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占得先机的,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陈胜起义会失败?

在秦末时期,浩荡的农民起义中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只有三位大佬,一位是早期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起义,他给后人留下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勿相忘”等脍炙人口的名言,另两位是后期的项羽和刘邦起义,也给后人留下了精彩的楚汉之争。但作为早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陈胜却最终以失败告终,在此,我们来分析下为何占据优势的陈胜最终会失败。

为何占得先机的,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陈胜起义会失败?

首先从心理分析下三位,陈胜在最开始的起义中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可见其豪情壮志;项羽在街上看到秦始皇出巡的车队时,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而同时刘邦则只是说了“大丈夫当如是”,可以看出陈胜是最有豪情的。

为何占得先机的,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陈胜起义会失败?

从起义动机来看,项羽属于楚国后人,在秦朝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不愁吃喝,而陈胜和刘邦则不同,两人都是在服劳役时由于各种原因耽误了服役期,而秦法规定,不论任何原因,都是死罪。所以这两人都是被迫造反。但两人不同之处于陈胜当时就揭竿而起,煽动手下造反,成为了第一支起义军;而刘邦则是遣散手下,带着几十人逃进沼泽。可以看出,陈胜起义更加的坚定,而刘邦则是顺应潮流,水到渠成而成功的。

为何占得先机的,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陈胜起义会失败?

那么陈胜为何会失败,在《汉书陈涉传》中提到了两点:一个是认为陈胜自身的人品问题,据传在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后,从原来的屌丝一下子逆袭成了高富帅,原来的乡亲来投奔他,习惯了粗鲁的乡亲对陈胜没大没小的,让陈胜认为有失自己的威严,于是一怒之下杀了他们,使自己的亲和力大跌。同时陈胜对手下大将不信任,在别人手下安排奸细,导致自己众叛亲离。

为何占得先机的,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陈胜起义会失败?

其次陈胜是第一支农民起义军,理所当然也是首个被打压的对象。而陈胜手下都是农民百姓,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没有什么文化及军队的作战经验,陈胜本人也没有什么出众的领兵技能;而秦军这边则刚刚大秦建立时间不久,手下军队还都是当时覆灭六国的虎狼之师,所以陈胜率领的军队在开始应付秦军的边缘部队还得心应手,但要对上了由章邯率领的主力部队则连吃败仗,被打的节节败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