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王克勤:不法疫苗企業突破道德底線,需監管層系統性解決

獨家對話王克勤:不法疫苗企業突破道德底線,需監管層系統性解決

作者 | 高遠山

來源 | 野馬財經

初見王克勤,他一身白布衫,正忙於案頭的工作。他略顯歉意地向我們示意“最近手頭有點忙”,桌子上還擺著來不及吃的午餐。

這位笑容可掬的西北漢子,目前正忙於大愛清塵的慈善事業,從剛猛的調查記者到如今專注塵肺病防治的“王老師”,他註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然而,對於正廣受關注的疫苗造假事件。王克勤卻開門見山地說,“不法疫苗企業突破道德底線,需追責長生生物如何獲得批文。”

近期,長生生物(002680.SZ)疫苗生產記錄造假案持續發酵,引發民眾對疫苗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一篇王克勤2010年撰寫的調查報道《山西疫苗亂象報道之一:近百孩子不明病因致死致殘》重新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

人們為這篇在當時具有“前瞻性”的文章感到遺憾。“王克勤”這一名字也再一次為眾人所關注。

23日下午3點,大愛清塵北京辦公室,王克勤略顯狹小的辦公室中,野馬財經就近期關於疫苗事件的熱點問題獨家對話了王克勤。

獨家對話王克勤:不法疫苗企業突破道德底線,需監管層系統性解決

圖為野馬財經獨家對話王克勤

關於疫苗事件:怎麼能沒有遺憾?

野馬財經:2010年,您的《山西疫苗亂象調查》系列報道曾在全國引起轟動,但最終這件事不了了之。事後,您曾對媒體說“如果山西疫苗事件得不到很好處理。類似問題會在全國不斷重演。”2016年,“山東濟南非法疫苗案”重演歷史。8年過去,疫苗亂象仍未杜絕。對此,您心中有遺憾嗎?如何避免類似的疫苗問題再次發生?

王克勤:怎麼能沒有遺憾?如果我對這個行當不瞭解,我沒辦法講這句話。

2010年疫苗報道發表後,我在《中國經濟時報》成立了疫苗救援中心,由20多個大學共計40多名學生組成的義工團隊,他們輪流在辦公室支持我,接全國讀者的電話,蒐集更多案例。

這些慘痛的案例我現在還保存著。

野馬財經:能舉一兩個例子嗎?

王克勤:當初做疫苗事件調查時,有個例子至今仍令我難忘。山西太原有位年輕的母親,孩子8歲前健健康康,但在接種疫苗後夭折了。

孩子死後,他的家人用“陰陽八卦”給孩子母親算了一卦,認為是孩子的母親把孩子咒死了。全家人將罪責都推到孩子母親身上,大家都不理她。這得是多大的折磨啊。最後聽說這位母親在太原街頭瘋瘋顛顛地乞討(說到這裡,王克勤眼睛裡依稀泛著淚光)。

疫苗本來是預防疾病的,相當於穿了一件“防彈衣”。孩子如果穿了一件合格有效的防彈衣,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

野馬財經:當年簽發您疫苗報道的時任《中國經濟時報》總編輯包月陽,隨後被免職。您是如何看待老包的?

王克勤:(聽到老包,王克勤先是露出了笑容,隨後朝側面一抱手作揖並說道)他是被我“幹掉”的3個主編之一。事後,我曾對老包說,“對不住啊,因為我的報道害你丟了工作”。老包對我說,“求仁得仁,是你成就了我”。

就像網上那篇文章說的那樣,我倆喝得爛醉,喝進了醫院,這事就不再提了吧。現在我倆還時常聯繫。

大家共識是希望“中國疫苗更安全”

野馬財經:您如何評價前兩天刷屏的《疫苗之王》這篇稿件?

王克勤:對《疫苗之王》這篇稿件我不做任何評價。我希望能夠有更多人站出來說疫苗,至於說得專業不專業、好還是壞,自會有人去判斷。

野馬財經:我們注意到,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2010年兩會上直言,部分國產疫苗質量不達標,監管部門缺少對這些疫苗大規模上市後的系統評價。有些疫苗質量在大規模人群使用中完全達不到質量標準,與進口疫苗相比,質量檔次差很多。那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類似的疫苗問題再次發生?

王克勤:要全面客觀地選擇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比如,我們在當年山西疫苗案中發現,包括經營疫苗的企業和疫苗流通領域監管存在嚴重的問題,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條例》等都存在一些漏洞,這些漏洞給不法公司有了可乘之機。

這些年我也在關注疫苗的一些案例,從現在看,疫苗流通領域的監管已經在逐步完善,現在疫苗冷鏈運輸的要求基本都能達到了。這次問題卻是出在疫苗生產企業。

野馬財經:這次大家有很多情緒,有人無奈嘆息,也有很多謾罵?

王克勤:我看到這幾天大家情緒很激動,有謾罵,也有唉聲嘆氣,但我相信關注疫苗案的公眾都有一個公共的願望,那就是讓疫苗在中國變得更安全,讓“中國疫苗更安全”是大家內心深處一致的共識。

這次也完全突破人的道德底線了,我真的沒想到。疫苗製造行業是暴利行業,有一句話“賣疫苗就是賣水”。這些企業能獲得暴利的情況下,還如此瘋狂?

這理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也需要監管層系統性地解決問題。

希望代價小一點速度快一點

野馬財經:很多人都有疑問,我們還能相信國產疫苗嗎?

王克勤:我在多個場合都回答過這個問題,我每天也會接到不同的電話,很多家長也很焦慮地問我這樣的問題,在2010年我的報道出來後,我也跟很多專家一起交流。

可以這樣說,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公共衛生領域正在不停地進步,理性地說,我認為應該堅定不移地接種疫苗,而且要及時地接種疫苗。

野馬財經:現在是國產疫苗的至暗時刻?

王克勤:我認為現在是中國國產疫苗的至暗時刻,可是我們相信情況會慢慢改變,會變得更好。我只是希望整個轉變代價能小一點,速度能快一點,受傷的老百姓能少一點。

這麼多年,我一直對國產疫苗的質量問題感到很擔憂。我們的疫苗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差距,這也是事實。這次長生生物疫苗案發生,也是行業監管體系存在漏洞的體現。

我注意到最高層已經做出了批示,將一查到底。我認為還要從制度上對問題進行反思,這個長生生物到底是怎麼獲得批文,相關部門的監管漏洞是如何產生的,這些都需要查實,並向全社會公佈。

“我無法成為苦難的旁觀者”

野馬財經:就在您從《中國經濟時報》離職後不久,您設立了大愛清塵基金。大愛清塵基金的設立與您此前調查記者的身份有何淵源?

王克勤: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無法成為苦難的旁觀者。

現在做大愛清塵基金與以前做調查記者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原來是通過寫報道來爭取弱者的權利,現在則是救起一個又一個生命。

野馬財經:梁漱溟有一本書名為《這個世界會好嗎》,相信您一定看過。做了多年的調查記者,您對這個世界有何展望?

王克勤:努力不一定會改變,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改變,在最糟糕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努力堅持改變。

我現在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做大愛清塵。大愛清塵基金設立於2011年6月15日,是致力於推動預防和最終消除塵肺病的公益組織。目前,大愛清塵已經在全國28個省市區累計幫助塵肺病農民7萬多人,其中醫療救治2659人;發放製氧機2955臺;助學塵肺家庭子女7225人;發放愛心包裹68339個,幫助那些塵肺病病人。

早年間,我更關注塵肺病的來源問題。這幾年,我們的重心轉向救助病人。

你對此次疫苗事件有什麼看法?對完善我國疫苗管理體制,保障群眾切身利益有什麼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