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文化

小编本人生在徽州长在徽州,也对徽文化一直都很有兴趣。今天就徽文化的话题简单的聊下同时也会借鉴一些资料,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徽即徽州,在歙县,包括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六县,古曾称歙州、新安郡。徽州文化,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底蕴深厚创造杰出。
浅谈徽文化​这里的徽文化指的是: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浅谈徽文化​徽州文化的起始时间是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1911年),但我们对徽州文化的研究时间不能限于这一时间范围。一个文化的形成,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影响力的延续,如徽州宗族社会始于宋,形成于明清。但中原氏族迁徙到徽州这块土地上来,却从汉代就已经开始,其逐步土著化的过程,是宗族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宗族文化在民国时期乃至于到今天,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至于民国期间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的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都是在徽州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名人,是徽州文化冲力在民国时期学术、教育、艺术领域中的突出表现,也应该纳入徽州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徽州学研究的时间和地域概念不限于徽州文化的时间和地域。

浅谈徽文化​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关于更多徽文化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有空的时候再去古徽州走走,实地体会一下徽州的魅力。


浅谈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