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春节过去了,我们也慢慢恢复到原来平静的生活,回想一下刚刚过去的春节,我相信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受。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有人因亲人团聚而喜悦,有人因琐事而心烦,还有夫妻会因为去谁家过年而争执不休。

更多的,还有那些平日里不常见,但是过年时展现出的,让人多少有些不爽的旧习俗。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一:女性做家务天经地义

在家里过年时,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亲戚A对亲戚B说:你有两个儿媳妇都回家过年,当然应该在你家请吃饭,有人干活啊!

儿媳妇又不是你雇来的保姆!

“看你家乱的,快点结婚就好了。”

自己一个人都过得乱七八糟,还指望有老婆就能收拾你所谓的烂摊子???

“某某家的儿子真是没出息,家里什么活都做,就知道听媳妇的话。”

原来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是按照干不干家务活,听不听老婆话来判断的。

二:保守的婚恋观

表姐三十岁有余,因为没有结婚,常年来变成亲戚吐槽的对象。

从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批评到性格差、脾气差、没有人喜欢。

从年龄大在婚姻市场中没有价值,到女生一过30岁根本就找不到好男人。

忧心忡忡的背后,展现的是自己家早婚早育,人丁兴旺的优越感。

三:狭隘的生育理念

在老家人的眼中,结婚后如果不尽早生孩子。

或者只有一个女孩,没有为家里添男丁的想法,简直就可以视为犯罪。

甚至在大城市待过的亲戚,回家都要唠叨,如果没有几个孩子,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只有“儿女双全”,才能凑成一个“好”字,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至于之后的教育和抚养,那都是次要的。

孩子都生出来了,自然而然不就长大了。

以前的孩子那么多,照顾不过来,不也都个个长大成人了吗?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四:封建的孝道理念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过年时,竟然还有人下跪磕头给长辈拜年。

想象一下,一群人高马大的汉子。

大年初一夺门而入,啥也没说,上来先磕了个响头,这种场面真的很震撼。

磕完之后,话不多说,就赶到下一个长辈家继续磕头。

暂且不说孝道与尊严的问题。

我就想知道,被磕头的长辈,真的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亲情的温暖吗?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五:酒桌文化

可能是老家在山东的原因,酒桌文化格外盛行。

本来喝酒是高兴轻松的事情,可是在老家的过年宴席中,喝酒成了不得不喝的礼节。

入座的规矩多、举杯敬酒的规矩多、主客的次序规则也很多。

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得罪人。

最讨厌的莫过于,喝酒必须要“豪爽”,喝的越多表示越有敬意,喝的少了表示看不起人。

在觥筹交错互相推让时,仿佛根本预料不到,之后吐酒失态的狼狈样子。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六:官本位思想

除了逼婚以外的另一个“为你好”的“友好”建议就是,考公务员。

不论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不论你有什么样的职业打算。

很多家长根本就不想听你的想法,只想对你说四个字“考公务员”。

邻居来家里串门,炫耀自己准备考公务员的儿子有无穷的潜力,相亲找的女朋友都是月收入上万,并且上赶着想要定亲结婚的。

”打工“月薪上万也是瞎混,不稳定。

公务员月薪两千就特别棒,很靠谱。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

年是过去了,那些闹心的习俗还堵在心口吗?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你还经历了哪些闹心的习俗想要吐槽?快快在文章评论区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