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传位之谜:康熙为何废黜太子?

在清朝康熙晚年诸皇子的储位斗争中,有太多的疑点和秘闻,如康熙是否被谋害、雍正是否篡位、康熙的那些皇子们是否藏有惊天的密谋等,这一切都扑朔迷离。在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史事基础上,以“立长与立贤”为题眼,历史作家金满楼从康熙晚年立储失败、雍正创新“秘密建储”及其后世承袭的经验教训中,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传统王朝中皇权的承续脉络。本次讲座为《夺位战争:康熙和他的儿子们》系列第1讲。大清朝的一代明君康熙大帝,也照样有解决不了的难心事:皇位继承。康熙帝有35个儿子,其中24个活到成年。康熙在22岁时就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他为什么在自己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急着确定皇储呢?册封太子后,又因何立了废、废了立,两立两废呢?被康熙呵护备至、悉心培养的胤礽,真的那么难堪大任吗?康熙末年,太子胤礽被废后,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是大阿哥胤褆,但这位才华横溢、英俊威猛的大阿哥,为何却最早被踢出局呢?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在九王夺储这一历史事件上发挥了哪些作用?一代权臣索额图、纳兰明珠本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卷进九王夺储的皇位之争后,他们最终的命运如何?权倾一时的重臣为什么要谋反?储位在手的太子胤礽为何等不及?是什么促成了康熙废太子的决心?大阿哥被幽禁,索额图被处死……康熙对阿哥和皇亲国戚的处置,是无情还是无奈之举?立储之事一日不定,诸王争储之势狼烟四起,康熙和他的儿子们的相爱相杀围绕着皇位继承掀起涟漪。中国古代史上知名的皇位之争,大清朝的九子夺嫡也就此拉开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