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式其實告訴了CEO應該如何才能經營好企業

董事會對企業CEO的業績評估一般以淨資產回報率

為主要標準,而對淨資產回報率的分解就是如下的杜邦公式:

淨資產回報率=(淨利潤/股東權益)=(淨利潤/總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淨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銷售淨利率×資產週轉率×財務槓桿比率(即權益乘數)。

杜邦公式其實告訴了CEO應該如何才能經營好企業

企業CEO如何才能達到董事會的ROE要求,可以從上述杜邦公式中指出的三個方面想辦法:

首先要抓銷售淨利率,也就是要在1元的銷售收入中儘可能多賺取幾毛錢的淨利潤。顯然,企業CEO必須要使企業的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最好是具有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從而獲得一定的定價能力,這就意味著,決定銷售淨利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源自市場,即企業相對於主要對手的競爭能力要強。當然,企業的成本和各項費用,也影響著銷售淨利率,因為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1-(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 銷售收入。因此,CEO也要加強對企業成本和各項費用的控制能力。

第二,要提高資產週轉率,讓資產“轉起來”,對同一個公司,資產週轉率越大,表明該公司的資產使用效率越高,即每一單位資產能產生的銷售收入就越多。因此,企業CEO應儘可能避免客戶的應收賬款而被無謂地佔用資金,應儘量避免存貨積壓而過多地佔用資金,應儘量避免在建工程建設工期過長而導致資金長期滯留在工程項目中,如果CEO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

那麼創造等量的銷售,就可以佔用較少的投資,資產的週轉速度就更快。

第三,要適度提高財務槓桿比率(權益乘數),財務上的融資能力,用權益乘數反映。比如權益乘數為4,表示股東每投入1元,公司就能借到或佔用別人3元,公司就放大為4倍的總資產,驅動了4倍於股東投資的總投資,這就是財務槓桿的直觀含義。

這裡,我要提醒企業CEO,企業負債除了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及應付債券等需要支付利息的融資性負債外,還包括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流轉稅及預收賬款等不需要支付利息的營業性負債

對於需要支付利息的融資性負債,只有債務資本的利潤率大於負債利率時,融資才有好處,否則,就得不償失並且加大企業債務風險。但對於不需要支付利息的營業性負債而言,越多越適合,這是企業信用好、能力強的表現,也就是說,通過佔用別人的資金而提高的財務槓桿比率(即權益乘數)對企業是絕對有好處的,但能夠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CEO必須努力經營將企業提升到產業鏈中的有利地位,這樣,企業才有能力通過預收賬款、應付賬款等方式佔用上下游的資金,提供自身的流動資金,

這些無息負債對企業業績增長和盈利水平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幫助。

我認為,在實際工作中,杜邦公式不應僅僅是一個分析工具,而更應是一個管理工具。通過杜邦公式,企業CEO更加清晰地看到公司贏利能力的決定因素及其關聯關係,從而擁有了一張清晰的提升公司資產管理效率、經營績效、滿足股東投資最優回報的路線圖,從而更好地達到ROE的要求,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