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從以前到現在都稱去市區叫上南京,在沒有長江二橋和過江隧道以前,江北人曾經都坐過鹽葛、鹽浦、鹽工、鼓揚、漢江這幾條主線過大橋——上南京去。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不少人家住江北,年輕的時候每天都要過江上班、求學,大橋沒建之前,他們坐輪渡過江,大橋建好了,他們每天乘公交過橋,後來甚至是騎摩托、電動車過橋。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中六

中六線路挺長的,剛開始車輛也比鼓揚,鹽葛什麼的要好,不過就是站距挺大的,當時是六合大廠沿線居民進入新街口主要交通工具,很多人去新街口都坐這條線,中間不用再轉車了,回來的時候可從鹽倉橋直接就到泰山新村了。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漢六

每天漢六線都要在漢中門停至少兩分鐘攬客。售票員和司機都會站在門口大喊“六合六合,過橋的”,直到確定一個人都沒有了,就慢騰騰的往前開,郊區線並不是每站都停,但漢六線每站都停,不是站只要有人招手它也停,看到疑是到六合提個大包的人還會半路停下詢問他是不是到六合。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尤其是大橋南路這站,司機一般會熄火了攬客。一般停3~5分鐘。到了大橋上按道理車一輛接一輛,停下來是很危險的,但他太牛了,只要有人招手,他照停不誤。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鼓珍

鼓樓到珍珠泉,載著頂山人民對於城裡的期待,也是各地人去珍珠泉遊玩,去服裝城買東西必乘公交。從珍珠泉開出到服裝城基本上就很難擠上去,再往三河橋、大橋四處人就壓根上不去。“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我站在鼓珍線的車門裡,你卻擠不上車。”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如果擠上過橋的公交讓你心力交瘁,那麼從底站乘車,就是人生最難忘的回憶。江北人從底站乘車,有兩個點,一個是鼓樓廣場,一個是鹽倉橋。

鼓樓廣場始發站,大概就在綠地廣場和鼓樓公園的中間,鼓揚、鼓珍的始發站都在這,每到晚高峰、週末晚上,這裡必定是人山人海,現在公交公司都用不鏽鋼架起了排隊通道,在沒有通道前,誰不是用擠的。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有時大橋堵車,大家等了十幾二十分鐘才瞅著一輛車來,車進入視線的時候,乘客便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人乘車便抱緊了身前的揹包,兩人乘車,每人手裡必拎上一個袋子,好多佔一個座兒。車來的時候,一群人跟著車跑,前後車門打開時,還沒等人下車就一溜煙竄上去。個子高的,直接趴在車窗把包扔到座位上再說。有時為了搶個座位舒舒服服過大橋,有人能從前面一站上車,經過終點站直接就不下車,直接贏在了起跑線。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從鼓樓坐到揚子要1個半小時,還是在大橋不堵車的情況下。夏天還沒的空調、車子還經常拋錨——回趟家、進趟城真不容易。穿梭江北和市區的黑中巴應運而生,“來來來十塊錢一個人,人滿就走人滿就走嘮!”有空調還有座位,人瞬間就滿了。最後售票員還能變出三四個摺疊板凳,又拉了三四個人上車,走人,當然黑中巴的司機開車,那比一個飆車還精彩。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這情景在鹽倉橋也差不多。只不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發展繁榮,地鐵、私家車都成為江北人過江的其他交通工具,坐公交的人,越來越少,乘務員手動開車門變成了機器開啟,有人售票換成了無人,前後都能上人變成了前門上後面下,乘務員扯著嗓子報站變成了機器報站,搶座位這件事兒也終成了記憶。

江北人,這幾條過江公交車,是否載過當年的你?

那些年擠不上去的過江公交車,早已變成那些年青春裡嚮往繁華的見證,時光不再,感動常在。

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區說出你與這些公交線路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