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布丁投資筆記

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前段時間,剛議論完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將上調的事,這個事目前還沒明確的政策出來,社保將歸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新政倒出臺了。

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以前的社保是如何徵收的呢?由地稅代收。

代和不代,差別其實很大。代收時,稅務部門並沒有對企業是按最低基數繳納還是按實際薪資繳納社保做出太多幹預。現在變成自己職責範圍的事了,你說要不要干預?對稅務部門來說,對企業核收催繳這個事經驗豐富,社保和個稅一樣按實際薪資徵收的可能性很大。

作為普通的工薪族,對企業扣繳社保和避稅的方法應該有所耳聞。就拿小丫朋友所在的公司來說,代員工扣繳個人所得稅是按實際薪資算的,繳納社保的時候,則按當地的最低基數算,繳納公積金的時候,則又是另一個基數。

朋友1萬的稅前薪資

(1)按公司現有的社保、個稅、公積金扣繳方法算,大概是這樣的:

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2)如果以後社保也按實際薪資扣繳,則是這樣的:

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在社保方面,個人要多交1250-431=819元

在個稅方面,個人可少交658.8-495=163.8元

在社保方面,企業要多交2280-657.6=1622.4元

比較之下,假如社保和個稅一樣繳納基數統一為實際薪資,朋友這1萬的稅前月薪,最終扣完個稅和五險一金,到手的錢將從8910降為8255,少發了655元。而且不單是個人到手的錢少了,企業的用人成本更是明顯增加。

(PS:不同地區、戶籍的社保繳存比例、基數不同,表格數據不作為實際核算參考,只是舉例哦~)

(3)如果個稅、社保、公積金都按實際薪資扣繳呢?

我們的工資又要變少了嗎

個人到手的錢直接少了900塊,企業則要多花差不多2000塊!

工資越高,差距更明顯。

這麼一算,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更窮...

但凡事也要換個角度想:

長遠看,多繳納的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還是進了咱們自己的賬戶,以後咱們能領的錢也會增加。

有些人悲觀,說得活到多少歲,社保才能回本啊,不就是花下一代人的錢替上一代人的養老填窟窿麼。

但是政策和社會整體的事,個體很難破。再換個角度想,即便企業沒有全額給員工繳納社保,省下來的錢又去哪了呢?

好一點的企業可能會在薪資或其他福利上給些補償員工,更多的企業其實是在為自己節省用人成本。

從規範操作來說,企業統一個稅、社保、公積金的繳納標準很正常。

對我等普通工薪階層來講,更應擔心的是企業因為統一繳納標準後導致人力成本直線上升,反而在員工的薪資福利上動腦筋,讓員工應得的東西越來越少。

當然希望你們都沒碰上,新政明年實施後,咱們留意下。

實際情況中,也有一些小企業會以現金補償的形式替代為員工繳納社保。比如一個20人的公司,有三兩個人繳納社保就夠了,其他的人補現金。

很多初入職場的小白就容易中招,到手的現金還不到企業應繳納社保金額的一半。而且沒有醫保,個人風險大大的提升,相當於裸奔著在工作。

而且現在很多城市都在限購,社保繳納的年限會影響你按揭購房購車,甚至影響小孩上學。

此外,公積金繳存額度低的話,買房時辦理公積金貸款,貸款額度也有可能受限。

這些都是有實際例子可說的。

以半數現金替代社保這個事,其實小丫就碰到過。雖然我已經工作9年,但累計社保繳納的年限只有7年左右。在多年以前,幫家人在深圳按揭購車時,因為當時社保中斷後未連續繳納夠時間,導致按揭審批失敗,只能轉而回老家購車上牌...那會深圳的車牌還挺好上的,現在的深圳車牌不但難上,價格還高。根據統計數據顯示,6月深圳車牌個人均價在7萬以上,真實數據只會更高。

所以剛入職場的小白,找工作時得留心,除了企業給不給買五險一金,你還得注意企業是否在試用期間就給買社保。社保都不給員工上的企業,趁早拜拜。

新政正式實施後,究竟是全額交社保還是繼續非全額交社保?

小丫不打算操企業該操心的事。工薪族更該操心的,是怎麼才能讓工資漲漲,收入漲漲,增加抵禦風險和變化的能力。

畢竟,以普通人的能力,也只能生活在這樣的國情和社會環境中,論改變,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還是平時多積攢力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