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歲娃脊椎受損!千萬別再對孩子做這些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最近有一款短視頻app“抖音”特別受人追捧,上面各種搞笑、新奇的小視頻,讓人看得停不下來。部分“抖友”為博眼球,會選擇一些高難度動作進行展示,不少人也躍躍欲試的模仿。然而,有些動作真的很危險,一定不要輕易嘗試!

1

前不久,武漢2歲女童菲菲的爸爸,在看抖音視頻時發現了一個與寶寶互動的翻跟頭視頻,十分有趣,便拉上女兒菲菲嘗試了一番。結果悲劇發生了——爸爸抓住菲菲網上翻轉180度的時候,突然失手,孩子一下子頭部著了地……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儘管家人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但菲菲的脊髓已嚴重受損,上半身已經無法行動了。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這樣的新聞讓瓜媽揪心,估計這位爸爸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據觀察,像菲菲爸爸一樣模仿這些視頻的家長大有人在,這樣的悲劇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家住江岸區的王先生刷抖音,發現一套與寶寶互動的十分有趣的技巧動作"雙人翻跟頭親親",特意拉來3歲的兒子樂樂一起模仿。

王先生抓著兒子的雙手用力向上翻轉180度,結果落地後,孩子直喊胳膊肘疼,不敢動彈,一碰手臂就哭鬧得更厲害,經檢查,樂樂是橈骨頭半脫位,經過醫生復位治療後孩子才停止哭鬧,手臂恢復活動。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此外,還有很多如將透明膠帶橫在門前絆倒他人,用整蠱小道具驚嚇寶寶的惡搞動作,看完真為寶寶捏一把汗。

2

不僅是玩短視頻,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喜歡“玩”寶寶,一些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面對可愛的孩子,也會用一些“特殊”方式和他們互動。

但提醒心大的父母們,孩子體型小,體重輕,身體各方面發育都還不夠完善,以下這些危險的逗娃動作不要輕易嘗試。

1

搖晃寶寶

搖晃寶寶的悲劇已經發生過不少次了,很多家長仍然覺得無關緊要,在小孩哭鬧的時候,喜歡用搖晃的方式安撫他。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前不久瓜媽就提到過,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在一個月內,已經收治了5名反覆抽搐、兩眼凝視的寶寶,而這些都是家長過度搖晃惹的禍!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搖晃孩子這個動作!即使搖晃的程度並不劇烈,但是如果長期反覆地進行,累積多次後,也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2

拋高高遊戲

不少爸爸在逗寶寶玩時,喜歡將孩子往上高拋又接住,看寶寶開心地笑個不停,大人也特別滿足。

但是,每逢這種時候,我的心都會提到嗓子眼,因為這樣的高拋動作不僅容易損傷寶寶,萬一家長沒接住孩子,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3

轉圈圈遊戲

除了高拋外,也不要把寶寶拋到床上取樂,或是轉圈玩樂。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像上面這類搖晃寶寶和拋高高的舉動,都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患上“嬰兒搖晃綜合徵”(簡稱SBS)。

嬰兒的大腦還沒發育好,而頸部肌肉對頭部的支撐力較弱,搖晃過程會對大腦內的血管進行牽拉,可能造成顱內出血,留下偏癱、癲癇、失明等後遺症,腦損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3

在這裡,辣媽要給家爸媽們幾點建議:

不要前後晃▼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不要上下顛▼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還有,這種顛也不行▼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這幾種帶寶寶的方式,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但是,這些方式都潛藏著風險,已經被醫生明令禁止,建議大家不再使用。

科學哄孩子應該這樣做:

無論是帶寶寶玩耍還是寶寶哭鬧時,家長都不可以對寶寶搖晃不止。可以溫柔地抱起他,輕輕撫摸後背、四肢等,讓寶寶放鬆下來,有安全感。若哭鬧不止,可以注意一下寶寶衣著是否舒適,紙尿褲是否溼了,是否餓了困了,也可以給寶寶安撫玩具分散注意力等。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生活中逗寶寶的情況在所難免,大多數人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看著孩子“可愛”的反應,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不過,寶寶畢竟不是玩具,“玩”壞了可沒有人能賠得起,不要以愛之名,去傷害寶寶。

我們除了自己不去搖晃、高拋寶寶外,也要制止身邊的親人、朋友那樣對他。這是為了寶寶的生命安全,絕不能妥協的原則!

爸爸模仿抖音失手,2岁娃脊椎受损!千万别再对孩子做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