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不高,为什么还会痛?

本文为痛风规范化治疗读物,治疗诊断请遵医嘱。

有风友问我“我的尿酸都降到330了,为什么脚趾还会痛?”

尿酸不高,为什么还会痛?

一、尿酸降的太猛了

尿酸降的太快,大脚趾肯定会痛!

尿酸降的太快,体内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沉积的结晶溶解,引起局部(大脚趾)的尿酸浓度骤然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权威部门建议,吃降尿酸药的同时,加上小剂量、小剂量、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既能降尿酸,也能防止发作,而且很安全!

尿酸不高,为什么还会痛?

二、水没喝够

水没喝够,也会出现大脚趾痛!

吃了降尿酸药,特别是非布司他这些减少尿酸生成的药,血液中的尿酸少了,可是尿液中的呢?

如果尿液中的尿酸还是很高,就有可能被重新吸收进人体,导致尿酸波动,引起发作!

权威部门建议,多喝水,多撒尿!

不要问我要喝多少水,总之比你现在喝的要多就对了!

尿酸不高,为什么还会痛?

三、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大脚趾不痛才怪!

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人体的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乳酸是刺激性物质,本身就会导致人体出现疼痛的感觉!

我们不止一次提醒大家,要运动,但是不要剧烈!散散步什么的就可以了!

尿酸不高,为什么还会痛?

四、受凉

受凉以后,血管收缩,引起大脚趾疼痛!

现在是夏天,大家都贪凉,恨不得躲进冰箱里避暑!万一大脚趾受凉,会刺激血管收缩,产生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反应,然后你的大脚趾就开始痛了!

尿酸不高,为什么还会痛?

下面,我们谈谈常见痛风诊疗误区

热敷患处或用热水浸泡患处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任何可以导致皮肤温度升高、局部血流循环加快的理疗措施(如热敷),都会导致血管扩张,局部充血,加重患者局部肿胀及疼痛感,不利于康复。

降尿酸药物不仅没有抗炎止痛作用,而且还会使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下来,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延长病程,增加痛风。

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抗炎药

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不能叠加消炎镇痛效果,除了大幅度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不能提高疗效。

过分担心西药的副作用,不吃西药

任何药物(包括中药、西药、宣称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副作用,只不过西药的研究更透彻、对待消费者更诚实,愿意说出自己的缺点。

而其它药物(中药、宣称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刻意隐瞒了它们的副作用(或者部分药物没有研究透彻,副作用还不清楚),这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大家认为它们很安全,放心吃!

实际上,急性发作期的症状需要快速控制,才不会延长病程,不会耽误治疗,西药恰恰是最关键的药物,也是最合适的药物!这一点,相信很多发作过的风友都会点头赞同的!

在痛风发作期,患者由于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往往会去医院就诊,而一旦关节疼痛好转之后,患者就自认为病已经“好”了,不需要再看医生,也不需要再治疗。

痛风的治疗关键是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把尿酸控制到理想值,才能逐渐减少痛风发作,减轻发作疼痛程度,直至不再复发痛风,最终逆转和“治愈”痛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