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中國在十八世紀以前在經濟,社會,科學,文化乃至軍事上都處於當時世界上比較領先水平。許多象印刷術等科技在西方人和我們的鄰國來說是一項十分先進的技術。他國沒有中國的成就從而羨慕中國而稱中國為巨人。而中國的影響力也就此傳播到了遙遠的西方。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1587年,英國女王接受了財政大臣贈送的新年禮物——一些中國的白瓷碗。

於是,瓷器這個名稱開始在英國傳播。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到了17世紀,英國女王用中國瓷器作為皇宮裡的裝飾品,把皇宮裝點得富麗堂皇。

在英女王二世的帶動下,從17世紀到18世紀,英國的王公大臣和上層社會的貴族,以及那些新興的資產階級,都爭相購買大量的中國瓷器裝飾在客廳、臥室或者餐廳。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於1670年突發奇想,在凡爾賽建了一座“中國宮 ”。整個中國宮的裝修是令人眼花繚亂的 “中國風格”。

簷口楣柱、牆角四邊屋頂都貼著豔麗的瓷磚,室內擺放中國的青花瓷器,白底加藍色的圖案,綢帳是中國的絲綢。

但是即使到了十八世紀,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也還沒有那麼大,那時候,西方甚至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下面的一組圖片是十八世紀東印度公司的人們和中國進行貨物交易的時候將中國的形象留在了畫中。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這是18世紀中國人的生活的描述。但是清朝時期的人們的穿著好像和圖中並不相符。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這張中國皇帝上朝的圖片和希臘的著名油畫極其相似。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西方人認為當時的中國人的生活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根據他們的繪畫中的描述,中國人和西歐人一樣是白皮膚。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但是不難發現,西方人畫中的中國人的生活被描繪的帶有一點西方的特徵。

17世紀法國皇帝曾修築“中國宮”!原來中國曾經在西歐這麼受歡迎

十八世紀是中國的清朝時期,但是隻有這一張的繪畫是勉強對應的,這張圖片中的婦女的穿著正是清朝中期的婦女的穿衣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