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可能是中國未來經濟的下一個風口,但你是那頭豬嗎?

荒野導讀:七八年前開始做淘寶店,堅持下來估計能賺不少錢。09年開始開發app,各種小應用也斬獲無數用戶。10年開始,如果是運營而不是玩微博,估計早就成網紅。12年開始做公眾號,四處轉帖也能成大號。12年開始玩知乎,發幾個高贊答案就能成大V。如果趕上紅利期,往往能事半功倍,等大家都開始扎堆時,做什麼都挺困難,除非比別人牛逼一大截。那麼,下一波紅利在哪裡?虛擬現實?別扯了,做事要跟說事這麼簡單的話,荒野就不在這兒碼字了!



農業可能是中國未來經濟的下一個風口,但你是那頭豬嗎?

言歸正傳啊!中國那麼多年發展有個特點,就是什麼被開放,就會帶來這個領域的騰飛,混戰中就會萌生出一堆耳熟能詳的大企業,就算不能成為大企業,那些這個領域裡面的關聯企業或者小企業也可以活得相當滋潤。想一想改革開放剛開始的“倒爺”們,後面幾十年依次登臺的消費品、家電、汽車、地產、互聯網。。。。。在中國,農業一直是一個極其封閉的行業,國家有意開放,你準備好接招了嗎?互聯網+農業,不僅僅是向農村賣商品,也不是把農村商品賣向城市,這是一個生態體系的搭建,也是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大平臺!下面荒野給大家推薦幾種未來農業領域可能會比較火的經營模式!僅供參考!

1、共享農場

最近幾年,共享經濟的理念火遍全國,“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飲食”都成受到時下年輕人的青睞。“共享農場”,不僅可以做到農場與遊客的分享,還可以做到農場與農民的分享。什麼意思呢?就是政府會把閒置、荒廢的農房、田地、山地、林地資源利用起來,出資修建成現代化的高級農場。而農民可以通過產品認養、託管代種、自行耕種、房屋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農場的管理,分享農場的經營成果。就在去年,各地田園綜合體可根據實際提出有地方特色的名稱,不需都叫田園綜合體。海南省“共享農莊”的提法得到中央有關部門肯定。這也是政府背景下首次認可該模式。

農業可能是中國未來經濟的下一個風口,但你是那頭豬嗎?

2、共享菜園

這是共享農場的實戰版!把共享農場具體落實到可以操作的層面!有的行業經營案列是:每塊菜地為20平方米,只要每年交900元人民幣,你就可以成為這塊菜地的菜園主。這900元包括看管人員的工資、服務費、種子、化肥等農資費用。菜園主可以相互採摘其他菜園主裡的蔬菜,真正意義上顯示了菜園共享。

3、農業+社交+資源共享

這是農業領域最大跨度的一個典範。以社交為出發點,農業為陣地,從而用社交帶動農民創收、農產品銷售等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生活必需品不再是簡單的交易,而是分享,讓農民的利益最大化,好玩,讓更多農民的孩子能更快的為家人共享一份力量還能實現當地創業,讓農業資源轉向價值好友共享,價值效率最大化,幫助更多的人實現自己的價值。

農業可能是中國未來經濟的下一個風口,但你是那頭豬嗎?

4、農產品直供

“去中間化”成為這幾年農產品渠道裂變的“口頭禪”,因此,農產品直供模式、天地直達餐桌等提法成為新名詞。當然,農產品直供不僅僅幫助用戶節省了費用,加強了農產品與用戶的直接交流、互動,從側面也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裂變。因此,農產品直供將會成為農民與市民最好的溝通方式。

5、農業眾籌

如果你一個人資金、資源有限,就可以採用眾籌的方式,與志同道合、共同興趣與需求的人一起幹一件事情。農業眾籌為什麼這麼火?原因有2個:1、解決農民和消費者的痛點,農民需要眾籌賣出農產品;消費者通過眾籌獲得自己的想要的農產品。2、農業眾籌操作簡單。你或者你的產品有故事就能借助互聯網來實現眾籌,同時眾籌的途徑不侷限於眾籌平臺,也可以藉助qq群、微信群等方式開展。

荒野認為:其實每個行業都一樣,!農業可能是中國未來經濟的下一個風口,但你是那頭豬嗎?我們怎麼為自己熱愛的行業流血流汗的事兒!因為這是必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