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鲁迅写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会成为名句,而不是病句呢?

游走在机械的线条里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之所以会火起来,相信与大家从小所受的语文教育不无关系。在我看来,语文课程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过度理解的问题,之前就曾经有过不少例子,某位作者的文章被选作语文阅读理解题,但是就连作者本人都回答不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样的事情多了,以至于让大家产生了许多逆反心理,总觉得揣摩所谓的作者意图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其实文学这个东西,写作时是私人的,但写完后却是公众的。作者可以对自己的作品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让渡了一部分话语权给广大的读者。正所谓“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个道理。

回到鲁迅所写的这句话,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去询问鲁迅先生当时写下这句话的初衷,但是每位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你认为这句话冗长无意义,自然可以认为这是个病句;如果你认为这句话提供了镜头感、画面感,那么自然可以认为这是名句。


看风景的蜗牛君




这是病句吗?来分析一下:

1、非病句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单看这一句,以通常的眼光来看有点啰嗦。但是,当你看完全文就可以理解了它非病句。

2、文章的主题

这篇文章是《秋夜》,文的主题是描写高怪寒冷的夜里的枣树。夜晚光线不好,发现一棵枣树又发现一棵枣树,从逻辑上看是合情合理的。枣树是本文重点,所以文章开头也由枣树展开。

3、深层含义

文中的枣树含义是什么?一是,一棵枣树指作者自己;二是另一棵枣树指和自己有一样目标的人。所以在鲁迅看来,两棵枣树是有区别的。

4、时代不同

现代人单看这句确有病句的嫌疑。想象当时的社会,鲁迅这篇文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看懂他文的人,尤其是和鲁迅有同样思想的人。

所以说,“明白人”都能看懂这句话。他们不仅不会把它看成病句,反而看成妙句。这大概也是它变成名句的原因吧。



作者用《秋夜》当武器,用冷峻峭拔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

枣树的枝杈“死命的”刺向寒冷高怪的鬼魅秋夜,寒月吓的苍白,鬼魅的寒夜瑟瑟发抖。


表现了作者与“志同道合的人”的坚定和不畏艰难的满腔热血。

在此,深深地感谢这些勇敢的人。因为你们,我们才有美好的生活环境。


紫藤讲故事


我是写代码的,有一些写代码的经验可以先分享一下。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某种功能,都会有一些通解,例如要求你得出从1加到100的和,并且显示出来,这时候会有哪些做法呢?一个通解是写循环,我用伪代码写一下:

数字等于1

如果 数字小于等于100

那么 和等于和加数字

数字加一

输出和

这是一个会循环一百次的条件判断,是一个无可挑剔的解法,不仅可以算从1加到100,从1加到10000也是可以算的,任何一个有代码基础的人都能写出来,这是一个通解。

但是,如果用高斯算法,这个问题就有另一种解法

数字等于100

和等于(数字+1)*(数字/2)

输出 和

没有循环,只需要做几次计算便可得出结论,省时省力,我们把这看作为一个妙解

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这么写

输出5050

这样一来,程序都不用做任何计算,都可以直接输出通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很多步计算的结果,虽然这样的写法会有很多问题,例如如果要求你求从1到1000的和,就完全错了,而另外两个却可以得出正确结果。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在要求的情况下,它是得出了需要的结果的,我们把这种事实上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某种情况之下的权宜之计,叫做hack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没有语病的句子是通解,颇有文采的句子是妙解,而鲁迅的这句话,是hack的句子

有的人可能不太明白,我用程序做比喻所想讲的意思,在这里再解释一下,写一句话,不管这句话写得好不好,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那么,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了,不管这句话是如何表达的,都可以看作是达到目标了,而在不同的情况下,某种特定的方法,是最好的,却不一定是理论正确的


超级王登科


“东边一颗大柳树,西边一颗大柳树,南边一颗大柳树,北边一颗大柳树。”这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写的一首诗的前半段,读起来俗不可耐,但是看了这后半段后你可能会拍手叫绝。“任尔东西南北,千丝万缕,总系不得兰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


前半段,完全是十分平淡的几句话,甚至可以用一句来代替,但是加上后半段,这种奇特的化学反应让人觉得读起来十分爽快。不但能呈现出一派情真意切的送别场景,更能体现出诗人巧妙的构思。

鲁迅,作为历史上一个十分正直的作家,他的笔就是枪,他说学医医不好中国人,而他的笔就是医治病入膏肓的国人思想。一棵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给人莫名的压抑感,这样更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黑暗。



如果单纯的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则显得过于平庸,毫无新意,鲁迅的这种表现手法是一种十分讨巧的形式,显得十分文雅,又能体现出作者的心境,引起读者共鸣,还能多赚些稿费。高,实在是高!


历史密探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野草》中的《秋夜》一文,写于1924年9月15日。题主引述的与原文略有出入,原文为——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算不算病句?

这取决于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严格按照现代文法的要求,你可以说这是病句。注意!题主所说的方式反而不是病句。具体原因,可以详细参考“另”与“还”的用法差异。

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现代文法的要求,鲁迅文章中的很多语句,都可以说疑似病句,很多文字,也可以说疑似错别字。比如,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但通常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认为鲁迅写的是病句,或者错别字?这里我们抛开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就事论事地讨论。

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

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很多与白话文相对应的现代文法尚在摸索和完善中,不少词语也没有形成所谓的标准写法,或者当时的标准与现在不同。

如果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那鲁迅写的就疑似病句和错别字,但在当时这是正常用法。而且这种现象并非只在鲁迅的作品中出现,同时代的其它文章也同样的出现。



比如,郭沫若的《石榴》一文中——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这些话我们今天读起来感觉有点怪,但不能一言蔽之就说是病句。文字,语法都是与时俱进的,不符合今天的标准,不见得不符合当时的标准,符合当时的标准,也未必一定就符合今天的标准。

比如,古文中经常遇到的“通假字”。在创作该作品的当时,这些字的确就是写成“通假字”的样子,只是后来标准有所改变。同理,也许一百年后用字标准有了改变,那时的人看我们今天的作品也会发现有大量的“错别字”。

这种情况并非中文独有。你要拿现代英语语法去衡量莎士比亚和乔叟,也能找出一大堆错词和语病,可是要没有这两个人,今天英语的语法和行文规范都未必能出现。

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

创作不是考语法

文学创作不是考语法,并不要求必须符合语法标准。甚至有时候为了追求效果,艺术家会有意识的打破语法规则,以组合出更有意境的文字组合方式。

比如,方文山的歌词,你要搁在语文老师手里当考试题,得有50%以上都是病句,但丝毫不影响其优美的意境,以及艺术性。



不能用语法简单的衡量文学创作!

算不算名句?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对艺术的鉴赏本来就是个主观判断。有人觉得这话含义深刻,有人觉得这话狗屁不通。这就好比有人觉得毕加索的画艺术价值极高,有人觉得纯属瞎画。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鲁迅这样写,那是有意而为之的。在《秋夜》一文中,类似的处理方式多次出现——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
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反复铺陈,让文字的意境更加悠远,这叫笔力。

比如,一姑娘对你说:“世上我只爱仨人,一个是我爸,一个是我妈,另一个不是你。” 就比直接说“我不爱你”更有味道。


月下没有花


不请自来。

话说第一次回答这种问题,有点小紧张!

其实关于这两棵枣树的问题,网上也是很多说法,那归根来说就两种,一种是鲁迅先生的这“两棵枣树”含有深意,仔细品味之下概括了那时候的社会!另一种就是鲁迅先生不过就是单纯的说那两棵枣树而已,或者说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

当然对我而言,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的!理解不同角度不同而已!我相信对于第一种情况,那些见解的人们应该都是深入的去看待这句话,结合那个时代的总体情况,所以那两棵枣树是对社会的失望?毫无新意?麻木不仁?试图唤醒当时的人们?当然,人云亦云的那些我们就不说了,一味的去抬高一个人并不是什么好事,除非你真的从他的作品中深思这句话!

而另一种,我们打个比方:我也能写啊,我家门前有两个人,一个卖饼的,另一个还是卖饼的!老师看到了,你这写的什么?你直接写两个卖饼的不就行了?凑字数?再者就算他知道你这样写是抄袭了鲁迅先生的两棵枣树,但是他也就当你这写的辣鸡而已,因为,我们永远成为不了鲁迅先生!我能对老师说我觉得这个社会麻木不仁,我一定要唤醒这个时代的人吗?不行啊,鲁迅先生都没有唤醒我这种凡夫俗子又怎么可以!

一句话,能成为名言名句,为什么呢?不是他说的多牛逼多有深意,而是后来人觉得这句话值得去深思,值得去探讨,就像这个问题的其他回答一样在探讨,所以我这个回答也就灌水,不喜轻喷。

而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我感觉他的句子说句老师最常说的话,“要根据全文理解!”我们上学时学过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老实说我是真的害怕他的文章,肯定会有朋友说那是因为我肤浅,不会思考,抱歉如果你要这么认为那就这样吧!我们难道要去深思自己觉得枯燥平淡的一句话?那样太累了!

在这里就不说这个年代的“真伪性”这句话能引人去思考还是有它的价值。学医救不了国所以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但我们都知道,真正救了国的是那些无数牺牲在战场的先辈,我没有资格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一无是处,因为他的文章被选入课本,那些文学造诣比我高千万倍的人,肯定是深入研究过鲁迅先生的文章的!

无论褒贬,鲁迅先生只有一个!我们的见解,只是我们的,要不谁穿越回去问问?


只发一张图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大家既然说它是病句,那么我就想反问一句它又具体病在哪里呢?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它并不是什么病句,它只是多说了几个字而已,让人们感觉到它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渐渐地人们就觉得它是一种病句的存在。鲁迅众所周知他是一个名人,他写了这样的句子只要有一个人说它是病句就会产生一种蝴蝶效应,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就开始了。

第二点我认为这句话里面存在一个名人效应,我相信大家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文言文吧?那么你就肯定知道“通假字”这个名词吧,凡是古人写错的字我们都统一认为是通假字,从来没有人说过古人名人写的文言文里有错别字吧。所以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理解吗,既然是名人写的语句会有病句吗,当然是不会啦,那只是他的一种风格吧了。

第三点我认为时代的不同,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观点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出生在鲁迅的那个时代我们也许对这句话就又有一个不同的看法了。

关注“华夏教育百科”谢谢大家今天的观看


华夏教育百科


首先,我当时读这个的时候,可能理解不强根本不觉的有问题,直到老师说我才注意

(也是迟钝~咳咳咳)

然后在读就是特别注意到了: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内心os,“怎么显你家枣树多”,对不起鲁迅大大的好文章)

后来老师告诉我正是这样一句看似累赘的话,才构建了一种语境,一种氛围

(才疏学浅的我才有点理解鲁迅大大的意思

你看到了枣树以为院子里还有别的,其实没有还是只有枣树,那种感觉好像

周围只有你自己,找不到别的,找不到其他,被困于其中。以此鲁迅比喻一

种社会现象。希望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可是没有。

(个人愚见,田piupiu


田piupiu


答案很简单,因为写这句话的人是鲁迅!

鲁迅不是别人,所以他说的话即使有语病的嫌疑但也是名句,因为他是名副其实货真价实有作品有格调有风骨的名人!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棺木上覆盖着一面雪白色的绸幛,上书“民族魂”三字。

我想没有哪位近代文人能配得上这三个字的,所以即使两棵枣树有点语病,但因为他是可敬可爱的鲁迅先生的写的,我们就把它当成一种个人的风格,一种调皮。

而且对比现在网络上充斥的各色名人警句,挂羊头卖狗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的大有人在。

还有一些流量鲜肉更离谱,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语气词在粉丝眼中都是圣经一样的存在,又由于他们的脑残粉实在是太多,所以网络上充斥着例如鹿晗经典语录,李易峰经典语录等等。

那样的经典语录也能叫经典语录吗?毫无营养,毫无价值,充满了自怨自艾自怜自叹,和小家子的忸怩做作之态,我认为远不如鲁迅先生的这两棵枣树,可他们也被能冠之“经典语录”“暖心语录”,相比之下,高下立见!鲁迅先生的自然就是名句了!

从来都是各花入个眼,文学艺术这东西没有普世的高雅标准。也没有人能真正完全客观的去评价别人的作品。所以各自喜乐就好了,爱鲁迅的就爱鲁迅,爱鹿晗的就爱鹿晗,毕竟谁也改变不了谁。

大家生活不易,烧脑又很累,有时候沦为视觉动物烧点钱参与点造星运动,娱乐至死,多轻松。

谁能否认“葛优瘫”不是最舒服的?


异域少女小渔


无论从句法上,还是从语义上来看,“两棵枣树”这句话都不是病句,句法上主谓宾结构完整且合乎规范,而把这句话当成病句基本都是因为语义重复。但从语义层面,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一颗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在客观语义上也是确实可存在的,而从主观语义的层面,这句话在鲁迅先生当时的语境下是完全成立的,而且与整篇文章的基调一致。还有一点,鲁迅先生的语言也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用目前现代汉语的规范来看,确实有一些语句并“不合规范”,但那是鲁迅先生的独特用法,而且有其独特的意义。

这也是鲁迅这句话成为名句的原因,鲁迅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他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第一人,就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发展谱系中,鲁迅都是站在一个闪耀的位置,这种巨大的光环,加上鲁迅本身就是在写作中讲求炼句,使得鲁迅很多句子都成为名言,“两棵枣树也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