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交費沒帶現金只能下車借,建邦黃河大橋收費能否「碼上」辦?

現在到集市上買個饅頭或蔬菜,都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寶付錢了。然而,外地車輛經過建邦黃河大橋收費站時,收費員只收取現金,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模式。近期,一些外地車司機給濟南時報打來電話吐槽,他們反映,現在全社會都在倡導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效率,建邦黃河大橋收費模式是不是也應該與時俱進了?開通第三方支付既方便司機交費又能提升通行效率,何樂不為?

优化营商环境|交费没带现金只能下车借,建邦黄河大桥收费能否“码上”办?

外地車過橋?只收取現金

25日中午11點20分左右,記者來到建邦黃河大橋北端的收費站,東側六車道,只開放了四車道,其中兩個車道供小車通行,兩個車道供大車通過。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開車經過收費站去黃河北上班,有時東側六車道只開三車道,導致壓車數十米。

記者在一個小車道附近的收費崗亭附近觀察發現,外地牌照的車經過收費站崗亭時,收費員會伸手示意車輛停車繳費,一旁的電子屏幕上顯示小車費用10元,大車20元。若司機身上沒備零錢只能拿大額人民幣交費,收費員找零的工夫,後面排隊的司機只能乾等著。

沒帶錢咋辦?下車找人借

在記者近1個小時採訪過程中,發現有一輛外地的小轎車司機在經過收費站時,遞給收費員一張卡,收費員將卡放到刷卡器上一刷,這輛外地車立即被放行了。這是什麼卡?記者詢問收費員得知,這是通行卡,需按照季度辦理。

按照收費員的指引,記者來到收費站西側兩三百米遠的一棟辦公樓。辦卡工作人員介紹,通行卡可按季度辦理,每張650元(含50元卡費),辦卡後小車一個季度內可無限次通行;大車暫無法辦理。至於支付方式,微信或刷銀行卡都可以。

在記者觀察的半個多小時內,有3名司機下車找後車司機借錢交費。在收費站西側進濟南城的車道,也是隻收現金,遇上沒帶現金的司機,也是得這麼折騰一番,有的司機甚至問兩三輛車才能借到錢。

記者發現,一處收費崗亭外面對車輛的一面貼著一張二維碼,記者用手機掃描,發現卻是建邦黃河大橋的微信公眾號。記者詢問收費員,能否用微信、支付寶或刷銀行卡支付過橋費。對方回答,無法用這些支付模式支付,只收現金。

據瞭解,目前山東一些公路收費支付方式主要有兩種,不停車收費(ETC)、停車收費(分為現金和刷卡兩種),其中不停車收費最便捷,通行效率最高。

辦通行卡咋就能電子支付了?

記者看到,一輛掛泰安牌照的車經過收費站時,收費員示意交費10元,司機翻了翻錢包發現沒帶現金,於是拿出手機想要用微信支付,但被收費員告知只收現金。該司機只好下車,向後面排隊的車輛司機求助。向後車司機說明情況借來10元現金,雙方再微信互加好友並紅包還錢,折騰下來耗時好幾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