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爲什麼會爲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趣淘樂


蒼茫大地看了《頭條》上的幾個回答,感覺有點不太對勁兒,所以忍不住也來嘮叨幾句。

一、提問者問的對象是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不是歷史上的。所以回答時應緊扣康熙、周培公這兩個熒幕形象,說白了答題者要走進導演、編劇的內心世界,揣摩一下導演、編劇為什麼要設計康熙為培公守靈這個情節;要走進角色康熙、周培公的內心世界,而不是糾纏歷史上的康熙、培公咋的、咋的。

二、下面蒼茫大地嘗試著分析一下,望斧正。

A、周培公是康熙平叛時的臺柱子,是軍事奇才。

吳三桂等三藩叛亂時,察哈爾部也趁火打劫,叛亂了,京城無重兵可調,京城危急。一旦得逞,大清國將不國!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周培公奉旨擔任平叛大將軍,手下只有太皇太后小玉兒憑老臉召來的三千家丁,是她老人家的家奴及家奴的家奴們組成的、又橫又愣的老爺兵。這班老爺們在小玉兒面前尾巴夾得緊得不要不要的,但在周培公面前開始橫得要命,有的結果還真要了自己的命。你看唐玄宗的大太監高力士在扒灰老頭和他兒媳婦那裡像哈巴狗一樣,可替醉酒的詩仙李白脫了一回靴,捧了一回臭腳,就生氣得不要不要的,逮著個機會,從李白詩句里居然讀出暗諷楊貴妃像趙飛燕一樣、不守婦道的意思,在貴妃那裡一告狀,貴妃和扒灰老頭一吹枕邊風,翰林學士李白立馬被貶出朝廷,憑高力士的文化水平和鑽研深度,完全有資格出任李白研究會名譽會長一職!李白真應該向後代的胡林翼好好學學,胡林翼是湖北巡撫,軍事才能遠在曾國藩之上,總督柏文連給老胡拎靴的資格都沒有,但他是老胡的領導!老胡在前方可以輕飄飄地找洪秀全拼刺刀,如果總督在後面使個絆子什麼的,老胡立馬歇菜!老胡什麼人,當年蔣中正也是他和曾國藩的忠實粉絲!老胡知道,只有搞定總督大人,才能搞定天王、東王!(一寫到這些名字,就像在寫《西遊記》!請允許我笑一分鐘!)關係學是一門學問,柏文的寵妾生日,古時的妾是沒多少地位可言,“妾"拆開“立"“女",就是說主人和妻子吃飯時,不管妾願意不願意,她得立著,現在妾的家庭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副寶變正寶!副寶勝正寶!(撲克牌正鬼)總督的寵妾生日,湖北的官員最開始誰也不重視,二把手、厚黑專家胡林翼一臉微笑地去祝賀了,而且還帶了厚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一下湖北官場大地震了,省城大大小小的官員情願的、不情願的都屁顛屁顛地去了,這一下輪到小妾感動了,眼淚像掉了線的珍珠,嘩啦啦流了一地!心裡對老胡感激得要命,當場認了乾哥哥,從此官文和胡林翼成了郎舅,寵妾很有見識,對官文說:郎君,我胡哥哥軍事才能勝你十倍,他要朝東,你跟著朝東就是,你只要配合他,不就坐等升官發財嘛!官文從此對老胡言聽計從,全力配合,湖北形勢一天好於一天,喜得老官文幾乎天天睡寵妾房間,以示獎賞!

周培公新官上任,就碰到個刺兒頭爵爺,點遍三卯,這爵爺還真把自己當盤菜,老半天才醉醺醺、慢吞吞地走來,來了還要口出狂言,周大將軍過於生猛,連太皇太后的面子也不給了,懶得和他囉嗦,直接把這位老哥砍掉了!人再生猛,腦袋不是韭菜,砍了就長不回來啦!全軍立馬服貼得像寵物狗似的。朝廷沒銀子犒賞,沒銀子兵將們就掄不動兵器,周培公開始忽悠了:我得到情報,叛軍那裡有座大銀庫,平定了叛軍,我們一起去搬銀子吧!在圖海協助下,三下五去二,就平定了叛軍。叛軍沒什麼銀庫,這幫孫子從來都仗著祖上與太皇太后小玉兒的關係,胡作非為,自然搶劫了一通,周培公也睜隻眼、閉隻眼,反正是叛軍的東西,不拿白不拿!周培公這般能幹事、敢幹事,讓康熙歡喜讓康熙憂啊!

周培公和圖海馬不停蹄,又奉旨去收拾首鼠兩端的陝西提督王輔臣(這名字很滑稽,咋一看名字,像個大忠臣,像大漢奸汪精衛,白白精蹋了精衛這個好名字!)周培公剛柔並濟,先輕飄飄地秀了一下自己高超的指揮藝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讓老將王輔臣像被周培公耍了半天才放下的猴子一樣,一時半會兒哪裡找到北?隨後培公招招手,讓王輔臣欣賞了一下大清紅衣大炮給城內專門舉辦的大型煙花表演晚會,最後清兵兵臨城下時,影帝周培公表演一回個人秀,隻身去找王輔臣,(我懷疑周潤發戲演得這麼好,是不是周培公的嫡系子孫,有遺傳基因,這方面建議餘秋雨大院長組織專家寫編論文!一定會是爆文!)直接逼降王輔臣十萬大兵!

B、周培公這等幹才,軍事才能遠勝吳三桂,讓他率十萬大軍,定會打遍天下無敵手!三桂叛亂,尚且弄得朝廷焦頭爛額,康熙認為周培公這等猛漢人,理所當然屬於朝廷嚴防死守對象,必須嚴加管控,以防作亂。

周培公在平定王輔臣叛亂後,就奉旨把兵權交與圖海,調往盛京。

康熙把周培公調往盛京,盛京是大清最穩定的後方。周培公掛個盛京提督的名,在那兒他想翻天也掀不起小浪花。

C、作為大清帝國的掌門,康熙認為大清國的安全事大,其餘事小。他不會顧及周培公這個南方人在北方適不適應及心裡爽不爽的!他是大清的皇帝,不是周培公的爹或兒子!

帝王和婊子一樣,絕大多數是翻臉無情的。康熙最開始對培公的處置是心安理得的,甚至是自鳴得意的,自以為問心無愧的!他是以大清國家利益的名義,來處置周培公的。國家危難之際,我病急亂投醫,重用你漢人培公,你培公平定察哈爾叛亂、搞定王輔臣,足以名垂千古,你何憾之有哉?!再說,我又沒像勾踐對文種、朱元璋對藍玉那樣,何錯之有哉?什麼你周培公氣候不適應,人最大的能力就是適應能力,我這個滿人不也漢化了嗎?

D、周培公十幾年功夫畫出了大清地圖,足顯培公的卓越才華,更彰顯他對大清的忠誠,令玄燁欽佩,更令康熙慚愧。

康熙以為周培公立下大功,沒有封侯拜相,至少應該心灰意冷、甚至腹誹的!(嘴巴說yes,心裡說No!)他這次來召見蒙古王公,康熙估計培公心有怨氣,託病不願見面。康熙決定去親自見一見這位和自己一樣的曠世奇才!

當康熙看到奄奄一息的愛將周培公時,已是十分內疚。當週培公拿出嘔心瀝血繪出的大清山水地圖時,這位無怨無悔、把自己的一切交給大清的忠臣,令淚點極高的康熙大帝也忍不住熱淚橫流!

他一定會想:這位一心想著大清的忠臣幹才,如前世王猛,軍事上還勝過王猛,我怎麼就不能學一學前秦皇帝符堅呢?現在攻臺已擺上大清的計事日程,如我恩遇培公,打臺灣還是個問題嗎?

E、康熙知道培公死後,追贈侯、相對其它漢臣可能有激勵意義,但對周培公已無太大意義,乾脆我這個皇上為我心愛的、我愧對的臣子守一夜靈吧!以盡君臣之誼!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電視劇中的周培公與歷史差距很大。清史稿中沒有周培公的傳,只是在圖海傳中提到了他。

周培公本名周昌,字培公,荊州人。評價他比較有智謀。最開始從七品官起步,後來成為大將軍圖海的幕僚。請注意,圖海才是大將軍!在平定王輔臣叛亂中。因為周昌和王輔臣手下的總兵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都是老鄉,所以自告奮勇去做說客。給印了個參議道的名片,...很慶幸成功了。在圖海的保薦下,授予布政使參政。後來周昌又參與山東軍事工作,授予山東登萊道道臺,代理布政使事務。但與同事關係不好,不團結被免職了。在噶爾丹叛亂時,又給皇帝寫過建議。

一些百科介紹上,把清史稿這段與小說電視劇混在一起了,說周培公被調任盛京提督。但事實啊,根本就沒有這個官職。盛京是滿清的根據地,最高的軍政首領是盛京將軍,都是滿人出任。

電視劇中,把周培公給戲劇化了,足智多謀又勇敢,參與了立太子、出任大將軍,被康熙給故意安排到盛京,閒置並看管起來。最後十年時間,繪製了一份大清最全的地圖。康熙帝看到這個圖,非常感慨,也承認對周培公不好。但此時周培公死了,康熙帝提出為他守靈。這個過程就是小說的設計,反映出康熙對周培公的感情及一點愧疚。

康熙王朝是部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但不是歷史,其中人物、事件等等移花接木的太多了。對於康熙雍正老十三等也完全正面形象。歷史是複雜的,不是一個平面。


幾葦渡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康熙覺得有愧於周培公。


康熙在大清不穩之際,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所以他視遠見卓識的周培公為重臣。在平叛三藩和剿滅察哈爾叛軍的事情上,周培公功不可沒,但是為了維護滿族的利益,又害怕作為漢人的周培公謀反,成功之際把周培公撫遠大將軍的位置給了圖海,同時把功勞也記在了圖海身上。這時,康熙覺得有些對不起周培公。

在康熙去盛京的時候,為了收復臺灣,他又去找周培公,可是,這時的周培公卻大病將至,但是周培公卻推薦了以後為平臺功不可沒的姚啟聖,而且,周培公曆史典籍,不遠萬里,精確的繪製了大清朝的地圖,這對於大清朝的意義非凡。



當康熙看著大清的遼闊疆土的地圖,聽到周培公去世的消息,慚愧和心疼一併湧上心頭,所以他決定停朝一天,為周培公守夜。

其實真正的歷史記載和電視劇《康熙王朝》有很大的偏差之處,但是我仍然覺得這部電視劇非常的好看,我曾經看了十幾遍。


我是焱垚


周培公在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之後,受到了滿族大臣的彈劾,康熙也多疑,害怕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終勝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給了副將圖海。然後調周培公為盛京將軍,把周培公放到了滿人的老家,以監視住周培公。

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後,鄭氏臺灣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卻沒有平臺之人可用。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這時離周培公被放逐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康熙到了盛京以後,卻發現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以後,又把自己歷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輿圖獻給了康熙。

可就在康熙剛剛打開大清全輿圖,被大清的疆域之大感到震撼的時候,卻傳來了周培公去世的消息。這時候的康熙默然答了一句知道了,並讓李德全傳旨滿朝文武,周培公去世,停朝一次,自己為亡靈守夜

皇帝親自為周培公的亡靈守夜的消息傳到滿朝文武那裡的時候,滿朝文武難掩心中的震驚,這是因為皇帝親自守夜是臣子難得的殊榮。在封建禮法嚴格的清代,規定了皇帝只需為去世的先皇和太后守夜(就像乾隆帝只為雍正守靈一樣)。而康熙這一舉動實際上已經違了祖制,那麼康熙為何還要為周培公守夜呢?又為何要讓滿朝文武都知道自己為周培公守夜呢?

首先,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業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培公大破察哈爾,勸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又舉薦姚啟聖,畢十年之功成大清全輿圖。就是這樣一個為康熙王朝立下不世功勳的重臣,康熙卻把他在雪國放了十一年,讓其鬱郁不得志而亡。康熙對突然暴猝的周培公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我想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所以康熙為周培公守靈一夜,以寄哀思

其次,康熙如此對待功臣周培公,自然不免為百官詬病

康熙為周培公守夜,給了周培公極大的哀榮,自然可杜絕悠悠眾口。康熙雖然在周培公生前沒有給予他應有的尊榮,但卻在他去世之後給予他王爺都享受不到的哀榮,足以證明康熙的拳拳愛才之意。所以他才會廣而周知自己為周培公守夜這一件事。

最後,在守夜結束之後,康熙召集百官訓誡。文武百官實際上清楚周培公為何而死,也知道為何康熙貶其至盛京。

康熙實際上就是藉此機會在告誡滿朝文武(尤其是滿族大臣),不要只想著窩裡鬥,想著黨爭,想著排擠漢族大臣。而是要像周培公一樣,實心做事,為大清真正的立一點功勞。同時也是在通過此事號召滿朝文武團結一心,共襄盛世。

康熙通過為亡靈守夜想明白了御臣之道,他想明白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所以在姚啟聖遭到明珠索額圖等人彈劾的時候,康熙才能下定決心,力挺姚啟聖,姚啟聖才沒有變成第二個周培公。他也才得以被封西湖侯,榮華終老。

以上。


逆流時代


感謝題主的提問,周培公是康熙身邊重要的謀臣,也是為康熙立下了汗馬功勞,幾度與康熙推心置腹,康熙也甚是欣賞,等周培公過世後康熙親自為他守夜,也是死後讓康熙皇帝停朝守靈的唯一大臣!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如此優待死後的周培公呢?我們先來看看周培公為康熙做了什麼

一勸降王輔臣,康熙十三年平西王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王輔臣也被帶動著反叛形成南北呼應之勢,而王輔臣還是原陝西提督,而且陝西臨近京師,加上王輔臣還是善於打仗,以驍勇善戰聞名,清軍將領都有些怕他,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大將軍而周培公因為向圖海進獻平涼策所以被召為幕僚,周培公與王輔臣部下參將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交情匪淺王輔臣反叛就曾勸說王輔臣投降,加上王輔臣當時有點迫於無奈才叛變,舉棋不定,周培公冒死進城勸降周培公賭對了,王輔臣被招降了,康熙可以集中兵力對付吳三桂了,這幫康熙解決了近憂,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康熙甚是欣慰,周培公升任山東登萊道。


二獻大清國土圖,因為周培公是漢人加上康熙忌憚他的才華和軍事能力,受到滿臣排擠,後來發配到盛京在荒涼的戈壁呆了十一年,鬱郁不得志,在在臺灣鄭氏反叛的時候周培公已經是彌留之際了,但是依舊奉上一幅大清國土圖,這是他十年的心血繪製成是有史以來最精確的最完備的地圖可以看到葛爾丹對大清的威脅臺灣對大清的影響,有了這幅圖對於以後的防禦和版圖重新規劃有了個重要的參考。


這讓很是愛才的康熙不禁甚是敬畏,所以才有周培公死後康熙停朝為其守夜,也是出於以下幾點

一週培公是做出巨大貢獻的,一生都為自己的江山著想,值得敬佩,他的死去對大清是一個損失

二對於當年發配周培公到盛京這個苦寒之地十一年是有所愧疚的

三為了更有利於推行"滿漢一家"政策做基礎,試想,朕貴為皇帝願意為漢臣守靈,說明你們漢人在我心目中也是一樣的,你們也要為國家獻策獻計

以上就是我的粗鄙之見,我是"老黃看歷史",有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探討。


老黃看歷史


周培公是康熙身邊重要的謀臣,也是唯一一位無私的忠臣,為康熙立下了汗馬功勞,幾度與康熙推心置腹,從來不顧及皇上顏面,直言進薦,康熙心裡很是欣賞對他,等周培公過世後康熙親自為他守夜,也是死後讓康熙皇帝停朝守靈的唯一大臣!



周培公在智破察哈爾,降王輔臣,大敗吳三桂之後,平定了三藩做了巨大貢獻。可反過來卻受到了滿族大臣的彈劾,康熙心中多疑,也很害怕這樣的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終勝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給了副將圖海。

然後調周培公為盛京將軍。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如此優待死後的周培公呢?

那我們先來看看周培公身前為康熙做了什麼。

1.勇破察哈爾,勸降王輔臣

康熙想削三藩,使三藩發生動亂,吳三桂為首起兵謀反。當時王輔臣是吳三桂的舊臣,手握重病,與吳三桂反叛形成南北呼應之勢,形勢逼人。王輔臣當時有點迫於無奈才叛變,舉棋不定,周培公冒死進城勸降周培公賭對了,王輔臣被招降了,康熙可以集中兵力對付吳三桂了,這幫康熙解決了近憂,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康熙甚是欣慰





2.被貶盛京11年,還不忘為大清江山做貢獻,進獻了皇與全圖

周培公是漢人加上康熙忌憚他的才華和軍事能力,受到滿臣排擠,後來發配到盛京,在荒涼的盛京這個雪國,一待就是十一年,鬱郁不得志,在臺灣鄭經反叛的時候,周培公已經身患重病,到了彌留之際,但是他依舊為康熙進忠,奉上一幅大清國土圖,這是他被貶雪國十年的心血繪製成。此地圖可以看到葛爾丹對大清的威脅臺灣對大清的影響,有了這幅圖對於以後的防禦有了個重要的參考。 這讓很是愛才的康熙不禁甚是敬畏,所以才有周培公死後康熙停朝為其守夜。




康熙之所以破祖宗先例,為臣子周培公亡靈守夜出於以下三點:

一:對周培公這樣的忠臣死去深感惋惜

周培公是做出巨大貢獻的,他一生都在為康熙的江山著想,儘管是漢人,但確實值得敬佩,他的死去對大清是一個損失。

二:康熙內心對周培公有所愧疚

對於當年康熙發配周培公到盛京這個雪國,周培公沒有半點埋怨,而自己確跟朝中大臣一樣有所猜忌,讓一代忠臣待在這苦寒之地十一年,最後病死他鄉是有所愧疚的。




三:康熙的馭臣之術

康熙之所以破例為周培公守靈,也是套路滿滿的。康熙為了更有利於推行"滿漢一家"政策做基礎,也是做給滿朝臣工看的,漢人在我康熙心目中也是一樣的,告誡那些臣工們,不要整天只顧著黨派窩裡鬥,要像周培公那樣,無私的為大清江山考慮,也要為國家獻策獻計。


馬雲6663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週培公其人,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康熙年間經人舉薦入仕,輔助大將軍圖海平三藩陝甘王輔臣之亂,勸降王輔臣,王吉貞父子而有功,被授道臺去山東上任,康熙平叛葛爾丹時上條呈獻謀獻策,得到康熙重用,後被授於盛京提督,十年後病逝,在提督任上查遍各種史書圖集,繪製了當時大清最精確的地圖,皇輿周天大清版圖。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康熙帝,眾所周知康熙帝幼年即位,親政後內憂外患不斷,前半生到處用兵平叛,收剿。但是滿人入關幾十年了,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鐵騎,經過幾十年的養尊處優以沒有什麼戰鬥力而言,就只能起用漢軍營,打仗主要依仗漢軍,那麼瞭解漢軍文化傳統的當然不是滿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得有周培公這樣有一定軍事知識和學識的士子來協助,但做為夷族皇帝的康熙心裡非常清楚,可以用周這樣的人材,更要防這樣的人才,縱觀康熙朝幾次大的漢軍營用兵,都是如此,收臺灣用漢人施琅,姚啟聖,總督東南諸省軍務是康親王傑書,徵葛爾丹用周條呈,陳庭敬後方籌備軍械資重,主將裕親王福全,就是軍權得使終掌握在滿人之手,這就是一代聖主皇帝的用人之術,防人之術。


為周培公守靈本人認為一、這是做為帝王的又一更高明的手段,馭人之術,在漢文化為主導的地區建立夷族王朝,身為皇帝的康熙懂得有著幾千年儒家思想的士子,大夫們非常看重忠、孝、禮,義的,士子們把顏面看的比命都重。那麼做為當朝天子的他就藉此機會給足你們面子,叫你們這些士子們將來為我所用,這一辦法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康熙朝如陳庭敬,張庭玉,于成龍等漢族的能臣幹吏為朝庭忠貞不二。二是愧疚之感,按周培公之材,特別是軍務方面,完全可以位列朝堂之上,參予朝中決策的,可就這偏偏軍務之材也可以說是康熙不用外放的主要原因,而周培公本人是南方人,那麼外放按大清吏制除本省湖北外,其它各省皆可,但康熙偏偏把他放到關外苦寒之地盛京,而且還管軍務,盛京是滿族龍興之地,滿文化起主導作用,你周培公在此地有軍務之權也沒有什麼危險,況且盛京周邊還有幾位旗主王爺在那,而周在此任一干十餘年,這在大清吏治也是極少極少的,周到沒有什麼怨言,這十年間翻遍古今圖集繪製了當時最精確的大清地理全圖皇輿周天,死之前呈現給康熙,一幅地圖在當時來說也是個“浩瀚工程”,對於一個帝王來說能看到自己所統領國家的全貌,製作人當有曠世之功。



總體來分析守靈這件事,做為一代聖主的康熙皇帝,本人認為其政治目地大於其它成份。


65833246890


帝王權術在一般的時候都是有效的,但是康熙這一次覺得帝王之術在周培公面前,只是激發了羞恥和慚愧。

這部電視劇中的周培公對於天下,對於皇帝是有恩的,因為他從一個文臣,國難當頭,臨危受命,上了前線衝鋒殺敵,讓頹勢逆轉,穩住了吳三桂的進攻,為康熙爭取了不少的時間。但是作為帝王的康熙,從出生就註定了不能以忠待忠,以惡懲惡,他即便作為皇帝,也不能說自己想說,做自己想做,要用盡辦法,權衡各方利弊,讓各方力量為自己所用。所以他害怕,他害怕周培公成為下一個吳三桂,成為一個自己控制不了的臣子,天下的太平只能靠這個人忠心與否,他已經受夠了被牽制,所以他讓漢臣周培公去了盛京,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周培公一個南方人怎麼能忍受這種苦楚,所以身體愈來愈差,但是這個時候的皇帝也以為,周培公就是為了示弱,讓皇帝調他回京,但是沒想到卻是重症,真的就一病不起了。

皇上最後在病床上對周培公說,許他回來重新為國效命,周培公的眼睛裡都是光芒,但是也僅僅就是短暫的閃過,又恢復的黯淡,周培公去世了,康熙後悔不已,但是最後悔的是,周培公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想著他,想著天下。周培公留下了當時最權威,全面的地理圖,這時候康熙一個手握帝王之術的皇帝,卻渺小如塵埃,在周培公熾熱的愛國情懷面前,他只是弄權者,所以他內疚悔恨,為周培公守夜。


星光邦


周培公(1632年一1701年)名昌,字陪公,湖北荊門人是康熙重要謀臣之一。三藩之亂暴發後,陝西提督王福臣原是平西王吳三桂的部下,吳三桂向他許以高官厚祿希望和他兩面夾擊清軍。康熙皇帝看明白吳三桂的戰略意圖,派大將軍圖海和周培公前去討伐王福臣。王福臣是員久經戰戰陣的猛將,並沒有把十萬清軍放在眼裡,清軍將領也非常忌憚他。周培公分析了王福臣面臨的形勢,認為他被形勢所累,尚處於觀望之中,如果勸降許以高厚祿可達不戰而降之目的,圖海大喜依計而行派人去遊說王福臣,並把此策略上報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親自召見了周培公,加封他為參議道臺,賜穿黃馬褂,攜帶諭降詔書。周培公冒生命危險攜帶康熙皇帝的詔書面見王福臣,併成功說服他。周培公以一已之力,兵不血刃成功解除清軍一路危脅,居功至偉。因功在山東做官,後辭官為母親守孝。康熙征伐噶爾丹叛亂,周培公上了平定計策。康熙封他為盛京提督。最終死於任上。康熙為他守陵是對他忠於大清的肯定,也是給漢人看的,在大清帝國之內,漢人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關東俠客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可謂一代能臣,受朱國治的舉薦而被康熙賞識,開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後來吳三桂造反,大清風雨飄搖,是周培公,領著一群家丁虎狼之師,打敗了察哈爾叛軍,勸降王輔臣,打敗了吳三桂,捍衛了大清的江山


周培公本是一個文臣,卻臨危受命,出任平叛大將軍,在圖海的配合下,造就瞭如此豐功偉績


卻在吳三桂叛軍即將被平叛之時,周培公被弄到了盛京當總督,陣前換將,這分明就是不想把這個功勞記在周培公頭上,因為周培公是漢人,害怕他傭兵自重。不禁替周培公感到惋惜啊


十年之後,康熙接見蒙古王親,又一次見到了周培公,此時周培公因常年受夠了風寒,並且周是南方人,長期水土不服,疾病纏身,行將就木,馬上就不久於人世了

但是臨死之前,他為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來收復臺灣,並且還用了在這兒為官的十年,為康熙畫了一幅《皇輿全圖》


有了地圖,才為後來康熙分析全國的局勢奠定了基礎,康熙當然知道了其重要性!後來聽到周培公逝世的消息,康熙才後悔莫及,周培公一心為國,卻客死他鄉。所以決定給他守夜,無外乎有兩個原因:

1.康熙把周培公當做知己,真情流露。

2.籠絡人心,給天下人一種滿漢一家親的局面。

不論是出於哪一種目的,至少康熙是這樣做了,聖意難測吶


個人愚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