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作爲瓦崗軍領頭羊,前期占盡優勢,爲何最後選擇投降?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隋唐的時候也是一個天下混亂的局面,雖然它存在歷史上的時間很短,但各類人才都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了,在最早的時候瓦崗勢力是最佔優勢的。無論是糧草、將領還是人馬都是頂尖的,後來在隋唐戰場上出名的那些人也都在這個組織裡。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無比強大的勢力,卻在後來對戰王世充的時候一敗塗地。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這個組織者就是李密,李密的家庭背景很好,他的家世在當時來講是數一數二的,父親是隋朝的上柱國,家族勢力是不容小覷的。在李密小的時候,別人家的孩童,都知道做遊戲時,他就已經開口就是天下大事了,以為從小就在這種政治環境下成長,所以他自然也比別惹更成熟。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李密在父親的薰陶下,自幼就文武雙全 ,後來又繼承了父親的官位,他在有了一定的地位後,便開始揮金如土,不務正業。不久之後隋煬帝知道了他消極怠工,最後就把他開除了,之後他又成為了瓦崗寨的領導者,瓦崗寨之所以建立,是因為在隋煬帝統治期間百姓生活疾苦,政治腐敗,於是各地農民紛紛群起反抗,在這期間秦瓊,程咬金也是主要的參與者。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在隋朝的時候,李密就已經是一個權貴了,也是最開始就進行造反的一批人。但那時候隋朝還有一定的實力,所以群起造反的這些人很快就被打敗了,李密作為其中一員在逃跑的時候就加入了瓦崗。因為從小受到高等教育,又參加過很多戰爭,慢慢就在瓦崗裡出人頭地了。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沒過多久之後,野心太大的他就把瓦崗的首領給殺掉,自己坐上了首領的位置。因為這時候到處都在發生戰亂,他就通過發放糧食給災民傳出了好名聲。就吸引了很多將領和人才投奔他,逐漸瓦崗就變成了一個擁有幾百萬人的勢力。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而這時候秦瓊、程咬金等人都在他的手下,有了這些猛將和士兵的幫助,他的戰鬥力達到了巔峰。王世充自以為很聰明,抓住了瓦崗軍久戰疲憊,身心不穩的狀況,當時瓦崗軍又傷亡很重沒來得及調整,王世充趁時挑選了精銳的兵馬,前去與李密決鬥,但卻被瓦崗軍打的落花流水,幾萬的部隊全部給打散,差一點連自己的命都沒保住。也是這一次讓王世充對瓦崗的態度變得重視起來,想要重整勢力打敗瓦崗好為死去的士兵報仇。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在上次慘敗後,王世充懷恨在心,不久后王世充就組織了另一批軍隊,準備去攻打瓦崗報仇雪恨,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兩年了。由於李密兩年前輕鬆就把王世充給擊敗了,所以就產生了輕視之心,這一次只派了一部分軍隊去對王世充進行抵抗。眼看著王世充就要輸掉了這場戰爭,心裡極度不甘心,忽然看到身邊的一個屬下長得特別像李密。

李密作為瓦崗軍領頭羊,前期佔盡優勢,為何最後選擇投降?

王世充靈機一動,叫人來把這個士兵頭給砍下來,然後偽造成看起來很像李密的樣子,在作戰之中讓手下們大喊:"瓦崗首領已經被殺掉了,還不投降"這樣的話,瓦崗的軍隊看到這種情況,立馬失去了抵抗的心思,隨即就被王世充給俘虜了。這些軍隊和將領就是李密手下最強的那一批,這時候的李密手中已經沒有可以打的牌了,沒有辦法只能向唐朝投降,但又因為謀反被殺掉。而原本在他手下的那些大將,最後都投靠了李世民,成為了唐朝的開國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