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来源:朝阳财富评论(zhaoyangsxj)

撰文:陈公子

央行大放水,却又有三缄其口之势。

三个星期前,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向市场释放了7000亿的流动性,一时间,年初对央行在今年可能会保持“中性货币政策”的预期出现转向,市场间开始流传着各种央行会继续降准的遐想。而比较有趣的是,昨夜,央行通过一种隐形的货币宽松政策再次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

加上市场谣传周末发布的资管新规细可能面临“松绑”,周五午盘,市场风险偏好急升,A股出现大逆转,收涨2%,保险、银行板块涨超5%,券商、国产软件、数字中国等板块涨超3%。

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政策转向

其实,当央行开始使用MLF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时,就预示着货币政策的一个转向。

MLF操作是什么?

MLF又称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简称MLF)。中期借贷便利通常用于支持当地的债券市场和银行,尤其是那些投资了AA级信用债,或者希望购买更多高收益信用债的机构。换句话说,就是央行直接向银行注入额外的流动性。

这难道是去杠杆姿态的一个明显逆转?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放水”。

就一个简单指令——增加银行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来说,这不是放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虽然不是央行亲自放水,但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国有的,所以通过他们进行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MLF的操作无疑是一种隐形QE。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MLF的余额是4.4万亿元,也就是说通过这一频繁操作,央行已经向市场释放了

4.4万亿的流动性

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那为什么不直接降息降准呢?在全球货币收紧的环境下,央妈应该是不想太过张扬吧。

实际上,在7月17日,央行就传递了一个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强劲的信号。

2018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七期)招投标结果公布,数据显示,6月,央行3个月国库现金定存资金量是1500亿,

中标利率从4.73%降至3.7%,为2016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什么是国库现金定存?

打个比方:财政部好比存钱的,央行好比管钱的,财政部把钱存在央行的账户里,表面上这是你情我愿的事,但实际上双方都讨不到好处。对财政部来说大量的钱存在央行账户里只能享受着相当于银行活期存款水平的利息,资金没得到有效利用。对央行来说,这些钱在他的账户里却只能存不能贷,每天还要承担大量的利息支出。

两者本身都不缺钱,那么财政部巨额存款该怎么处理?于是他俩想出了一个法子:财政部在央行的帮助下把这些钱借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然后商业银行再给企业、居民贷款,这样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大大提高,我们便把它称为国库现金定存操作。

而资金的投放是会影响利率的,所以这次中标利率的大幅降低,说明央行在引导利率的下行。

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去杠杆、债务违约率的上升、P2P泡沫的崩盘、经济增速的放缓,这一系列金融风险因素的叠加,可能造成了央行的大放水。

那“去杠杆”运动是不是就此暂停了?中国将进入新一轮的货币刺激吗?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他们预计中国央行将在年底之前至少还有一次降准,可能下调100个基点,并通过其他流动性注入工具(如补充贷款)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

《金融时报》援引分析师观点表示,中国政府依然致力于去杠杆,但会调整去杠杆的步伐和强度,避免经济急剧放缓。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再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去杠杠之后,新的货币操作方式足不足以支撑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

对此,野村证券持怀疑态度,其认为这可能在中长期内造成更大的问题,尽管短期内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维稳作用。

实际影响仍然有待观察。即使央行通过MLF向银行提供了更多资金,但银行也有可能不愿投资这种高风险的高收益信用债,市场本身也可能会马上意识到,迫使银行购买高收益信用债券可能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

我们来看看央行传闻后的众生相:

融资部长老A听闻央行的政策支持后,热泪盈眶的说: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民企,但什么时候能给我们放贷。

资金交易员钱多多,中午接到风控电话,风控义正言辞的说到:即使央行鼓励购买中低评级,我们押券还是要AA+国企。

债券销售小吴,外地赶回连夜开会,主管领导发话:抓住窗口期,赶紧去库存,今年奖金就看这十几只城投债能不能发出去了。

听到永泰,信评主管佐助抬起头,悠悠的笑着说道:AAA的华信已经完蛋,AA+的永泰只值15元,天雷滚滚,我们还是要谨慎,活着比赚钱重要

所以,如果大部分金融机构拒绝放弃谨慎原则,那这个货币传输的渠道也就被堵塞了。

偷偷大放水!央妈认怂了?

放水进入楼市?

另外,还要回到的一个话题是,央行放水会不会又进入了房地产?

今天,央行公布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就比较值得我们去推敲了。

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季末高0.1个百分点;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2%,占比比上季末高0.1个百分点

央行网站刊登的报告并显示,6月末,房产开发贷款余额8.18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上季末高2.4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37.4%,增速比上季末低0.5个百分点;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季末高4.9个百分点。此外,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季末低1.4个百分点。

可见,资金仍在加速流入房地产。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量的40%是靠房地产?

不过,目前全球最大的风险还是来源于当前紧张的国际贸易关系。

那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情况下,还要多久这场毛衣战引发的货币战会转变成央行之战呢?拭目以待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热文回眸:(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个维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炉 哪些银行被客户疯狂打call?

中国市值100强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儿了?”(附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