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戀龍袍戀袈裟,蕭衍是皇帝還是和尚,慧能大師八個字一語道破

在中國歷史上的幾百位皇帝當中,南朝梁武帝蕭衍也算是一位比較另類的皇帝,他前期的統治還算出色,但這一切在公元527年嘎然而止。


不戀龍袍戀袈裟,蕭衍是皇帝還是和尚,慧能大師八個字一語道破

普通七年(公元527年),蕭衍突然跟大家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脫下龍袍跑到同泰寺裡當起了和尚。自此以後,又有多次出家和還俗的鬧劇,雖然最後都被大臣們用錢擺平了,但在蕭衍此後的歲月裡,做和尚成了主業,做皇帝倒成了兼職。

由於皇帝全身心地支持佛教,一時之間和尚成了天底下最光榮最有面子的職業。與此同時,蕭衍也非常在乎他人對他學佛和打造佛門的看法。由此,他與達摩祖師有了一次佛法大辯論。
不戀龍袍戀袈裟,蕭衍是皇帝還是和尚,慧能大師八個字一語道破

蕭衍問:“我從登基做皇帝以來,造寺廟,寫佛經。幫助的僧人不可勝數。我有多大的功德?”

祖師答:“沒有功德。”

蕭衍大驚,忙問:“為什麼說沒有功德呢?”

祖師答:“這只是人天小果的有漏之因,如同影子跟隨著人,表面上有功德,而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功德。”

蕭衍又問:“如何做才是聖人所追求的第一要義呢”

祖師答:“眾生平等,本來就沒有什麼聖賢。”

連連碰壁,蕭衍未免煩躁,舌鋒一轉,盯著達摩,驀然拋出一句妙問:“站在朕面前的到底是個什麼人?”

達摩回答得更絕:“我也不認識。”

雖然這次會面的真實性歷來招人質疑,但不可否認,這場機鋒在理論上替蕭衍興佛卻遭惡報給出了一個解釋:原來在高人看來,蕭衍的所謂“苦修”,不過是在“有”字上下功夫,如同在沙灘上築塔,從根源上就是一場虛幻,加之聽不懂達摩的點撥,最後反遭惡果。

幾百年後,提起梁武帝蕭衍,六祖慧能大師斬釘截鐵地一語定論:“武帝心邪,不知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