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1500年建都史的洛阳,为何变成了三线城市?

神风之主~罗


今天的洛阳,和历史上的地位,已经不可能同日而语。

历史上,洛阳曾一度是中原王朝的都城,在东周、东汉以及曹魏西晋,洛阳是帝国最显赫的城市,创造了不逊于长安的奇迹。

在隋唐时期,洛阳一度和长城作为中华帝国的东西两都。武则天的武周时代,更是将洛阳作为神都。

然而,这一切在北宋之后一去不复返了,洛阳也彻底掉出了一线城市的序列,直到今天也只是一个三线城市。

那么,为什么洛阳会没落?从一线到三线!曾经辉煌的神都洛阳到底经历了什么?

1、重心东移,优势不再

洛阳的兴起,和关中的兴起密不可分。

虽然夏商等都以河南为中心,但是洛阳真正成为都城是在周朝。而周朝最先定都的地区,在关中。

早在西周时期,周朝就将都城选在关中的镐京,后来是秦朝的咸阳,西汉、隋唐的长安。

定都长安有利于更好地向西经营,而向东方向发展,则必须经过洛阳,这时的洛阳就成为长安经略东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地位至关重要。

通过关中平原,中原帝国更好地向西发展,控制西域沟通西方。而通过洛阳,则可以控制整个关东地区。

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劳役,修建长达几千公里的大运河,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达余杭,中间以洛阳作为中转点。洛阳成为当时天下交通转运的中心,起着沟通南北的巨大作用。

虽然隋朝定都长安,但是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关东地区的控制,将事实上的都城迁到洛阳。

此时的洛阳和长安组成统治天下的双星,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地位显赫无出其右。

武周时代,武则天将其定为真正的天下中心,称为神都。

从那时开始,洛阳的地位就实际上超过了长安。

因为洛阳有长安难以比拟的运河优势,天下漕运,就是从这里转运到长安的。而此时由于过度的开发,渭河已经难以通航,而在唐朝后期漕运经常耽误时间的情况下,长安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唐德宗甚至差点因粮食晚点死于哗变的禁军。

但是,这一盛况在唐朝灭亡后不可避免地逆转了。

先是朱温毁灭了长安,长安再也无法成为都城,从后梁到后周,除了后唐,剩下四个王朝都把都城选在了汴梁。因为汴梁和洛阳相比,交通更为便利,漕运更为便捷。而在后来都城迁到南京北京,从此长安的帝都神话彻底终结。所以,与之相伴相生的洛阳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没有了统治者的重视,再好的地方也不可能翻起波澜。

2、黄河改道,先天劣势

隋唐大运河给洛阳带来了最荣耀的光芒,然而,对于洛阳而言,这只是回光返照。

因为洛阳的北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是漕运从洛阳向长安转运的水上通道,自然非常便利,但此时的黄河因为黄土高原生态退化导致河中泥沙骤增,洛阳段运河的河道淤塞几乎从大运河开通之日起就开始了。

泥沙的淤塞是可怕的,不仅导致水深减小,不能行船,而且抬高了河床,让黄河在下游开封段往东成为地上悬河,这成为两岸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这种情况下,大一统王朝还好些,有足够能力整治黄河、疏通运河,而一旦王朝衰落,对河道整理力不从心,下游的人们就会深受其害,而洛阳的噩梦也会随之而来。

这表现在唐朝灭亡后,中原大地征战不止,洛阳段的运河基本淤塞。

没有便捷的漕运通道,洛阳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可怕的是,唐朝灭亡后,由于黄河河道的淤塞,黄河开始改道,河道总体偏北,从海河注入渤海。黄河改道导致洛阳不再是邻近黄河的城市,彻底失去漕运机遇的洛阳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另外,和长安不同,洛阳没有八百里关中沃野作为腹地,洛阳周边群山环抱,盆地狭小,虽然可以有效阻挡敌人进攻,但正因为这样狭窄的盆地让洛阳没有经济腹地,失去了和其他城市一较高低的机会。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洛阳彻底没落!

加上安史之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在南宋后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南方,整个北方都失去了竞争力,洛阳更是被彻底抛弃。

13朝辉煌,终归如梦一场!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许多重要的城市都先后成为过首都,其中最为著名的,根据古都学会的说法,有九大古都之说,分别是北京、长安、洛阳、开封、安阳、南京、杭州、郑州和大同。在这些古都之中,北京依然是今天的首都。而西安、杭州、郑州也都是所在省的省会。按照目前国家所设立的中心城市,这些都应该属于一线城市。而洛阳等城市无疑和历史时期曾经有过的荣耀相比,明显地衰落了。至于洛阳是不是三线,或许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今天的洛阳无疑和北京、西安、杭州、郑州等古都是无法比拟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从唐朝开始起,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绝对地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拉大。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首都,需要南方提供经济的支撑。而洛阳周围交通并不是很便利。隋炀帝曾经修建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江南地区的物资通过大运河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了洛阳,进而运到长安。但到了唐朝后期,洛阳附近的运河已经淤塞。开封以其便利的交通,发达的运河体系,取代了洛阳,成为了北宋王朝的首都。

其次,洛阳自古就是天下的中心,也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早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就曾经问鼎中原。到了后来,几乎每次战乱都是以洛阳为中心战场而展开的,每次战乱洛阳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如北魏末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洛阳成为东魏和西魏争夺的重点。实际控制东魏的高欢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将都城迁移到邺城。为了修建邺城,高欢下令拆掉了洛阳城。汉魏时期的洛阳城就此一蹶不振。汉魏洛阳的故城就在今天洛阳城东白马寺的东边,残存的城垣在无声地诉说着洛阳昔日的辉煌和曾经的苦难。到了北宋末年,洛阳再度遭遇兵燹。金朝后期,金宣宗南迁中原以后,一度也以洛阳为中京。但是蒙古铁骑的南下,又一次带给洛阳以巨大的破坏。明朝建立后,也曾经在洛阳分封了伊王和福王。但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洛阳的时候,洛阳也又一次遭遇战祸。就这样,多次的战乱使得洛阳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最终衰落。

再次,近代以来,洛阳也曾经有过辉煌。先是吴佩孚曾经把洛阳打造为他的根据地,洛阳城迎来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扩建。今天洛阳市西工区就是在吴佩孚的时代里成为了洛阳市区。但后来的抗战中,洛阳城也曾经被日军占领,洛阳上升的势头没有能够延续下去。1949年后,中央政府比较重视洛阳的建设。尤其是,在一五期间,曾经将洛阳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械厂等几个大型项目落户洛阳。今天洛阳市的涧西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里,洛阳一个市的GDP就相当于沿海地区今天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了。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洛阳也再度沉寂下去了。

而近三十年来,在河南省内,洛阳则是被郑州全面超越。由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两大铁路的交汇,郑州以其巨大的交通便利优势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并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在改革开放以来,郑州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很大虹吸效应,周边的各种资源都被源源不断地吸纳到郑州之中。今天的郑州已经成为一个人口近千万,经济总量将近万亿的城市。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在洛阳的两倍以上。而且河南省政府也在着力打造郑州,无论当年的中原城市群建设,还是后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都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更是河南省的工作重点。即便是在河南省内,洛阳都不是河南省的第一选择,洛阳虽然也在不断发展,先后扩建了洛南新区和伊滨区,但和郑州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今天的洛阳虽然也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城市,但和其昔日的荣耀相比,就显得无比落寞了。


野叟杂谈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但是进入明清与近代“政治地位”与“经济发展”不如以前了。


我个人认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快慢主要看:城市交通、建筑、商业街的人流量、公民素质、历史文化修养。也就是说看一个城市发展快慢主要是看该城市的“交通”。

这些年,洛阳的交通发展挺快的。

洛阳龙门高铁(洛阳龙门站),2008年12月,龙门高铁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02月01日正式投入运营。是郑西高铁除郑州东站、西安北站之外最大的客运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之一。

洛阳龙门站是郑西高铁、郑登洛城际铁路、焦济洛城际铁路、洛平城际铁路及规划建设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等交汇的重要高铁枢纽站。


洛阳地铁是服务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第一期规划由4条地铁线路组成,2016年2月正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2016年8月25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洛阳成为河南省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非省会城市。洛阳地铁1号线预计2021年底前开通运营,洛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预计2022年底前开通运营。

所以说,不要看以前的城市排名,要看以后城市的发展,以前排名靠后,以后就要加劲努力发展,总会赶上来的。


下图为“洛阳火车站”,这是老火车站,在西工区道南路,“洛阳龙门高铁站”在新区,二者相距约12公里

下图为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下图为洛阳“天子六驾”博物馆


人在风上走


首先洛阳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毋庸置疑,尤其是在隋唐时期,洛阳是陪都即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仅次于长安,地位等同于今天的上海,妥妥的一线城市。但是今天的洛阳却是一座三线城市,即便在河南省也是位居第二,全国综合排名也在五十开外了。

洛阳的衰落并不是从近代开始,而是从唐末就开始了。我以前也引用过这么一张隋朝的洛阳漕运图,从这张地图不难看出,洛阳是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的中间节点,天下的物资财富在这里聚集,谷仓遍布洛阳城。这时候洛阳的沿河港口就相当于今天上海的洋山港,船只来往穿梭,人声鼎沸。

唐朝末年加上五代十国的动乱,通济渠和永济渠长期淤塞失修,再加上战火对洛阳基础设施的破坏,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始东移到开封,开封成了京杭运河的中间节点,交通地位超越了洛阳,这就给洛阳的持续衰落埋下了伏笔。

元明清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北移到北京,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主要就是现在的长江三角洲。近代海上贸易的兴起,东南沿海就成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处中原腹地的洛阳就没有这样的地缘优势,衰落也就必然了

。欢迎发布您的观点,欢迎关注我!


心怀17


探索历史真相,述说身边事,我是大胖尊者,我用事实跟你讨论。

大胖尊者:

洛阳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地方,上比不过郑州,下比不过开封。当地人把一个历史文化故地,活生生打了一手烂牌。

最近老看洛阳在和各个城市做比较,我一度怀疑洛阳不是一线城市,也应该是个二线城市。可如果真没题主提醒,还真没发现,洛阳是一个三线城市。在这里先感谢题主给大家普及城市知识。

洛阳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就数龙门石窟了。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一把洛阳铲,你就可以启程出发了”这里有数不尽的地下珍藏与地面古迹,不过现在这些已经十不存一了。不得不说洛阳铲给中国的考古发掘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不过洛阳在这几年在三线城市中也是偏中上的。不过在东方财富网上流传洛阳的GDP有些不可信。

所以洛阳为三线城市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说是古都实为陪都。历史遗迹基本没有,现在都靠仿古建筑死撑。GDP数据和洛阳人生活条件没有提升。


大胖尊者


首先提问并不严谨,洛阳并没有1500年建都史,更多的是陪都史,或者分裂史。比如西周陪都,东周(春秋战国的分裂),隋唐陪都等。

有一种观点认为,长安兴则洛阳兴,长安败则洛阳败。周秦汉隋唐定都长安的时候,洛阳作为陪都,也是洛阳最为辉煌的时候,但到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开始走了下坡路,陪都洛阳也没有存在的必要。等到了元明清,洛阳已经不如一个普通的县城。

下面用西安,洛阳,平遥县做对比。看看明清洛阳实力。

明清时期,西安城墙14公里,钟鼓楼,都城隍庙仅次于两京,还有明清十大商帮的秦商,西安综合实力当时在全国前五。


明清时期,平遥县城城墙6公里,钟鼓楼等都是以县级标准。

明清时期,洛阳城墙4公里,钟鼓楼也为县级标准。洛阳建国后人口仅为14万人。


综上来看,元明清时期,虽然西安不是国都,但凭借着地理优势,在全国也位列前茅。但陪都洛阳下场就很凄凉,已经比不过一个普通县城。

那么洛阳又是怎么从县城规模变为三线城市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新中国,归功于苏联的156项目。

156项目是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目,其中河南有13项项目,洛阳占8项。一个洛阳市得到的项目比很多省得到的项目还多,这也就是洛阳回光返照的原因。洛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在90年代,一直领先郑州也是因为156项目哺育了洛阳。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洛阳国企再次衰落,会走向下次的历史轮回。


井盖遇贼


看到标题第一感觉洛阳怎么会是三线城市?起码应该也是二线城市呀,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有比洛阳强的吗?

我迅速上网查了一下,根据最新的中国城市等级划分,共分为五个层次,洛阳竟然还真被划分到了三线城市行列当中,不可思议。

虽然知道洛阳进入近现代之后,政治地位及经济实力大不如前,但是洛阳究竟为何如今衰弱自此呢?有人说是历史原因,自从唐宋之后,中原动荡不堪,几经北方少数民族洗礼,才一蹶不振,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北方目前大城市依旧多的很,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如今洛阳不是河南省会,民国时期河南省会为开封,新中国后河南省会为郑州,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下,一省资源基本都会集中在省会,尤其是中部地区资源有限,比如交通、教育、工业等都会有限考虑省会,加上省会中央及省级单位众多,自然形成了中部省份往往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是湖北、安徽和河南最为明显。一家独大了,自然其他地级市发展就会缓慢。比如古代和洛阳同等地位的西安,如今虽然经济大不如前,但是政治地位、城市面貌、影响力和城市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就是占了省会的优势,又比如,安徽合肥,建国初期铁路公路都不通的5万人小县城,比省内安庆蚌埠芜湖差了十万八千里,如今港口铁路航空公路甩了安庆蚌埠芜湖十万八千里,这不还是这个原因吗?如果河南省会定于洛阳,如今洛阳至少是二线城市。但是在建国初期,估计考虑到洛阳是古城,不适宜发展工业,且交通不如郑州,怎么也不会定洛阳为省会,这就是历史的巧合。

其实如今洛阳还不错了,我们普通人都认为洛阳是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城市建设也很好,城市底蕴也雄厚,知名度世界闻名,只是以前太辉煌,如今发展不理想而已,比洛阳惨的城市还多着呢,比如还是河南的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民国还是省会,现在三线都排不到,还有邻省的安徽安庆,清末洋务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民国安徽省会,如今在安徽都排不上号。

我相信洛阳凭借这自身的优势和知名度,早晚有一点依旧会领跑河南。


曹小翔xixi


谢邀,农业社会时期,洛阳是个好都城,属于天下之中,更便于控制中原,从而辐射到周边,进而控制整个帝国。

洛阳处在黄河,南北大运河旁边,水运发达,全国各地的产品能够快速运送到这里,中原又是个产粮之地,在洛阳基本不缺粮食,所以洛阳是个建都的好地方。

因为洛阳处在天下之中,洛阳的统治者更加方便管理和监视东南西北的地方政府,防止有变。控制了中原就等于控制了天下,而控制了洛阳就等于控制了中原。

当代社会经济已经改变,都开始发展工业经济,世界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以前洛阳的优势,现在反而有的阻碍洛阳的发展。

洛阳处在天下之中,限制了洛阳的运输。海运?没有,空运?航线太少,陆运?铁路系统不发达。交通促进发展,交通不便就限制了洛阳的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内陆几乎没有发达的城市,郑州现在进步迅速,主要在于郑州的铁路运输,洛阳没有郑州那样发达的铁路系统,发展难上加难。

中国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东部沿海,现在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第二阶段中部地区,第三西部地区,目前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已经着重发展中部地区,洛阳将来会发展起来的,现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ps:以前去那边玩时感觉洛阳还是不错的,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河边蓑客


洛阳地处中原,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东汉开始,洛阳正式成为大国都城,所以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都是首屈一指的。可就像一块肥肉摆在那里,中原之地无险可守,也就成了战火弥漫之处。洛阳城经受的大战实在太多,导致根基受损,唐朝以后,经济重心向东南偏移,进一步使得洛阳缺乏重建的经济基础了。到了近代,传统的封建经济基础被打破,民族资本主义崛起,洛阳缺乏生产原料,又缺乏与国际交流的渠道,所以进一步处于下风。到了现代,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国际化,洛阳人口多,却缺乏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所以,时至今日,已经沦为三线城市了,如果不是文化底蕴深厚,恐怕还会更低。


天涯孤鸿客


洛阳有山又有水,城貌时尚古风随。名花牡丹甲天下,国之重城不让谁。大小花园滿城锦,四时小吃滋味美。管他一二三四线。跟咱何干不必随。自古就是帝王地,如今咱住就是美。一线二线城虽大,没錢干看自叹息。洛阳不在线划,自有特色自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