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同僚滿門上百口性命,同僚不但沒感恩,反而懷恨在心害死了他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裡說的滴水還只是小小的恩惠就要加倍的報答人家。可話又說回來了,假如小小的恩惠稱為滴水之恩,那麼救命之恩可以說是潮水了吧?在東晉時期,有個人曾救了同僚滿門上百口性命,被救之人不但沒感激,反而間接的害死了他。

他救同僚滿門上百口性命,同僚不但沒感恩,反而懷恨在心害死了他

當時,東晉權臣王敦舉兵叛亂,自古叛亂家族都要受到株連,所以在都城內的王敦堂弟王導就遭殃了。為了減輕一家老小的罪責,王導置死地於後生,自縛入朝向皇帝請罪。在王導跪在宮門外請罪時,恰好碰上了尚書左僕射周顗。此時若有人給盛怒的晉元帝求情,那麼王導一家就多了一分活的希望,所以王導叫住了周顗,對周顗說道:“伯仁啊,我這滿門性命全靠了相救了。”周顗連看都沒看王導一眼,直溜溜的就進宮去了。

他救同僚滿門上百口性命,同僚不但沒感恩,反而懷恨在心害死了他

到了宮中,周顗見到了晉元帝,他對晉元帝說道王敦作亂,王導是無辜的,況且王導素來忠誠,國家切不可錯殺了良臣啊。晉元帝認為有道理,當即決定不再追究王導的罪過。周顗因為保住了王導一家的性命,打心裡也感到非常開心,所以他留在宮中喝了點小酒。出來以後,王導還趴著跪在宮外,周顗還是沒有對王導說過一句話。回家以後,他怕晉元帝改變主意,所以又寫了一篇求情的奏書給晉元帝,奏書呈上去之後,周顗這才放心。

他救同僚滿門上百口性命,同僚不但沒感恩,反而懷恨在心害死了他

就這樣,王導因為周顗的求情,逃過了誅滅滿門的災難,可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周顗為其求情的結果,反而因為那日在宮中周顗的冷漠讓他懷恨在心。

後來,王敦攻入了東晉的都城,琅琊王氏又開始顯赫起來,王敦把持朝政以後,對於朝中的人事安排向王導詢問了意見,他問王導:“周顗是本朝的名士,給他當個三司如何?”王導不說話。王敦接著又說:“那做個僕射呢?”王敦還是不說話。接著王敦堅定的說道:“既然不能當官,那就殺了。”王導依舊沉默到底。

他救同僚滿門上百口性命,同僚不但沒感恩,反而懷恨在心害死了他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周顗就被王敦派人逮捕。此時的周顗不僅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大罵王敦是亂臣賊子,王敦的手下見狀用戟戳其口,周顗依舊罵聲不斷,最終被殘忍殺害。不久後,王導在翻看過去的奏疏中看到了周顗當年為他求情的摺子,這時候的他才是周顗救了他全家,可自己卻因為冷漠將恩人害死,想到這些王導涕不成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