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師者,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為師者

給學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为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武人不苟戰,是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為文中之武”,中國人自古就有“書劍同源”之說,並主張文武雙修。

前不久,我請教一位武術教授:“武術人讀書為了什麼?”

他回道:“為了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幹!(幹事業、工作....)”

交談中,教授直言:“提高習武之人的文化素質,是當下一個普遍的問題。”

如何提高?他講道:“文化是個綜合體,首先要學會讀書、學會做筆記、學會語言的表達能力。書山有路勤為徑。只有在“勤”字上下功夫,才能讓知識往實裡走、往深裡走、往心裡走。”

教授特指了現在的一些武館、武術培訓機構,其內部參差不齊的教練員文化水平、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为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聽後,我深有感觸。身為習武之人,尤其從事武術培訓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到我們博大的民族史中攝取文化因子,滋養自身,回饋下一代。為孩子樹立文通武備的榜樣。比如一些武館很好的把傳統文化——如童蒙讀物《三字經》、《弟子規》植入武術課堂,與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度的嫁接,把傳統文化“生動”的提煉出來,嵌入新課程,這也是一種值得提倡、弘揚的教學“結合體”。

凡事皆可學。“學”字範疇較大,我們可以針對性的去學。例如我熟識的一位武術館長,他首先培訓員工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知不足”,這是一個進步的過程,一個思考的過程,一個教育團隊不斷內部優化的過程.....

为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就讀書而論,不同的書,則收穫不同的知識。有些看似“無用之書”,用心品讀,知識就會漸漸地上了身。中國文化就像一座森林,一字一句,都是文化之林的葉子,你只有讀之,才能用之,才能“自如採擷”,在演講、教學中,更為準確的我抒我心,傳遞智慧的種子。

從古到今,凡生活充實、快樂的人,都深知文字是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這話或許說得太絕對,但試想豐衣足食的今天,多少人患上了“精神貧血症”?!

柴靜說過一句話:“似錦繁華的夜,處處有寂寞的信徒。”不學,不足以從矇昧的雙眼中看清方向,認清自己。

所以,文人好學、愛讀書,武術人更要好學、愛讀書。文中有武,武中有文。文武並行,做一名有“思想”的武者!

为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作為一位武術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專業上成為“專家”,要在學習上成為“雜家”。懷有兼容並“學”的求知心、探索欲,去讀一些基礎的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新聞學等,這對自身的職業規劃與發展,大有助推。

我也是習武之人,自幼拿劍比拿筆多。工作多年,深感“學”字的重要性。常懷“學無常師、永不止步”的態度去聽、去想、去做筆記。

为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文通武備——北京少林武術學校教練團隊

綜上所述,要做一名專業習武的“文化人”,需“知其然”之後知更多“所以然”,從而能少一些“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遺憾。

我粗淺的認為,武術人要提高文學素養、文字功底、文化底蘊,至少通過三方面進行“腦補”。

閱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無論文學、教育學還是武學典籍,首先要閱讀,其次才能成為優秀的武術教育工作者、推廣者、傳承者。若無精緻、豐富的閱讀,我們可能淪為空洞的聰明人。無法通過語言之美傳遞武學的張力;無法通過深邃的理論,為學生講述武學的魅力....所謂理解力、判斷力、感受力的養成,以及溝通、創作、創意能力的培育,皆以紮實、巨量的閱讀為前提。所謂進步和成功層面的差異和差距,往往與閱讀總量和知識結構有關。

寫作

寫作並非文人的專利。凡所看、所思、所想,皆可賦予筆端,形成文字。從事武術教育,更要養成寫作的能力。人在寫作中確認自我、呈現世界、表達思想,這是一個創造、創新的過程。寫總結、寫報告、寫訓練計劃,相對容易,也最有價值;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反思,都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時間是擠出來的,半小時以上的大空沒有,小空還是能擠出來的。充分利用三五分鐘,記錄個人思想的閃念、對教育現象獨特的感悟、教育過程中的細節等等。有空再細緻梳理、消化,長此以往,就能促進個人的專業化成長。

交談

我曾經多次拜訪《中華武術》首任主編昌滄老師,他多次講道,在與人談話中,聽到有用的知識,就迅速記錄下來,要做個“有心人”。與家人談話、與學員談話、與同行談話,本就是一場思想的集會。人在說話,話在說人。在談話中走進對方心裡,與“思想”交朋友。

在農業經濟時代,人們只要7-14歲接受教育,就可以應付一生工作之需;而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就必須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機制,才能跟上時代步伐!

為師者,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斷的學習,才具備充沛的水源。

做一名有文化的武術人,更具魅力!

为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