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西晉末年,司馬炎一統之後不過二十四年的江山,在經過了八王之亂後,朝綱一片混亂,晉惠帝司馬衷死後,其弟司馬熾(司馬炎第二十五子)繼位,大權由太傅、東海王司馬越掌控。而中原此時,因晉朝的八位王爺在互相征討的過程中,開始啟用了少數民族來增強自己的戰力,結果這令到部分少數民族的首領開始有了自己的軍隊,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在軍中有了威望,也開始不服從晉朝的管教。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西晉少數民族內遷圖

司馬衷末年,全國各地都爆發了流民起義,晉朝的統治已日趨動搖。北方胡族政權勢力騷擾加劇,李特李雄父子佔據益州,建成漢政權(十六國第一個國家),荊州蠻民張昌起義,雍州(今陝西地方)王如自稱大將軍,領司、雍二州牧,蜀人杜弢進佔荊南,羯族石勒(十六國後趙建立者)佔鄴城,漢人王彌盤踞河北、山東一帶,還曾在懷帝時期兵臨洛陽城下,當時"晉廷京邑大震,宮城門晝閉”。中國亂世再臨,雖然司馬越東征西討,但各地起義好似春韭,割了一茬又一茬,甚至連內部司馬熾也不滿司馬越的專政而密謀奪權,司馬越內憂外患之下,又不思進取,不去團結內部一致對外,反而居功自傲,濫殺功臣,弄得朝廷人人自危。司馬越在把朝局攪得一塌糊塗之後,打算扔下這個爛攤子,回自己的根據地項城,美其名曰:討伐石勒,把大部分的軍隊和王公大臣都帶走了,留司馬衷一個人困守在洛陽孤城。司馬越聲望每日愈下,外部各處不穩,內部又與司馬熾交惡,連敗在名將苟晞之手,整日憂懼不已,最後在聽到司馬熾的討伐令後終於急血攻心,病死在了項城,而他所帶的十餘萬軍隊、王公大臣和民眾則被石勒屠得一乾二淨,八王之亂隨著東海王司馬越的死而徹底完結了。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司馬越舉家出逃

此時,遠在洛陽的司馬熾內無護衛,外無援軍,晉朝的軍隊因為被司馬越帶去大半,司馬越死後又被石勒屠光殆盡,洛陽已無人可守。公元311年六月,司馬越死後三個月,漢王劉聰(十六國第二個國家,稱“漢”或“漢趙”“前趙”,主要統治山西)攻入洛陽,晉懷帝出逃長安,結果在逃亡的過程中被劉淵所俘獲,押往平陽(山西境內)。

劉聰剛開始還對司馬熾很客氣,還將漢族重臣劉殷的孫女許配給他。但劉聰畢竟是從刀口上打出來的皇帝,十分輕視中原的禮儀,在國內還實行著胡、漢分治的政策。多次對司馬熾出言不遜,一次在國家酒宴上,竟然要司馬熾為各將領大臣倒酒,司馬熾不敢不從,當時在酒宴上還有很多被俘或投降過來的晉朝舊臣,對此都不忍目睹,甚至有的性格直爽的直接在酒宴上嚎啕大哭,言語間肯定有透露出對劉聰不滿的話語,這讓劉聰十分反感,清楚知道這些晉朝臣民還是渴望迴歸晉朝的,但他的統治需要這些大臣,又不能讓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權衡再三,只能犧牲司馬熾這個晉朝的希望了。公元313年三月十四日,以毒酒將司馬熾毒死,斷了晉朝臣民最後的一絲希望。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司馬熾被俘

當司馬熾在平陽被毒殺的消息傳到長安之後,朝臣擁立司馬鄴(司馬熾侄子)為帝,這時的晉朝已經名存實亡,經司馬越之死和司馬熾被俘,長安城已無可與漢趙作戰的軍隊,劉聰在聽說司馬鄴繼位後,又立刻發兵攻打長安城。司馬鄴再次面臨司馬熾困守孤城的局面,發出詔書,命天下勤王。勤王軍雖然都陸續趕來,但都心懷鬼胎,只想坐山觀虎鬥,對司馬鄴的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上,在如此危難的關頭,眾人還是明爭暗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漢趙軍進逼長安,圍困司馬鄴在一座小城,斷糧絕食,內有饑荒,外無援軍,司馬鄴在堅守了三個月之後,只能選擇出城投降,還是被送往平陽,被封為懷平侯。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劉聰

劉聰連俘二帝,聲勢威望如日中天,已經完全不把司馬鄴放在眼裡了,讓司馬鄴做狩獵部隊的前導和宴會洗杯子的雜役,甚至上廁所時也讓司馬鄴拿馬桶蓋,而看到這些場景的晉臣都失聲痛哭,抱住司馬鄴不願讓他受辱,劉聰狂性大發,將他們全數誅殺,司馬鄴在平陽受盡屈辱,生不如死。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司馬鄴生不如死

本來劉聰留著司馬鄴一命,無非是當時南方還有司馬睿的流亡朝廷,河西還有張氏一族的據守涼州,天下還未安穩,留著這個傀儡皇帝或許還有用處。誰知道在司馬越被俘後的第二年,宗室司馬睿(司馬炎從子)就在建康(今南京)稱晉王,延續晉祚,重用王敦、王導兄弟,開“王與馬,共天下”的統治局面,南方士族歸附,北方漢族割據勢力也紛紛稱藩,共御胡虜。劉聰見天下已歸心南方晉廷,留著司馬鄴已毫無用處,反而得罪自己手下的那些原晉朝官員和漢族勢力,於是公元318年二月七號,在平陽殺掉司馬鄴,司馬鄴死時才十八歲。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東晉

司馬熾和司馬鄴在天下大亂時被推上帝位,兩人本來都是有骨氣之主:司馬熾反抗司馬越,司馬鄴堅守孤城數月。可惜大勢已去,五胡力量過於強大,內部又是爾虞我詐,大臣忙於擇木而棲,宗室選擇隔岸觀火,將領急著趁亂髮財,胡族勢力步步緊逼,江山支離破碎,空有抱負又能成什麼事呢?二帝被俘,晉朝險些滅亡,若不是司馬睿衣冠南渡,在南方建立政權,抵抗胡族,恐怕華夏文明至此就亡國滅種了。而司馬炎萬萬想不到,自己的先祖挾制曹魏末三族,建晉代魏,自己的子孫也成為了傀儡皇帝,司馬衷、司馬熾、司馬鄴三代都受制於外戚或權臣,這大概就是造化弄人吧!

晉朝的“靖康之恥”,華夏民族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一隻喜歡歷史的九零後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歷史,說人物,歡迎各界人士騷擾,一起討論,但如果是垂涎小編美色的,請一律留下聯繫方式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