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人民医院吕忠:基于医共体慢病体系建设

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县域医共体建设正在不断向前推进。东阳市在浙江政府主导的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中率先进入运行,备受各地关注。在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来自东阳市人民医院吕忠副院长,以“基于医共体慢病体系建设”为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

东阳市人民医院吕忠:基于医共体慢病体系建设
东阳市人民医院吕忠:基于医共体慢病体系建设

医共体建设

东阳市建成一个医共体,4个工作中心,即确定了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横店医院等4家县级公立医院对全市18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托管的模式,基层医疗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全部由牵头医院负责。并且实行“三统一、三统筹、三强化,即机构统一、人员结构统一、资源调配统一的“三统一”;统筹财政财务管理、医保支付、信息共享的“三统筹”;强化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公共卫生的“三个强化”。

东阳市人民医院吕忠:基于医共体慢病体系建设
东阳市人民医院吕忠:基于医共体慢病体系建设

慢病体系建设

构建有质量的医共体,关键在“重构”两个字。东阳市重构了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模式,从单一不连续的服务向团队连续服务转变,制定了签约服务清单,已经组建了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力衰竭、冠心病等6个跨医院慢病诊疗团队。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一是将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病房的基层医疗机构由市级医院高级医生出任主任;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每天有市级医院下派医生出门诊;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下沉的考勤考核办法;二是全科医生模块化培训,每科都有明确的培训模块清单,通过小班化授课、床边教学等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后,进行考试、考核,并且形成了奖励制度。

利用信息化助推慢病管理

目前,东阳市已实现诊疗信息在市域内互联互通,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在医生诊间能全面实现调阅。末端信息化可移动化正在加快进行中,全生命周期活动电子健康档案已形成雏型,慢病长处方已经投入使用,移动会诊软件正在植入,智慧慢病药盒在试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