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雙龍巷的傳說

河南開封有個巷道叫雙龍巷,在宋朝出了兩個皇帝,被稱為雙龍巷。因小巷出了宋朝倆皇帝,後人在巷中立了兩尊龍頭石雕,以示紀念。這兩個龍頭,相傳是清代所塑。本來有兩個龍頭,另一個不知去向。現在只有一個龍頭,還在雙龍巷,注視著古城開封匆忙的腳步。

對於開封雙龍巷,有過這樣的傳說:

唐末讀書人陳摶,隱居華山得道成仙。有一天,陳摶下山雲遊,遇到一逃難漢子。漢子肩挑兩籮筐,一頭坐一小孩。陳摶一見笑得墜落驢下。行人問他何故,陳摶說:“我道天下無真主,一挑擔著兩盤龍!天下自此定矣。”他給了逃難漢子一些銀兩,叮囑他好好撫養倆孩子。

這漢子不久來到開封,舉目無親,只好在雞兒巷的破廟裡住下。時值寒冬,夜裡倆孩子凍得哇哇直叫。漢子生火為孩子取暖。廟裡和尚夢見有火龍飛入廟內,驚醒後對漢子說,你的孩子是龍……

這位逃難漢子叫趙弘殷,倆男孩,大的名叫趙匡胤,小的叫趙光義。趙匡胤成宋朝開國之君,他過世後弟弟趙光義繼位,也當了皇帝。一條小巷走出了兩位真龍天子,成為“龍潛之地”,人們遂將“雞兒巷”更名為“雙龍巷”。因此,明代《如夢錄》記載:“雙龍巷,宋太祖、太宗舊居之地。”

在宋朝出過兩個皇帝,因此被叫做雙龍巷,其實在民初,雙龍巷還出過兩個大總統,卻罕有人知。就是開封的文化學者,也鮮見有這方面的考據。

居住在雙龍巷的第一個民國大總統是袁世凱。同治年間,袁世凱的嗣父袁寶慶在河南團練大臣毛昶熙的營務處當差,袁世凱跟隨嗣父袁寶慶寄居在開封城內,就居住在雙龍巷。

而在袁世凱居住雙龍巷的同時,民國的另一個大總統,也居住在雙龍巷。這個人就是徐世昌。

徐世昌清咸豐五年九月十三日生於開封雙龍巷。徐世昌的遠祖在明末由浙江鄞縣遷居大興縣,乾隆年間移居天津。徐世昌的高祖徐城,為河南南陽縣知縣,葬於河南省汲縣。徐世昌於是寄居該縣。

徐世昌的父親徐嘉賢遷居開封雙龍巷,剩下徐世昌和弟弟徐世光。徐世昌的父親25歲病死後,徐世昌的母親就帶著弟兄兩個住在雙龍巷。徐世昌比袁世凱大四歲,都在一條巷子里居住,經常在一起遊玩,相處的十分友好。

徐世昌弟兄兩個同年科考,弟弟以95名中舉,徐世昌以145名中舉。以後離開了開封雙龍巷。在開封雙龍巷居住過的袁世凱,民國元年三月十日。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民國二年十月十日就任第一屆正式大總統。而在開封雙龍巷出生的徐世昌,在民國七年十月十日被新國會選舉為大總統,也在當日就職。

一條巷道,出了兩個皇帝,出了兩個大總統,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沒有先例。

開封雙龍巷的傳說

雙龍巷

開封雙龍巷的傳說

雙龍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