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乡镇治 康复回基层,醴陵“医共体”缓解看病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8日讯(通讯员 张静文 李欣钰 记者 李文峰)“目前,醴陵市4家市级医院与18家乡镇(街道)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实行业务、人事、财务、绩效、考核一体管理,基本形成了小病不出乡镇、康复回到基层的就医格局,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近日,省卫健部门到醴陵市基层医院调研时,该市介绍的医改做法受到肯定。

在醴陵市中医院枫林分院接受治疗的一位患者说,过去,他到醴陵市中医院治疗,需自付费用3000元左右。现在枫林镇卫生院与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改制为市中医院枫林分院。在分院治疗不仅能享受市中医院的医疗服务,还按照基层卫生院标准付费,自付费用不到400元。枫林分院负责人介绍,小病可在分院治疗,而对大病患者实行“双向转诊”,治疗在上级医院,康复回到分院,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据介绍,醴陵市现有市级医院6家、乡镇医院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年来,该市按照“公益不变、公产不动、公民不亏”原则,推动市级医院与乡镇(街道)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对“医共体”,要求做到“四下四上”,即政策要下去、认识要上来,资源要下去、能力要上来,小病要下去、大病要上来,考核要下去、效果要上来。同时,确定“七个一”总任务,即签一份有实质意义的协议书,每季度至少举行一次有影响的义诊,公示下派一批专家团队,至少安排一个真正技术下沉的科室,投入一部分必需资金,投放一部分必需设备,实行统一的人财物管理。目前,已有4家市级医院与18家乡镇(街道)医院建成“紧密型医共体”。

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改善了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提高了医疗水平,基本实现“治得好小病、管得住慢病、看得出大病、转得了急病”的目标。今年1至10月,醴陵市18家进入“医共体”的乡镇(街道)医院,共接待门(急)诊10.6万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8万多人次,接受康复病人1315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1%、22%、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