的時代。

互金+區塊鏈應用全面開花

事實上,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徵信、財務清算、電子存證、監管等方面的結合應用早已全面開花。諸如阿里,京東,騰訊等巨頭公司,區塊鏈在金融效率的提升,用戶徵信領域的運用方面很早就開始了探索。

而在一些諸如供應鏈金融和票據的細分領域,區塊鏈是最有落地價值和效應的場景。

有了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不再需要人工審核、驗證相關憑證真實性、增強了賬款的相關憑證的真實性,提高了融資效率。

區塊鏈票據,通過鏈上記錄的相關憑證、保證商業票據的真實性,減少信息不對稱、信用和道德風險,並增加了交易效率。

保險管理方面,區塊鏈的共享透明特點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還可降低逆向選擇風險;而其歷史可追蹤的特點,則有利於減少道德風險,進而降低保險的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

資產證券化的區塊鏈結合,從底層資產形成、交易、存續期管理、現金流歸集等全流程都實現資產真實、信息實時、各方同時監督不可更改,防範各級金融風險,提升發債融資企業的範圍和數量級,利於低成本融資。

回到開篇提到的主題,區塊鏈在後合規時代,能發揮怎樣的價值?

此次爆雷潮源於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的行業系統性風險暴露,此外,嚴監管趨勢也加劇了行業平臺面臨的壓力。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P2P平臺存在自融、資金池、風控的問題,遇到流動性問題和監管壓力,就會引爆風險。

“隨著出借人的風險偏好趨於保守,一些實力不濟,風險比較高的平臺難以獲取持續的出借人資金,從而加速了退出。此外,一些持續高返的平臺具有一定知名度,一旦爆雷,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微弱的用戶信心下,P2P平臺違約潮隨之出現。

“P2P違約潮歸根結底就是數據徵信的問題,這其中有兩個最為明顯的痛點:一是信息沒有互通,徵信成本太高。同行的競爭激烈形成嚴重的數據孤島,數據僅在各自平臺內部流通,用戶在不同機構借貸,需要重複提交資料重複審核,產生很多無謂的風控成本;第二是信息保障不完善,目前徵信數據的採集大多依賴於人工,存在人為篡改的可能,潛在風險比較大”。有互金平臺負責人向全鏈財經表示。

區塊鏈技術可以防止 P2P 違約,出現爆雷潮嗎?

區塊鏈能拯救眼下的爆雷潮嗎?

我們來看下區塊鏈在互金行業有哪些價值?

區塊鏈分佈式記賬技術讓項目的資金流向更加明晰,即投資者知道所投項目的每一筆資金流向,項目的運行也更加安全。

隨著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金融的逐步融合,互聯網金融的項目方和投資者兩方的數據及透明度會更加清晰完整,從而將會讓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入到更加安全和穩健的發展時期。通過全民記賬的方式管理借款人的信息,大家一起記錄,一起驗證用戶的徵信數據;

其次,信息一旦錄入便不可以篡改,杜絕了人為更改數據和腐敗事件,在技術上實現數據的客觀“可信”,加強行業的自律透明化運營,從而創建良好的行業生態。

另外,智能合約作為一種數字化的契約,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算法嚴格保證合約的自動的執行,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少違約的風險。

如果一個客戶的資產在某個銀行聯盟鏈中,一個互金借貸在另一個互聯網金融鏈中,可以通過跨鏈和隱私保護創建智能合約,實現通過合約控制客戶資產的相互關係。

通過區塊鏈全面掌握客戶的資產情況和還款能力,從而確保互金平臺資金的及時兌付。

作為強徵信和重數據的金融行業,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對互金生態有重塑效應。

不僅是在技術層面上保證整個交易鏈條上的交易主體身份可信,數據可信,實現去中心化的多方信任傳遞,也給了用戶處理數據資源更大的主導權。區塊鏈時代,用戶的信用數據將是最大的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