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價格高,你可以這樣來說服顧客!

贵≠价格高,你可以这样来说服顾客!

在藥店零售中,經常會遇到顧客“嫌藥貴”的現象,關於“貴”,我們通常理解就是“價格高”。但是,在實際的銷售場景中,並不一定就是字面意思,“貴”的後面往往隱藏著顧客的真實需求。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就像我們對“漂亮”一詞的理解,每個人的審美標準是不一樣的,那麼,不同的人說“漂亮”,往往有著不同的含義。“貴”也是如此,所以,作為銷售人員,我們一定要明白顧客對“貴”的定義,而不是從我們自身角度來理解“貴”的含義。

贵≠价格高,你可以这样来说服顾客!

我們通過5個真實案例,來分析每個場景下,顧客表達“貴”的真實訴求。

1、超出預期

一位大媽來買頭痛藥,店員一開始給她推薦了15塊錢的布洛芬,大媽說:“你們這裡的藥怎麼這麼貴啊,我們在老家買,買個止疼藥,也就幾塊錢。”後來店員又給她換了更便宜的止痛藥。

分析:顧客買止痛藥,一直都是幾塊錢的,這次來買之前,她的內心預期也是幾塊錢,所以,當店員給他推薦15塊錢的藥時,明顯超出了她的預期,所以,她自然會覺得貴。這類顧客既要給她解釋,為什麼那個藥貴,還要給她推薦符合預期的藥品。如果不去解釋,很可能給顧客留下不好的體驗,認為這家藥店專門推貴藥。

2、認為價格價值不符

避孕套的銷售通常都是顧客自選,有一次一個顧客拿起貨架上最貴的避孕套,詢問:“這個怎麼這麼貴啊。”店員解釋說:“這款是進口的,原材料好,舒適度高,所以,價格貴一些。”顧客聽完店員的解釋,最終選擇了購買。

分析:在這個場景下,顧客說“貴”,是因為他不理解“貴”在哪裡,超出他的認知範圍。他覺得避孕套都一樣用,這個賣這麼貴不會是忽悠人的吧。對於這類顧客,只要給出合理的解釋,讓他明白“貴”的價值,顧客通常會選擇購買。

3、超出經濟承受能力

一個民工顧客進店來買鈣片,第一次店員給他推薦的60塊錢的鈣片,顧客聽到價格後,下意識地摸了一下口袋,然後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太貴了。”店員又給推薦了一瓶35塊錢的鈣片。顧客去收銀臺交款的時候,把零零碎碎的錢都湊起來,剛好夠交款。

分析:這裡顧客說“貴”,跟產品本身售價沒有任何關係,他可能沒聽過這個牌子,也不知道這個牌子別人家賣多少錢,但是,60元的鈣片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對於顧客來說,超出他的購買能力的產品都是貴的,他的目標就是買一瓶他能買得起的鈣片。

如果店員不能準確捕捉信息,盲目地去給顧客解釋,這個鈣片不貴,而不是推薦更合適價位的鈣片,遇上靦腆的顧客,可能就會被嚇跑。

4、想要獲得優惠

顧客進店購買蛋白質粉,看完產品,聽完店員對產品功能的介紹,感覺一切都滿意,然後問店員:“多少錢?”,店員告訴他價格,顧客又來了一句:“這麼貴,你也不打個折。”然後,店員根據實際情況做了協調,給了顧客贈品,顧客就開開心心地買單了。

分析:顧客在看完產品,感覺各方面滿意之後,又說“貴”,這裡的“貴”,並不是真的嫌貴,而是通過“嫌貴”的方式,來獲得一些優惠。這類顧客其實在內心已經確定要買產品了,只不過在交款之前,想要為自己爭取一些利益,針對這類顧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打折或者贈品,來滿足其心理。

5、與自己消費觀念不符的產品

一位老顧客來買血壓計,店員就根據他的購買力,推薦了一款698元的血壓計,顧客一聽價格,說:“這個太貴了,血壓計都一樣用,沒必要買這麼貴的。”最終顧客選了一款199元的血壓計。

分析:有購買力的顧客不一定都會買貴的商品,在這個場景下,顧客“嫌貴”,並不是因為他買不起,也不是覺得血壓計不值那個錢,而是他對於“血壓計”的消費理念,更注重追求“實用性”。

贵≠价格高,你可以这样来说服顾客!

作為銷售人員,一定要學會聽懂“顧客的語言”,只有你真的聽懂了,才能有的放矢,為顧客推薦更合適的產品。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