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自貿島100天,海南省長沈曉明如何「動刀」?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全文字數:3742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沈曉明一定還記得,當年中央宣佈浦東開發開放時,小平同志說過,深圳是面對香港的,珠海是面對澳門的,廈門是面對臺灣的,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所以要“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那一年是1990年,最南端的海南島剛建省辦經濟特區兩年,27歲的沈曉明還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兒科系讀博。

轉眼到了2018年,三十而立的海南站到了改革開放最前沿,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並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面向太平洋、印度洋,面向全世界。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而這位曾經的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也開始以“海南省長”身份,推動海南開發開放。「更多人物介紹請查看我的小夥伴城市進化論(微信號:urban_evolution)早前發佈的文章: 面孔 | 海南省長的背景提示」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百天”是標記新生命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自4月13日接過這項“國家使命”至今,海南已度過100天。

這期間,新政頻出,包括推出人才新政吸引“百萬人才進海南”,設立海口江東新區打造重點先行區域;學習不斷,不僅組團考察11個自貿區,更邀請專家學者開主題講座消除“知識恐慌”“本領恐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沈曉明的身影。

聚光燈下的海南,最近一次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是沈曉明自揭家醜,直指政府執行力不強的“10大毛病”。醫者出身的他,已著手“動刀”。

01

差距

最新公佈的“期中考”成績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434.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距全國6.8%的平均線仍有差距。

早在去年4月,剛從教育部調至海南出任代省長不久,沈曉明就曾公開表達過對海南的認識——很重要,欠發達,有優勢,有前途。儘管近年來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落後地位”。

無疑,對於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沈曉明而言,從一開始就很清楚海南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雖然眼下海南面臨的歷史機遇前所未有,但挑戰和考驗同樣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在建設自貿區和自貿港的過程中,不少幹部存在本領恐慌、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學習。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4月16日~18日,沈曉明率隊赴福建自貿區考察學習 圖片來源:海南日報

就在上週六,2018年海南省領導幹部週末學習專題講座正式啟動。沈曉明透露,週末講座將邀請各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授課,目的在於加強領導幹部的學習培訓,幫助大家深刻理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使命,“充分掌握新概念、新知識、新經驗,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理清工作思路、更新知識結構,增強落實工作的執行力”。

自貿君注意到,第一輪講座的重點是聚焦“開放型經濟”,首位授課人則是沈曉明的“老朋友”,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王新奎。

後者是我國入世談判、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決策諮詢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國自貿試驗區實踐的積極推動者。

按沈曉明的說法,學得好才能想得對,想得對才能行得通,行得通才能做得好。他多次公開強調“問題導向”,就像醫生治病一樣,只有把問題明確了,才能拿出有針對性的辦法。

不難看出,這是一位“愛學習”的官員,外界早前也評價其為“學者型官員”。作為省長,他希望在政府自身建設中,通過學習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找準幾個本領域影響海南發展的瓶頸性、本質性問題並予以解決。

02

短板

提高政府執行力,是海南當前最為迫切的事。

沈曉明在多個公開場合均強調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提升政府執行力就是要建設一個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要求相適應的政府工作機制。

但從現狀來看,這部分仍是“短板”。

所以,在7月11日舉行的七屆海南省政府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沈曉明可謂毫不客氣地指出政府執行力不強的十大表現:

一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

下基層存在“四多四少”。2017年,省政府班子成員開展調研296次,絕大多數調研是提前通知的,不提前通知的不到10%。

二是文山會海,不求實效。

習慣以會議貫徹會議,傳達會議只求“第一時間”,不求實際效果。“有時我調研結束剛回到辦公室,就已經收到有些市縣落實我講話的貫徹落實意見。”

三是急功近利、表面文章。

比如在政務信息化方面,全省558個非涉密信息系統全部打通,但目前只能算是接入率100%,離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應用還有很大的差距。

四是有頭無尾、虎頭蛇尾。

海南2017年招商引資簽約396個、協議投資額6000多億元的項目,竟然有251個簽約項目尚未開工,累計完成投資僅僅270多億元。

五是推諉扯皮、不敢擔責。

最典型的是“新官不理舊賬”。有企業反映,當初地方政府在招商過程中曾向企業承諾的優惠政策,在招商成功後政府立即變卦,或者因人事更替或政策變更致使承諾無法兌現,影響政府形象和投資環境。

六是畏首畏尾、不敢碰硬。

有的地方覺得和企業打交道,怕人說三道四,不想、不願幫企業解決問題,不願為項目建設服務,導致有些地方几年都沒有一個像樣的項目。

七是消極搪塞、冷漠怠慢。

營商環境分析報告反映,一家企業在所有手續完備的情況下,一個林權證用了3年還沒有辦妥,一家沉香花梨種植企業先後被盜45次,沒破過一次案,每次向公安部門反映並提供證據,但公安部門登記一下就杳無音信。

八是工作疲沓、效率低下。

有個省直部門制訂一個全省“十三五”專項規劃暨實施方案,今年6月才提交政府常務會,“十三五”過去差不多一半時間了,才起草上報。

九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一些地方和部門視規定為無物,視制度為擺設。文昌清瀾汙水處理廠管網問題,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2017年9月就已指出這個問題,然而9個月過去了,原計劃在今年6月動工建設的管網,至今仍然停留在文字上。

十是暗箱操作、吃拿卡要。

審計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7年,審計發現騙取保障房待遇有1857戶。還有財政供養人員、服刑人員被納入扶貧對象或享受廉租房。

應該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主政者不怕亮醜,敢於觸及痛處,背後自然少不了掌握實情的底氣。據海南日報報道,上述會議開出的“藥方”——《海南省人民政府提高政府執行力十四條措施(討論稿)》——正是經過3個月多的調研形成的。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7月11日下午,沈曉明參加小組討論 圖片來源:海南日報

早前,一位西部城市的地方官員在談及第一個自貿區為什麼設在上海時曾向自貿君表示,不僅因為上海是最開放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上海政府有能力做這件事。畢竟,自貿區改革需要制度創新,而最大的難點在於約束政府自身的權力。

而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浦東啟動時,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正是沈曉明。2015年4月,其兼任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

帶著上海的經驗執政海南,沈曉明更清楚執行力之於改革開放的重要。

按他的說法,海南30年的成敗得失足以說明,執行力問題關係著改革開放的成效,執行力不強將貽誤戰機,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沈曉明希望理順工作機制,制定詳細的工作規則,保證對上對下無縫銜接,確保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高效運轉。

03

方向

時間回到4月,海南在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之際,迎來建設自貿區的好消息。如何把“到海南投資興業”的市場熱情,轉化為投資海南的真金白銀,無疑是擺在海南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4月16日~18日率隊考察福建自貿區期間,沈曉明深入瞭解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成果,並在總結時強調自貿區建設的關鍵是服務企業、發展企業。

沈曉明早前說過,對於浦東,開發開放20多年後,商務成本居高不下,土地制約日漸突出,環境承載能力已見“天花板”,那麼未來往哪裡去?“一定是靠營商環境吃飯。”

同樣,海南要想發展,就必須儘可能多地吸引市場主體,在營商環境上下功夫。而營商環境的好壞,是否公平、透明、可預期,還得由企業來評價,畢竟這是一個“用腳投票”的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過去這段時間,沈曉明沒少和企業面對面交流,瞭解企業訴求。

7月12日

與7位企業界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座談,聽取人才招聘、政策穩定性、事中事後監管、政府執行力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7月6日

與來自美、法、德、英、愛爾蘭、新加坡、以色列等7個國家的外商和外籍人士代表座談,圍繞吸引國際人才、優化網上信息服務、拓寬國際金融業務、開展國際職業培訓、推進醫療國際化、出行便利化等問題進行交流;

6月27日

與普華永道、海南蘑菇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國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等8位來自不同類型企業的代表進行3個小時座談,針對部分具體問題,要求分管副省長和省政府督查室到現場調研;

5月15日

與科瑞集團、廣東長隆集團、中國幹細胞集團等18家知名企業負責人座談,就設立國際總部、發展海洋生物醫藥、軍民融合產業、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主題公園、食品加工、康養休閒等在瓊投資計劃作了交流;

……

另據海南日報不完全統計,自4月13日以來,海南省直相關部門、各市縣(園區)對接的企業超過300家,簽署各類投資合作協議60餘個,與中國旅遊集團、中遠海運集團、招商局集團等央企,淡馬錫、畢馬威、德勤等外企,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民企及中國科技促進會等協會達成近百個合作意向,擬於近期陸續組織項目簽約。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阿里巴巴成為海南引入的首個戰略級合作企業,將參與海南島數字港整體建設。

沈曉明見證了這一刻。他在4月27日舉行的簽約儀式上表示,阿里巴巴集團是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後第一家與海南省政府簽約的企業,可謂“一馬當先”,希望海南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馬到成功。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4月27日簽約儀式現場 圖片來源:中新網

不僅如此,從沈曉明的每一次會見中,可以看出海南的發展方向。

4月26日

會見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希望中國籃協支持海南發展世界級體育產業,支持海南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

5月21日

會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就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

5月28日

會見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希望雙方在旅遊業人才培養、醫療健康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和總部經濟等方面深化合作。

6月1日

會見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曾順福,表示支持德勤在海南設立專業服務機構,進一步擴大在瓊業務。

6月11日

會見默沙東中國總裁羅萬里,希望默沙東發揮在新藥、疫苗研製方面的專業優勢,進一步擴大與海南的合作,海南也歡迎默沙東等國際知名醫藥企業來瓊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

應該說,100天過去,各項打基礎工作逐漸鋪開,建設成效有,難度依然大。

海南的營商環境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優化改進,而向世界開放、和國際接軌,向先進兄弟省份學習,海南的開放之路還很長。

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座北緯18~20度的海島上,一舉一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關注。100天只是開始,未來的日子,沈曉明依然很忙。

焦点|自贸岛100天,海南省长沈晓明如何“动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