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杨奇清在襄垣,智抓“命案”背后的特务分子

1940年,杨奇清在襄垣,智抓“命案”背后的特务分子

杨奇清

杨奇清,湖南平江人,1928年参加青年义勇队,1929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红军。1932年杨奇清任三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1937年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部长,对康生大搞肃反扩大化的错误进行抵制。1942年任太行山八路军总部保卫局局长。1943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社会部部长。1945年任二野四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社会部部长。1949年初,任中央军委公安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公安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政治保卫局局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案件结案通报:1940年春,那年29岁,时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部长的杨奇清接到一份报告,报告称:襄垣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徐国华被害案告破,参与谋杀的40多名内部干部落网,另有4名特务正在加紧追捕中。

案件的经过:不久前的一天,在山西襄垣县西地营镇附近一面山坡上,突然传来两声枪响,几个民兵立刻赶去,发现县长徐国华倒在地上,头部出血,一名年轻的警卫员蹲在尸体旁痛哭。警卫员哭着告诉民兵,今天他跟徐县长出来检查,路过此地,没想到附近的树林里埋伏有特务,一枪将徐县长打死,随后又开了一枪,特务就跑了。民兵们立即展开搜查,在徐国华的尸体旁,发现几片野鸡羽毛,其中一片羽毛上留有子弹射穿的洞孔。

1940年,杨奇清在襄垣,智抓“命案”背后的特务分子

左一为杨奇清部长

襄垣县公安局唐局长神速破案:事情发生后,时任襄垣县公安局唐局长马上布置人手,追查凶手。通过询问案发当场的警卫员、民兵,很快认定,这是一起内部人勾结特务精心策划的凶杀案,他随即顺藤摸瓜,带人将参与刺杀的干部全部抓获。

1940年,杨奇清在襄垣,智抓“命案”背后的特务分子

与罗瑞卿首长合影,右二为杨奇清

杨部长的疑惑:

当时,杨部长通过了解案卷后,吃惊的发现一一堂堂一个抗日县政府,竟然一下子冒出了40多个内奸、特务,是否另有隐情;而且要谋杀一个县长,犯不着让这么多人知道啊,并都还参与进来?

复查:人命关天,杨奇清并没有草率处置,而是带上人赶到襄垣县复查此案。杨奇清先跟襄垣县的抗日干部接触,发现这里的干部当中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见到他的神情,个个都流露出一种谨慎、惶恐、畏惧、猜疑之色,对他唯恐

躲避不及,这种情形非常不正常。

杨奇清果断下令,停止抓捕与此案有关的所有嫌疑犯,并派人通知邻县的几个县公安局长,让他们从速赶到襄垣县,一块儿审核此案。杨奇清又派人再次提审那些被抓的“特务和内奸”,没想到那些人一个个痛哭流涕,全都翻供了,全部否认参与谋杀县长案。而是说,他们之前交待的口供和笔录,全是受刑讯逼供所致。

1940年,杨奇清在襄垣,智抓“命案”背后的特务分子

唐局长破案经过:

杨部长再一细问,了解了唐局长迅速破案的经过。

唐局长接到报案后,认为徐县长出行突遭暗算,必是有人为外面的特务通风报信,而知道徐县长此次出行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随从警卫员,另个是县政府的田文书。警卫员陪同县长外出,不可能直接参与谋杀徐县长。最大的嫌疑就只有田文书了。于是,唐局长命人将田文书抓了起来.经过一番刑讯逼供田文书招架不住,承认了他是参与谋杀徐县长的特务,而且,还将平日一些与他不和的干部。作为“帮凶”,给供了出来。接下来,那些所谓的“”帮凶”全被抓

了起来,他们也遭受不住刑讯逼供,承认了自已是特务,并违心供出了一批无关人员。就这样,“特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直至将全县40多名抗日干部全部抓了进来。倘若不是及时制止,被抓的“特务”还会增多。

杨奇清暗想,这个唐局长,办案怎能如此荒唐?是不是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秘密监视和调查唐局长;一路到案发现场,重新破案。

根据被害人徐国华头部取出的子弹头,杨奇请确认,凶手使用的是一支加拿大手枪,保护徐国华安全之责的警卫员

随身佩带的武器也是加象大手枪。杨奇清让警卫员交出佩枪,他亲自动手检查,发现弹厘里正好少了两颗子弹。

杨奇清马上明白了谁是凶手,不过,他仍然没有当众说出自已的判断,而是在当天晚上,亲自找这个警卫员谈话

面对杨部长的追问,警卫员见隐瞒不住,抱头失声痛哭,并讲出了实情。

1940年,杨奇清在襄垣,智抓“命案”背后的特务分子

真实案件还原:

事发当天,这名警卫员和县长徐国华骑马,途经山坡,没想到惊扰了草丛中的一只野鸡,野鸡飞了出来。徐国华一看,马上让警卫员开枪,打下野鸡,晚上好做一顿美餐。警卫员立即开枪射击,可惜,他枪法不好,一枪打去,只打下野

鸡几根羽毛,。警卫员见一枪不中,又赶紧开出第二枪,这时意外发生了,第一声枪响惊动了徐国华的坐骑,那匹坐骑

两脚腾空,将徐国华的身子甩了出去,摔在地上,而射出的第二颗子弹正好打徐国华头上。警卫员见县长死于自已枪下,心想现场就自己一人,于是就编造了特务袭击县长的传言。

案情真相大白,徐国华之死,乃是警卫员失误所致。与他人无关。

案中案:案件似乎应该就此画上上句号,可是,杨部长并没有停手,心想这个唐局长,即意抓人逼供,陷害那么多抗日

干部,又是什么原因呢?

没过多久,杨奇奇清派出去秘密调查的人员有了回复,唐局长暗中已经判变投敌,成了汉奸。另有一个日伪特务跟唐局长家来往非常密切,该特务表面上四处行医,给人看病,实际上是在从事间谍和破坏活动。唐局长借县长徐国华被杀一案,大搞株连,乱抓无辜,颠倒黑白,制造内乱,正是是受了这个日伪特务的指使。

很快,唐局长和幕后日伪特务被抓获归案。经审讯,这两名罪犯承认了通敌卖国和破坏根据地的事实,后被依法处决。

结 案:谁也没想到,一桩命案后面是冤案,冤案后面竟是一起间谍案。消息传出后,根据地内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无不佩服杨部长的智慧和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