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最近,鴨綠江的黃金坪島和綢緞島區域引起了熱議。衛星圖片顯示,原本基本被朝鮮的黃金坪島和綢緞島所封鎖住的丹東河岸,於近年出現了鬼斧神工的變化,丹東河岸成功突出島嶼封鎖。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黃金坪島和綢緞島地區 2005年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黃金坪島和綢緞島地區 2017年

1962年,中朝兩國代表在平壤簽訂了《中朝邊界條約》以確定兩國邊界。1964年3月20日,在北京,陳毅和樸成哲分別代表兩國簽訂了《中朝邊界議定書》。以上文件細節目前仍沒有公佈。

眾所周知,鴨綠江內的島嶼大部分歸屬了朝鮮。據相關資料顯示,條約中對島嶼的歸屬劃分時,參照了當時島上居民點的情況。由於抗日戰爭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當時島上的朝鮮人居多,因而島嶼歸屬劃分時有利於朝鮮。據1972年至1975年期間,中朝進行的第一次邊界聯檢,確定鴨綠江內沙洲、島嶼61個,其中劃歸中方的有13個。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1939年《中國分省新圖》中,薪島還很小,在該份地圖中被標為了朝鮮一側。當時丹東名為“安東”

1964年中朝兩國劃界時,位於鴨綠江口的薪島、綢緞島都還很小,隨著朝鮮單方面的加固疏導工程以及泥沙的沖積沉澱,這些島嶼迅速增大。而後薪島、綢緞島、黃金坪島等一系列的朝鮮島嶼,如同島鏈緊臨丹東河岸。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按照協議,鴨綠江是中朝共有,而不是主航道中心線劃分,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但也造成了目前中方由於航道內島嶼的封鎖,無法充分利用鴨綠江的航運功能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由於鴨綠江口的西水道淤塞,綢緞島已緊鄰丹東河岸,造成了靠近中國一側的鴨綠江事實上喪失了通航能力

鴨綠江西水道曾是歷史多年形成的鴨綠江主要的出海航道之一,繁盛時期可通行載重量三千噸以上貨輪。但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受諸多因素影響,航道逐漸淤積,部分區段已經斷流。由於西水道的淤塞,我國難以發展鴨綠江上的河港,東港市只好向海洋要地,建設大東港。近年央視有個著名的廣告:“

東北出海新通道,中國丹東港”,大東港就是丹東港的重要港區。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大東港

針對西水道不斷淤積,我國河岸有被淤死的危險,啟動了鴨綠江西水道整治工程。實施以來,西水道流量已有明顯改善,一撮毛港地區已經擺脫了被“封鎖”的危險。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鴨綠江畔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理研習社

▍此處稱為一撮毛港,已經突出了一北一南朝鮮島嶼的包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