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靠山,跑哪去了?

我的靠山,跑哪去了?

我父亲是个独生子,但他的身上却丝毫没有“骄娇”二气,具有更多的是奉献和担当。

祖母在世时曾不止一次地和我说,是你父亲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换来了我们全家的性命。祖母的话一点不假。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在粮食部门上班,由于表现优秀,上级决定推荐他去济南参加电工学习班,结业后分配到电业系统工作。父亲高兴极了,这可是人人羡慕的好事啊!可是,当他高高兴兴回家告诉家人时,祖父母看着我们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看着愁眉不展的母亲,唉声叹气地说,这是个好事啊,可家里六七口人也要吃饭呢,不知道等你学习完了回来时还能不能看到我们?父亲没有说话,一转身出了门,再回来时带个铺盖卷,他告诉祖父母:我不去济南了,粮所的工作也辞掉了,我要把这个家扛起来,你们就放心吧。

我的靠山,跑哪去了?

父亲就这样由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变成了地道的农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起早贪黑,忙里忙外,风雨无阻,南下换地瓜干,北上割柴草,肥沃田里种庄稼,碱薄地里采黄须,沟堑上挖野菜,小河里捉鱼虾……硬是用自己的一双肩膀,扛起了这个家,全家人不仅没有挨饿,我的几个兄弟还相继来到了人间。

大约在我八九岁那年,不知为什么,一直跟着四姨家住的外祖父母突然不在那里住了。我没有亲舅舅,外祖父母就四个女儿,母亲姊妹四个凑到大姨家开了个会,商量外祖父母的住处问题。当母亲从大姨家回来时,一脸阴云,母亲说:“没商量出结果,其实想法都清楚,谁也不想接,怕受拖累”。父亲听了母亲的话,蹲在地上半天没说话,最后,他站起来对母亲说:“你别愁了,我们接过来。”当时,我家的境况也相当困难,一家十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吃住也都很紧张,自顾不暇,母亲看着他说:咱家自己都顾不过自己来,接过来受得了吗?父亲坚定地说:“会有办法的,总不能让老人无家可归吧!”就这样,外祖父母搬到了我们家,一直住到去世。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在村里传为佳话。

我们姊妹共六人,我排行老三,前边是两个姐姐,后边有三个兄弟。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对我既宠爱有加,又宽严相济,有别于其他姐弟,也许在那个时候,他就在我身上寄托了某些期望吧。

父亲高小毕业,在当时的农村里,算得上是文化人。他的朋友圈里,也多是村里的文化人。他们聚在一起,不光喝酒,还说书、讲故事、唱戏、打算盘、背古诗词,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特意把我带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间虽已过去40多年,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前街二大爷说书,声情并茂,说到动情处,口飞白沫,声音沙哑,面带愁容,热泪纵横;本家二叔讲故事,一板一眼,环环相扣,悬念百出,精彩纷呈;东街大叔是城里的工人,唱起戏来,扮相稳重,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不少东西。当我走进小学校园的时候,已经能讲一百多个小故事,能背诵几十首古诗和九九乘法口诀,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唱白从头到尾几乎都记住了,让我的同学们羡慕不已。得益于此,在整个中小学时代,我对学习始终自信满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还经常参加文艺演出、为学校板报撰稿、在学校集会时上台发言。父亲知道了这些情况,常常笑得合不拢嘴,为我的表现感到自豪。

父亲也是我的人生导师。那是1980年9月,遭遇了高考失败的我情绪低落,整天在家里窝着不出门,父亲也因为我的高考失利遭受了一些人的风言风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整天闷闷不乐。就在这时,村医大哥来到我家,他告诉我们:他想推荐我到村卫生室当赤脚医生。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啊,因为在当时,村医在村里人人瞧得起、看得见,地位很高,是人人羡慕的好差事,好多人想当还当不上呢!我当时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但没想到,村医大哥走后,父亲把我叫到他跟前,很严肃地对我说:村医咱不当,你要打起精神到学校复课,参加明年的高考。我当时感到很沮丧,本来高考过了线没录取就感觉有点窝囊,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下台阶,不失体面地走入生活,父亲竟不同意,真是难以理解。由于父亲的坚持,我的村医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几天后,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下,我极不情愿地背上行囊,到学校复课去了。也许是上天眷顾,第二年高考我顺利过关,金榜题名。这一下,父亲的脸上乐开了花。今天想来,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是父亲为我把住了人生航船之舵,使我的人生航船驶入了更宽阔的黄金水道,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体验到了更精彩的人生。

俗话说:好心未必就能办好事。在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我最愧疚的一件事是反对父亲喝酒。喝酒本是父亲多年的习惯,原来我也支持,并且经常给他买酒。那年秋天,父亲血压突然升高,医生建议注意饮食,尽量不要喝酒。我们姊妹几个和父亲商量,建议他不要再喝酒了。可父亲不听,并且态度很坚决,还把我们几个呵斥了一顿。当时我很生气,从此就再也没有给父亲买过酒,转而给他买些营养品。甚至女儿去俄罗斯学习专门给爷爷带回来的酒也放到我的家里,没有给他送回去。没想到的是,刚刚过去不到一年,父亲就走了。在父亲弥留之际,我把女儿买的俄罗斯酒拿来,倒上一小杯,送到父亲的唇边,告诉他:这是您孙女从国外给您买回来的酒,您尝尝吧。没曾想,父亲睁开了眼睛,身子微微侧了侧,刺溜一口,竟然喝去了半杯。看到眼前情景,我的心一阵剧痛,泪水夺眶而出——我真后悔啊,早知父亲在世的时间只有这么短,真不该阻止他喝酒啊!为了弥补我的过错,父亲去世后,我专门买了一瓶好酒,在父亲下葬时放在了他的身边,我在心里默念:父亲,您能原谅儿子吗?

这件事在我心里盘桓了好几年,挥之不去。什么是孝?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在父亲和儿子的字典里,孝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有很多时候两者甚至是打架的。作为儿子,完全按自己对孝的理解去行孝,效果往往不好甚至适得其反,尤其是对年迈的长辈,更应该多顾及他们的感受,顺从他们的意志。恰恰是在这里,有很多孝子们犯了和我一样的错,以孝的名义,按照自己的意志,限制老人这个,限制老人那个,违背了老人的意愿,搅乱了老人的习惯,等到突然有一天老人撒手人寰,在“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遗憾里,才如梦初醒: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孝子!

我的靠山,跑哪去了?

有人说:一个男人真正成熟的时间是父亲去世后。我曾经对这句话很认同,因为父亲在世时,总感觉自己没长大,遇事拿不定主意时,总想着找父亲给出主意,即使到了不惑之年,在单位做了一把手时还是这样。但遗憾的是,父亲已经离去十个年头了,在父亲离开我的这些岁月中,每当失意需要找人倾诉的时候,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父亲;每当取得了好的成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炫耀对象还是父亲。我的生活没有了最坚实的靠山,我的人生失去了最需要的观众。无数个夜深人静之时,我面对孤灯,自问:父亲,你到底去了哪里?你还能看到我们吗?儿子真的很想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