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三重境界

中国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里记载了唐朝青原惟信禅师说的一段话: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一语道破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中国人的三重境界

小孩子的眼睛纯真明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此能道破皇帝的新衣。

随着年岁渐长,识字越多,历世愈深,才发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就算是白纸黑字、红口白牙的事实,也可以黑白颠倒,真假不分。

有人说这就是人生的灰度,于是“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坑蒙拐骗,恶行于世,混芒一片。

而到了生命的终点,心气已泻,返璞归真,所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可以说,古往今来人无数,人生三境地,沉浸在山水不分的时间是最多的。

这时候的人是聪明的、复杂的,也是积极进取、主观能动性的,分别心严重,心机深沉,以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眼里只有山上的石头,而忽略了山。

如果从时间上划分,有许多人大都是十六岁左右到六七十岁,其心智模式都是停留在此境界,那些心防,那些刀枪剑戟,那些欲求不足,那些颠倒梦想,令人沉迷。

争渡,争渡,沉醉不知归路。

中国人的三重境界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你怎么修行啊?他说7个字,“饥来吃饭困来眠。”

此人不解,继续问,“人都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为什么别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禅师回道,这是因为他们吃饭时百般计较,睡觉时万般思索,所以他们吃饭的时候没吃饭,睡觉的时候没睡觉。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存状态。

什么得失,什么算计,什么焦虑,什么油腻,都在时时刻刻占据我们的注意力,“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逼迫我们去迎合世俗的标准,去找空间,找位置,以此来证明自己。

意气风发,只在看花成名时。

所以,此时食不知味,睡不安寝,人其实是在被事情推着走。

中国人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追,二痴,三明。

道尽了人生滋味。

宋朝的济颠道济禅师辞世时有诗,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朝闻道,夕死足矣。

但更多的人是难以抵达这里的,知境而不知行,身为物役,终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一曲《虞美人》,读罢总是曲中人。

中国人的三重境界

我们总以为还有时间,还有很多明天和将来,可往往又在故事结束时悲叹时光无情,三万日也只不过是白驹过隙,一瞬之间。

时不我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当下,就是永恒。当下不用功,又哪来的明天?

“十五致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十五开始学,七十才成。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不着急吗?你又何必着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句子不是用来装逼的,而是提醒你用功之处不离方寸,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有大恐惧,也有大寂寞。

中国人的三重境界

有一次释迦牟尼说法,拈起一朵花示众,意态安详,不言不语。

众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释迦牟尼即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于是舌绽莲花,不如拈花一笑。

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