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政部23號文又給地方政府融資上緊箍 有金融租賃從業者擔心 “公司1/3業務沒了”
“這是近年口氣最硬的政策文件,我擔心公司將因此喪失三分之一業務。”某大型金融租賃公司業務部門負責人感嘆。3月30日,財政部刊發《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8〕23號)。23號文共列17條意見,旨在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與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政策形成合力,共同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多位一線業務人員向信託百佬匯記者表示,23號文是地方政府融資總量控制信號,地方政信業務規模較大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租賃、信託等等均將受到一定衝擊。
23號文重點速看
關於23號文的出臺背景,財政部表示,2014年修訂的預算法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實施以來,地方各級政府加快建立規範的舉債融資機制,防範化解財政金融風險,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當前一些地方政府依然存在違法違規和變相舉借債務的問題,舉債方式日益多樣化,風險不斷增加。這其中既有部分地方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觀不正確、部門項目審批責任不落實等原因,也有金融企業推波助瀾的因素。一些金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放鬆風險管控、助推地方債務規模膨脹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提出,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攻堅戰。為進一步督促金融企業加強風險管控和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進一步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部起草了23號文。
23號文共17條意見,梳理可知,重點包括三方面:
其一,要求國有金融企業嚴格落實《預算法》等要求,除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外,不得直接或通過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間接渠道為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資,不得違規新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此外,明確國有金融企業應加強“穿透式”資本金審查,並審慎評估融資主體還款能力,確保自有經營性現金流覆蓋應還債務本息。
其二,要求國有金融企業在與地方政府合作設立投資基金、開展資產管理和金融中介業務,以及參與PPP項目融資時,不得為地方政府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提供支持。要求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同時,明確國有金融企業不得對地方政府統一授信。
其三,明確國有金融企業應嚴格執行出資管理、財務管理和產權管理有關規定,防範財務風險和國有資產流失。要求國有金融企業積極配合整改。對於違法違規提供融資的,下調金融企業績效評價等級。同時,明確了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
限制各種“創新”行為
實際上,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直以來都認為地方政府是不錯的借貸主體,既具備融資需求,風險也相對可控。針對地方政府融資問題,政府早有政策限制,於是銀行等各類機構開始針對融資模式各種創新,從最初簡單的銀行信貸轉變為如今五花八門的各種投資基金,甚至PPP等等,但核心沒有改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財政部雖然不是金融機構的監管者,但財政部是國有金融機構的出資人。從所有者的角度出發,儘量去規範相關機構的行為,也必然影響到非國有金融機構的操作方式。”
某大型金融租賃公司部門負責人表示,23號文要求其他金融企業參照執行,使得其實際影響範圍更廣,不過,本質上大量資金穿透之後還是來自於國有金融企業。“左右口袋的問題,如今主流資金被封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或許將成為藍海。我認為,財政部此舉的目的還在於,推動真正意義上的PPP項目落地解決地方政府部分融資問題。”
地方政府融資壓力重重
措辭嚴厲的政策下發,確實讓很多金融業者直呼,“昨天晚上沒睡好覺”。有不少從業人員擔心,此前有文件從地方政府方約束項目段,而23號文從國有金融機構方約束資金端,兩方合力致使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的資金鍊壓力重重。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管研究人員表示,23號延續了43號文的精神,包括要求不得違規接受地方政府擔保等,同時更加強調弱化政府對於地方融資平臺的背書,目前看地方融資平臺逐步實現了不接受地方政府各類擔保函,但是仍然以政府信用為基礎,未來這種操作模式存在合規風險。“同時也需要關注,23號文對地方融資平臺後續融資的衝擊,以及地方政府基建投資的影響,地方融資平臺債務融資的信仰會有進一步鬆動,不排除個別平臺後續有信用風險顯現。”他說。
前述金融租賃公司部門負責人亦有憂慮,“23號文是從國有商業銀行(借方)的角度要求機構不能將貸款通過平臺公司變相輸送給地方政府,而對於隱性債務非常高、地方政府自身經濟水平較差、平臺本身極端依賴當地財政的地區,嚴監管可能加深平臺債的流動性風險,觸發違約。產業投資基金、私募投資基金將成為今年投融資的風口。”
也有一線業務人員表示,從去年的禁止地方政府對平臺融資出函,到現在直接禁止金融機構對政府放款,政策指向越來越清晰。“政信項目的最大風險就是政令風險,不要低估政府的決心和力度。”
當然,穩妥推進也是監管發文的初衷之一。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禁止國有金融企業協助地方政府違法違規和變相舉借債務的行為。同時注意把控政策力度,既要避免對國有金融企業正常運營造成過大沖擊,又要防範存量債務資金鍊斷裂,形成“處置風險的風險”。
某國有政策性銀行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23號文正式下發之前,曾向國有大行徵求意見。“上個月我行提前作了一些安排,要求各分行做好排查,確實有問題的項目只能再展期。”
2. 融資租賃公司數量突破1萬家 殼公司清倉大甩賣最低1.5萬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末,全國融資租賃公司總數已達10670家,其中,金融租賃公司66家,註冊資本總計2018億元;內資試點租賃公司240家,註冊資本總計1900億元;外資租賃公司10364家,註冊資本總計2萬億元。2017年,融資租賃公司數量增速首次放緩,全年新增融資租賃公司2353家。其中,金融租賃公司10家,內資試點租賃公司22家,外資租賃公司2321家。
外資租賃“殼”公司出現跳樓價大甩賣的行情,轉讓價格由高峰時期的數十、上百萬元,“斷崖式”下跌至最低1.5萬元。
截至今年3月末,2018年內新增融資租賃公司318家,全部為外資租賃公司。
融資租賃公司總體集中於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湖北、河南等中部地區次之,西藏、內蒙等西南、西北、東北省市較少。
截至2017年底,融資租賃公司註冊數量在1000家以上的省市有廣東省、上海市、天津市,註冊於以上三地的融資租賃公司數量達7315家,佔全國融資租賃公司總量的68%。其中,註冊地位於廣東省內的融資租賃公司數量最多,達到3413家。
2017年,在融資租賃公司增長數量排名前10的省份中,廣東省依然一騎絕塵,領跑榜單;遼寧省憑藉全年新增融資租賃公司565家的跨越式發展,成功實現“逆襲”;天津、福建、山東、浙江、江蘇等省市發揮穩定,保持較快增速;上海、北京等融資租賃傳統強勢地區新增融資租賃公司數量不及預期。
行業“大繁榮”延續7年後 融資租賃公司增速迎來拐點
融資租賃公司數量的高速增長是從2010年開始的。2010年新增融資租賃公司60家,較上年翻倍,這一倍數級的增長趨勢在此後數年內得以保持。2016年,全國範圍內新增融資租賃公司3309家,達到近十年的最高峰。
外資租賃公司是新增融資租賃公司中的絕對主力,由於緊鄰香港、經濟自由度較高等原因,廣東是外資租賃公司扎堆的主要省市。
廣東省外資租賃公司數量的快速增長是從2011年開始的,在此之前,廣東省僅有外資租賃公司32家。2014年,廣東省外資租賃公司數量實現跨越式增長,全年新增305家,超過了此前數年增量的總和,開啟了廣東省外資租賃公司數量增長的高峰時段。2016年,廣東省新增外資租賃公司1544家,外資租賃公司總量再次實現翻倍,是近年來廣東省外資租賃公司數量增長的最高峰。2017年,廣東省新增外資租賃公司837家,相比上年大幅減少。
在全國範圍內,融資租賃公司快速增長的勢頭於2017年首次出現放緩,2017年新增融資租賃公司2353家,較2016年有所回落。這一方面是行業快速發展後的自然調整,另一方面則受到了行業監管逐漸趨向於嚴格的影響。
2017年末,租賃公司監管政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內外資租賃公司監管權限由商務部劃轉至銀監會名下,由銀監會制定監管辦法,並交由各地區金融辦直接管理的改革方案逐漸明朗。深圳、江蘇等地先後出臺文件,對地方金融辦職能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為租賃公司監管改革鋪平道路。與此同時,部分省市在改革過渡期間,採取了限制外資租賃公司申報、審批等措施,是2017年內融資租賃公司增速的放緩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預期,在金融業去“嚴監管”的背景之下,各級職能部門對內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的監管將在2018年內持續收緊,融資租賃公司增速將可能進一步放緩,一批不符合監管要求的融資租賃公司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
金融租賃公司方面,隨著金融租賃公司監管政策的逐漸收緊,2017年內僅有3家金融租賃公司獲批籌建,數量較2016年、2015年顯著下降。
總體來看,在行業的“大繁榮”延續7年後,融資租賃公司增速已迎來拐點,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金融租賃公司增至66家 註冊資本2018億元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金融租賃公司66家,較2016年末增加10家,註冊資本總計2018億元。除內蒙、寧夏、青海等少數省份尚未實現金融租賃公司“零”的突破以外,其餘各省市均有1家或以上金融租賃公司。其中,註冊於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的金融租賃公司數量分別為8家、7家、6家、6家,是全國金融租賃公司數量最多的四個省市。
國銀租賃是目前註冊資本最高的金融租賃公司,註冊資本高達126.42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工銀租賃的110億元,以及興業金租的90億元。
工商銀行已於近日宣佈向工銀租賃增資70億元。屆時,工銀租賃註冊資本將達到180億元,成為註冊資本最高的金融租賃公司。
2018開年以來,已沉寂一段時日的金融租賃公司“籌建潮”風雲再起,新時達(002527.SZ)、萬向控股宣佈申請設立金融租賃公司,無錫銀行(600908.SH)董事會全票通過《關於發起成立金融租賃公司相關事項的議案》,將已於2016年8月獲批的金融租賃公司籌建工作提上日程。
內資試點租賃公司增長迅速 渤海租賃註冊資本居首
據零壹租賃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內資試點租賃公司數量已達240家,註冊資金總計1900億元。其中,渤海金控旗下天津渤海租賃以221.01億元的註冊資本位居內資試點租賃公司之首;位居其後的是浦航租賃的126.82億元,以及長江租賃的107.90億元。
自2016年3月,內資試點租賃公司審批權由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下放至各自貿區所在地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級商務主管部門和國家稅務局以來,已有超過72家內資試點租賃公司獲批,數量快速增長。
外資租賃註冊資本2萬億 殼公司清倉大甩賣最低1.5萬
據零壹租賃不完全統計,全國註冊在案的外資租賃公司總數已達10364家,註冊資本總計2萬億元。在實際開展業務的外資租賃公司之中,平安租賃註冊資本最高,達122.11億元;緊隨其後的是芯鑫租賃的106.50億元,以及晨鳴租賃的77億元。 廣州越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2.70億港元,以2018年3月28日匯率換算,約合人民幣50.16億元。
註冊資本排名前十的外資租賃公司主要集中於上海、天津等地,平安租賃、晨鳴租賃子公司平安國際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青島晨鳴弄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亦榜上有名。廣東省雖然擁有全國最高的3400餘家外資租賃公司註冊總量,但目前僅有越秀租賃以約合人民幣50.16億元的註冊資本位居榜單第7位,中小型公司佔比高,“殼”公司數量較多,行業“頭羊”尚待培育。
有趣的是,外資租賃“殼”公司的轉讓價格已在近一年以來,由高峰時期的數十、上百萬元“斷崖式”下跌至最低1.5萬元,堪稱跳樓價大甩賣。伴隨著融資租賃行業逐漸走向成熟,融資租賃公司數量快速增長,行業透明度持續增加,外資租賃“殼”公司價格的暴跌可以理解為市場供需關係變動引起的“價值迴歸”過程。出於對於內外資租賃監管劃轉後“殼”公司價值的擔憂,更多的“殼”公司持有者希望在監管政策落地以前將手中的資源出清、變現,這也為“價值迴歸”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3. 江蘇租賃2017年淨利超10億 不良資產率降至0.84%
4月3日晚間,江蘇租賃發佈2017年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江蘇租賃總資產達496.69億元,同比增長18.87%;總負債達434.22億元,同比增長19.31%。其中,付息債務共計379.93億元,佔比87.50%。
2017年江蘇租賃實現營業收入19.43億元,同比增長7.34%;實現淨利潤10.11億元,同比增長22.64%,創歷史新高;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同比增長22.86%;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7.46%,同比增加1.01個百分點;總資產收益率2.21%,與上年持平。
截至2017年底,江蘇租賃應收融資租賃款餘額為492.10億元,同比增長18.88%,其中:不良應收融資租賃款餘額為4.15億元,同比增長4.51%。
2017年江蘇租賃不良融資租賃資產率為0.84%,比上年末減少0.12個百分點,低於銀監會公佈的同期商業銀行1.74%的平均水平。
財報發佈後,江蘇租賃股價並未見明顯波動,財報發佈次日收於每股9.45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0.11%,市值282.27億元。4月9日,江蘇租賃收於每股9.74元,日內上漲3.07%,市值290.90億元,市淨率2.91倍,依然處於行業較高水準。
自今年3月1日登陸上交所以來,江蘇租賃股價在一路攀升觸及每股12.82元高位後出現回落,近期走勢與大盤整體保持一致,處於調整階段。
調整業務投向 加大水利、環境領域投放力度
2017年,江蘇租賃業務佈局主要圍繞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醫療直租、印刷包裝、現代農機、汽車金融、工程機械等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設備租賃業務,開拓廠商租賃業務模式,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
從其應收融資租賃款分佈來看,2017年江蘇租賃業務主要投放於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及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截至2017年底,江蘇租賃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應收融資租賃款總額達240.99億元,同比增長66.52%;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應收租賃款總額達199.05億元,同比增長15.29%。另外,2017年江蘇租賃縮減了在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領域的業務規模。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金融租賃公司數量69家,平均註冊資金、合同餘額分別為28.61億元、330.43億元,融資租賃公司數量9021家,平均註冊資金、合同餘額分別為2.62億元、4.19億元。
4.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概況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前身為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經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准於1991年正式成立,作為中國租賃行業的先驅者,在融資租賃領域展開最初探索。2009年9月,遠東宏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1年3月遠東宏信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3360.HK),成為首家在港上市的以融資租賃為基礎業務的公司。目前總資產超過2270億元。
註冊信息 遠東宏信總部設在香港,在上海和天津設立運營中心。其前身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註冊地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目前註冊資本為181671.092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14.2億元(按匯率6.28折算)。法定代表人是孔繁星。
股東情況 遠東宏信三大主要股東分別是中國中化集團、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化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廣柏參股遠東宏信(廣柏持有遠東宏信 23.28%股份,是遠東宏信的第一大股東),中民投佔有股份13.38%,國泰人壽持股佔比為7.5%。
評級情況 2017年3月8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評級公司正式上調遠東宏信有限公司國際獨立評級,調整後,遠東宏信有限公司國際獨立評級由BB+上調至BBB-,評級展望穩定。
經營業務 遠東宏信在醫療、建設、教育、工業裝備、電子信息、城市公用、包裝、交通、輕工等基礎領域開展一體化產業運營服務。先後成立了三個產業集團、六大獨立事業部以及一個業務發展部,形成以產業集團和事業部為基礎建制的業務經營管理體系。
醫療 遠東醫療金融業務本部為客戶提供以融資租賃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財務及資金問題,並積極為客戶提供財務管理、商務運作、資產管理等全方位增值服務,滿足醫療機構以及醫療健康領域的各類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需求。業務模式包括融資性直接設備租賃、融資性售後回租賃、應付賬款保理等。
建設 以經營性租賃公司為基點構建高端綜合設備工程服務平臺;聯合外部專業機構和有實力的施工企業共同構建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從事設備運營管理及工程施工服務的綜合性設備管理,為中國建設領域各類企業提供設備租賃、設備委託管理、維修服務及二手設備交易等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工業與裝備 遠東宏信工業與裝備事業部以汽車產業鏈、先進製造為核心,為裝備製造、採礦、化工、材料工業等大製造領域客戶提供定製化金融服務和產業運營服務。租賃業務包括:新設備融資租賃——解決企業購置單體設備/生產線的資金需求;售後回租賃——盤活現有設備資產,補充流動資金,解決企業臨時性、季節性、項目性的資金需求。
城市公用事業 遠東宏信為全方位向中國城市公用事業領域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和產業運營服務。租賃業務:直接融資租賃——解決企業購置車輛/設備/管網的資金需求;售後回租賃——盤活現有設備資產,補充流動資金;解決企業場站建設、提標改造、管網鋪設、兼併收購、債務置換等臨時性、季節性、項目性的資金需求;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經營性租賃——滿足企業表外融資需求;優化報表結構,實現輕資產運營;車輛混合租賃等。
2017年,遠東宏信金融租賃業務收入佔比約為58%,諮詢服務約佔25%,產業運營佔比為17%。
財務情況 截至2017年末,遠東宏信總資產超過2270億元人民幣,較年初增長約36%;2017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8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比增長約34.8%;2017全年實現歸屬於普通股東溢利約3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2%;2017年平均收益率為6.55%,比上年度的6.18%上升0.37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由2016年的0.99%和2017 年上半年的0.95%下降至0.91%,而撥備覆蓋率由2016年的212%和2017年上半年的216%提升至220%。槓桿率由 2016 年的6.7倍和2017 年上半年的7.4倍下降至6.2倍,遠低於9倍的監管上限,其子公司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遠東宏信(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遠東宏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風險資產與權益比率分別為6.61、6.51與7.46,均符合規定。
資產負債情況 截至2017年底,遠東宏信資產規模達到2274.5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33%。資產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貸款及應收款項,佔比84.23%,其中應收融資租賃款淨額為1730.75億元,比2016年的1168.66億元同比增長48.1%。負債規模為1910.46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融資佔主要部分,佔比75.85%。
盈利支出情況 2014-2017年,遠東宏信年內溢利保持平穩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為9.85%。2017年遠東宏信融資租賃業務快速增長,加大了通過債務融資支持生息資產投放的比率,而融資規模增加和新融資成本的上升引起金融及諮詢分部的利息支出較快增長。產業運營分部成本23.05億元,佔成本總額的比例為28.44%,較上年同期的16.04億元增加43.73%,主要是由於遠東宏信在醫療健康、教育及經營性租賃等產業運營仍處於前期投入階段,各項業務仍未形成足夠規模優勢,而業務快速擴張導致產業運營銷售成本大幅增長。
財務指標 2014-2017年,遠東宏信平均資產回報率持續下降,2017年達到1.73%,平均權益收益率保持平穩,在13%左右,淨利息收益率呈回升態勢,保持3%左右。
融資方式和資本運作 融資來源方面,以遠東宏信的主要全資子公司遠東國際租賃為例,其目前已使用的融資方式包括境內商業銀行借款、信託理財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多渠道多幣種的融資體系已初步建立。銀行借款是目前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近兩年隨著直接融資餘額及佔比快速提高,遠東國際租賃銀行借款的規模增速放緩。
融資 截至2017年9月末,遠東國際租賃銀行借款的規模較上年末增加184.33 億元至828.34 億元,其中一年以上到期的借款佔比43.66%,全部銀行借款在總融資中的佔比為49.37%。公司發行債券餘額為518.90億元,較年初增長48.66%,在總融資中的佔比為30.93%,較年初增長2.29個百分點。
2016年內遠東國際租賃分別發行了三期規模共60億元,期限為3年的非公開債務融資工具;六期規模共130億元,期限為5年的公司債券;規模20.68億元,期限為3.27年、3.76年及5.02年的信託型資產支持票據(ABN);以及規模224.64億元的資產證券化產品(ABS)。
2017年以來,遠東國際租賃積極開拓公司債、永續債、PPP項目、債權型產業基金等新型融資渠道。2017前三季度公司分別發行了五期規模共78億元,期限為3年的非公開債務融資工具;六期規模共150億元,期限為3-5年不等的公司債券;規模50億元,期限3年的可續期公司債;規模15億元,期限為365天的短期融資券;四期規模共65億元,期限為120-240天不等的超短期融資券;規模59.41億元的信託型資產支持票據(ABN);以及規模69.92億元的資產證券化產品(ABS)。
增資子公司 2009-2016年期間遠東宏信對遠東國際租賃分別增資10.24億元、3.80億元、43.97億元、20.88億元和30.24億元。截至2017年末,遠東國際租賃註冊資本為114.2億元。
配股 2015年7月14日,遠東宏信配股6.58億股,配售價6.9港元。完成配售後公司共有股本3.9504億股,其中中民投(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獲配售5.286億股,佔配售後的13.38%。本次配股共融資36億人民幣。
以上信息由中集融資租賃(微信號:cimccapital)整理。
閱讀更多 中集融資租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