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谜四九城:老北京四合院、胡同情怀

北风摇曳着瓦片上参差的杂草,市井的声音从四四方方的小院落里传入进蔚蓝的天空。这里有着皇城最本质的气味儿,让不经意间路过这里的人们仿佛坠入进一篇老舍的文章,沉淀在了其中最深远悠长的故事中,宁在其中愈陷愈深,不愿自拔。这便是北国这座皇城的魅力,四合院静静地在四九城中诉说着这里轮回的过往,古老、庄严。此时,如果抬头恰巧望见一群家鸽呼啸而过,听见那一串鸽哨寂寥了整片天空,我便真的要在这里———这座我深爱的城市,沉寂万年。

情谜四九城:老北京四合院、胡同情怀

四合院的诞生,注定标志着它将成为一种建筑学上的经典,永不朽化。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幽静的胡同深处,推开一道大门,二进院落,穿过影壁,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庭院中有盆栽赏物,鱼缸鸟笼,寓意颇多的树木矗立院落中间,人声,鸟声,夏时蝉声,声声入耳。四合院的设计,在我看来,便是将一个世外桃源压缩在了这四四方方的“口”字形中,将这一切的美好都笼罩在这里,开口给予一片天,便有了这里的四季,人间的天堂。

我曾深爱着郁达夫的那篇《故都的秋》,其中一句大致写到北平秋天的清晨,他说,在早晨沏一壶浓茶,在院中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蓝天,听着训鸽的飞声,在槐树叶底,朝东细数那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那时,这些文字深深触动了我记忆中的一片浑浊的镜面,经过这些文字的擦拭,那里印射出太多我的曾经,那时,我早已搬出儿时那古旧的院落。这便是北京四合院其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这里孕育着太多人的情感,才让这里成为众多游人慕名而来的景点,可能这些游人在书中或在别人那里听说过关于他们的故事和回忆,才让四合院在经历了这么多变迁沧桑中,愈发的显现出它人文的典雅与浓浓的人情味道。在我眼中,它是四九城中最接地气的建筑,历史赋予了四合院太多时间的痕迹,他有着北京胡同的兴衰演变,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现存比较完好的北京胡同住宅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名人的故居,这对当代社会的历史研究工作也具有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

情谜四九城:老北京四合院、胡同情怀

四合院包含着这座城市所有的情感,这里的庄严,这里属于皇家的韵味,甚至是这里鲜明的等级制度,都悄悄流露着这座古城的曾经。北房、南房、东西厢房,居住待客,格外分明。里包含着皇家礼教中伦理秩序,男女有别,尊卑上下的观念,在四合院历史文化价值中,人文文化也是四合院体现出的一大特色。其布局体现“阴阳和谐、万法归一”的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院落布局极为谨慎。正房的中心就是四合院中轴线穿过,以这条轴线为基准,一个院落一个家族,严格对称的公正布局自然分出尊卑长幼的序列,具有伦理规范约束。风水文化影响,也铸就了四合院的与众不同,其中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中国“风水”学理论在北京民居中的应用,实际上是居住技术的文化表达。

情谜四九城:老北京四合院、胡同情怀

如果追溯老北京的根儿,如果想体验老北京的生活,那么骑着二八车,穿梭在胡同中,推门进入老北京四合院,让这里的居民讲诉这里的特色,便能体会到最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活。讲一讲这里为避讳而不种桑树的民俗,讲一讲金鱼的养殖,讲一讲提笼架鸟的过去,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朴实,都是最淳朴的民俗文化。

如今,四合院已成为北京最为有名的旅游景点,很多四合院已经保护起来,专门用来参观,供游人欣赏。北京胡同在自身的发展演变中也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来到北京胡同参观游览,体验胡同居住的生活,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因此,北京胡同的旅游文化成为又一重要的文化价值体现。人们在探寻四合院文化的同时,可基于四合院自身了解其中包含的历史印记,或以北京四合院建筑为基础为载体,提供现代化旅游文化活动,其中属后海一带比较有名,后海四合院充分利用了四合院的旅游价值,在保护的同时,加入一些西方现代理念,将四合院改造成旅社、酒吧、咖啡馆等等,在古香古色中,体会着不同文化的冲击,别有一番韵味。

保护好它,书中北平那一壶浓茶的情分,才不会被时间冲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