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烽火张垣」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涿鹿县第二次解放,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1945年8月,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涿鹿人民从日伪手中夺回了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的土地。然而,一年之后,刚刚开始的和平生活便被国民党的枪炮击碎。1946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因战略转移主动撤出涿鹿城。国民党十六军随之占领。次年3月,晋察冀军区独立四旅、察南独立团运动到矾山一带,在口前、野场歼十六军一个团。1948年3月,人民解放军发起察南战役。18日,察南独立团袭击了涿鹿城之桥头堡——高堡据点,俘虏军政人员31名,国民党政人员弃城奔下花园。

「烽火张垣」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10月初,为配合辽沈锦州战役,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三纵七旅进军涿鹿城,城中的国民党部队不战而去。人民解放军一度解放涿鹿城。尔后,傅作义部暂三军炮击涿鹿城。11名担架队员牺牲,20多名受伤。傍晚,人民解放军战略撤离涿鹿城。国民党军政人员复回。次日,人民解放军与暂三军在太平堡、卧佛寺山梁激战,双方伤亡较大。国民党涿鹿地方武装乘机反扑。

「烽火张垣」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涿鹿县第二次解放

1948年11月底,平津战役的序幕拉开了。为了抓住西线之敌,12月2日,中央军委电令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三、四、八纵)由易县西北的紫荆关出发向涿鹿、下花园一带急进,以隔断宣化与怀来敌人之间联系。5日,二兵团部分部队到达涿鹿以南地区。盘踞在涿鹿城的国民党保警团和县政府官员,闻讯大兵压境,6日弃城逃跑。平津战役的枪声,结束了国民党在涿鹿的统治。

12月7日,中共涿鹿县党政机关入城办公。清晨,当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迎着朝阳步入涿鹿城时,受到工人、农民的夹道欢迎,百余家商店立即开门营业,人们沉浸在解放的喜悦之中。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张家口文史·三十六》《涿鹿县志》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