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战神”,到底是打出来的还是吹出来的?真相终于大白


“国军战神”,到底是打出来的还是吹出来的?真相终于大白​国民党将军孙立人,因取得“仁安羌大捷”和“四平之役”的胜利,近年来被网友们誉为“国军战神”,引来赞声一片,吸纳不少粉丝。然打脸的是,对于这位“国军战神”,蒋介石曾当面评价,说他“训练部队很好,不过打仗不行。”据查史实看来,可能蒋的看法更为客观一些。

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一一厘来。先看仁安羌一役,当时的说法是:1942年4月,“我军仅以战斗员1121名的113团,与七倍于我之敌军的两个联队主力激战……挽救7000多名英军的生命”、“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被解救。”因113团团长刘放吾虚报战况,其子又在数十年后著书虚构功绩,导致仁安羌战役战果被神话般夸大。真实的历史是,当时新38师113团参战官兵约800人,被困仁安羌的有英军4000余人,传教士数人,敌方只是日军33师团214连队,约2800人。而这几千英军也不是如传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坐等救援,而是与113团并肩作战。孙立人在战后说这一战“击溃十倍于我之敌人,解救十倍于我之友军”,他自诩的“仁安羌大捷”,根本没有得到过国民政府的认定。日军也并没有觉得自己此次战斗失败。

至于“四平之役”,
“国军战神”,到底是打出来的还是吹出来的?真相终于大白​则更是吹得神乎其神。真实情况是,新38师撤出缅甸后改编为新一军,至日本投降后,孙立人则游历英、美。其所属新一军则在郑洞国的指挥下于1946年四月参与进攻四平。直到当年五月,孙立人才抵达东北,重掌新一军。1946年5月18日,新六军攻克了关系四平安危的塔子山,林彪方率部进行军事转移。由此,孙立人所部才得以率先进入四平。据此看来,所谓“击溃”林彪的“战神”,并非是孙立人,而是当时统率东北国军的杜聿明。孙立人不过是在此战未期,恰到好处地走马上任,顺手摘了个桃子罢了。

由此可见。蒋介石评价孙立人“打仗不行”,还真是有其事实依据的。不过,孙立人也是国共两党公认的抗日英雄,其历史功绩也不容否认。
“国军战神”,到底是打出来的还是吹出来的?真相终于大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